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15-02-27王晶晶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创造力精神活动

王晶晶

(陕西省西安师范附属小学 陕西西安 710001)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王晶晶

(陕西省西安师范附属小学 陕西西安 710001)

通过不断地摸索与实践,我认为在语文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可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批判精神、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等方面入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落在实处。

创新意识 独立思考精神 批判精神 主体性地位

语文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包含了语言文字、文学、写作、艺术、历史、哲学、政治,乃至自然科学,可以说,语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所以,语文课必然要通过对文化的学习,对文化传统、文化观念、文化现象的分析、评判和改造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对之进行改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指导培养。

一、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树立起创新意识。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光要提出能启发孩子思考的问题,还应该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管这样的看法是否成熟,不管这样的思考是否与教师备课的思路相悖,学生只有敢于说、愿意说,其思维才能被调动起来,才有可能激发其他孩子的思考,才能让思想在课堂上产生碰撞,从而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二、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

现在的孩子们都追求个性,这当然是好的。不过,如何正确地理解并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则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个性不是穿着另类,不是口出狂言,也不是标新立异,它不应定义为个体在表征上与他人的区别,而应该是一种独立的精神,甚至要上升到一种思想的独立。个性,应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人教六年级有一篇课文是许地山写的《落花生》。课文最后一段这样写道: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教学时,我引导孩子们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有的孩子就指出,“印”用得好,可以表现出作者对父亲的话印象深刻。而此时,班上有另外的孩子立刻指出:印给人的感觉是似有若无的,如果说想要表现印象深刻,为什么不能用“刻”或者“烙”?此问一出,孩子们先是沉默,继而,爆发了热烈的讨论,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人从字的偏旁部首来分析,有的人从日常使用来分析,有的人甚至搬出了《现代汉语词典》,借助字典上的词语解释来分析。

这样的学习怎能不投入?这样的思考怎能不深刻?这样的行为,难道不是独立思考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最好表现吗?

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索求异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他们对一些现成的理论和传统的观点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面进行大胆质疑,探索求异。

就像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时,班上的孩子在讨论什么样的行为称之为“孝顺”时,就有孩子站起来表示:“给妈妈唱歌能使妈妈心情愉悦,这不也是孝敬老人的一种表现吗?”面对这样的观点,虽然它和课文的主旨不尽相同,但确实反映了孩子对“孝顺”方式的思索。于是,我并没有简单地对答案进行评价,而是鼓励其他孩子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孩子们对此问题的热衷程度远远超过了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彼此积极地讨论着,相互肯定并修正着彼此的观点,最终,孩子们得出了比较一致的观点——孝顺的行为有很多,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文中另外两个儿子不孝顺父母,而应该认识到,在不同的环境中,孝顺的行为应该是不一样的,只有真正从长辈的需要出发,想长辈之所想,急长辈之所急,才是真真孝顺的孩子。这样的结果,显然比教参上的参考答案要更深刻,学生也在这样的讨论中,懂得了想问题要深入,不要人云亦云,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

2.重视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指导

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新课程下提出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在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中,教师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则成为活动的主体,需要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则需要基于学生兴趣的基础之上来调动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造能力的目的。

人教版五年级有一个单元为综合实践性活动,要求孩子们去调查身边的一种现象并针对此种现象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活动前,我并没有越俎代庖,而是提出了一些当前社会上比较集中显现、并且孩子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像“小学生上网好不好”“电子时代书写重不重要”等,启发孩子们发现身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此基础上孩子们自由结合,有相同兴趣点的孩子组合在一起,共同商讨并制定出自己小组的调查计划,从内容、地点、方式、经费等多方面准备。之后孩子们在按照自己小组的调查方案具体实施,最终汇总统计,在班级以汇报发言的形式相互交流。这样的教学,学生积极性高,参与性强,同时还需要在活动中分工合作,汇总分析,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创新精神,提高孩子的创造能力。

3.变简单的师生互动为深层的心灵碰撞

现在的课堂上,早已不是老师问学生答的一问一答的双边活动。课改推进了课堂之上师生关系的变革。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的依托示范、活动内容的承载……这些都成为新型教学关系的必要元素。所以,在课堂上,身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只是“照案宣讲”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程度等课堂实际不断调整和修改自己的教法。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给予树》时,有一个孩子提出:给予树上有那么多卡片,为什么金吉娅只选择了这个小女孩而没有选择其他人?这样的问题完全跳出了我的教学思路之外,但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看出来他们也有同样的疑惑,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先探讨起这个话题。孩子们在激烈的讨论中,从金吉娅的家庭环境、金吉娅的内心想法以及自己对生活中同样现象的认识等多方面分析,看似这样的讨论耽误了一些课堂教学的时间,但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思维也异常活跃,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有了自己独立读书、思考,实践、质疑、探究的机会,从而为进行创新意识的产生,创造思维的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有力的保障。

想想这样的教学案例,感受着这样愉悦的氛围,看到学生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个性尽情张扬,创新火花不断迸发。他们敢想、敢做、敢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激励,体验着创造的乐趣,享受着成功的快乐!所以,让我们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民主、融洽的氛围,“不惟书、不惟师、不惟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羁绊,敢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为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吧!

王晶晶(1978—)女,陕西西安人,陕西省中小学教学能手,西安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管理以及学校语文组教研组织工作。

猜你喜欢

创造力精神活动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六小”活动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活动随手拍”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