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02-27王克
王克
(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河北廊坊 065000)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王克
(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河北廊坊 065000)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进行规范的职业帮助,能够使中职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择业效能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把握就业过程的递进,从而对就业择业乃至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职业生涯规划课 教学 思考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是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内容,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指导学生正确分析客观环境,自我定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做出自己初步的、有实践性的职业规划方案等。并能够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为学生的顺利择业就业、创业提供条件保障。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对学生择业就业的影响
1.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心态变化。学生一旦树立起正确的就业理念,便会端正择业就业的态度,客观地认知自己,提高对就业后的挫折预判能力,形成对职业生涯发展初步的规划。
2.提高择业效能感,帮助学生职业生涯起步。择业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求职就业中所需各项能力的信念,它显著地影响着个体的职业决策以及求职行为。高水平的择业效能感可以使学生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提高学生择业效率,做出成功的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则是强化学生择业效能感的重要途径,帮助学生认清自我特质,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来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人生,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3.伴随学生职业生涯一生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要突破障碍、激发潜能、实现自我,它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或工具,可以养成一种能力,能在不同发展阶段都能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一个重新审视、评估的机会,并不断调整自己、修正可执行的计划,为自己的每一个人生阶段创造最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具象成果就是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它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职业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把握自身特质,明确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奋斗目标,掌握制定、管理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将伴随学生职业生涯一生,取得职业成功,实现人生价值。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一)原因:
1.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体现的针对性,应该是满足经济社会对职业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需要,表现为用人单位对高素质劳动者应具有的职业自觉性和责任感的需求,满足学生对职业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需求,主要体现为学生通过就业、创业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2.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与职业生涯规划有关,需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如学生择业时具有盲目性,对专业对口的理解有误、就业初期心理落差大,就业稳定率低,频繁更换工作单位和岗位等。
(二)方法:
1.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要将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讲授,比如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主题展示等方法提高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稳定的就业理念,提高其心理稳定性。
2.与职业指导工作紧密结合。总结往届毕业生在顶岗实习、就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进行案例分析,还可以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组织企业专家及优秀毕业生来做校报告等,帮助学生提高对企业和自身的认知,树立今后职业生涯正确态度和自我发展意识,能够理性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
三、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一)原因:
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多是由政治课教师兼任的,他们没有职业指导工作的直接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纸上谈兵”,内容枯燥乏味,实际用处不大。就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也只是按照教材模板套写出来的,不能够对学生的择业、就业以及创业产生直接且深远的影响,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兴趣。
(二)方法:
1.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提高其对该门课程的认识,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二是增加职业指导人员的授课比例,并与原有任课教师进行交流,资源共享,提高教学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2.教学要贴近生活,生动易懂。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存与职业发展的辨证关系、以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职业环境、适应环境和充分利用环境等。尽量采用事例讲故事的方式,把道理融入具体的生活情节中,关注社会热点,引发人生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做好符合自己实际的职业发展生涯规划,并能够进行及时的修改与完善,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3.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学校组织到企业进行多次的见习、教学实习及顶岗实习等活动,零距离地感受企业的文化、管理模式、员工标准及工作环境,正视自身差距,准确自我评估,真正达到对学生进行实效性指导的作用。
4.加强教学中的个别指导。学生确立职业理想、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性化的,不可能存在统一的版本,具有一定的个人隐私特点,强化个别指导更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汪洋,毛德松,王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尝试[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2]李军凯,北京大学.职业指导“顾后瞻前”[N].人民日报,2007,(6).
[3]蒋乃平,杜爱玲.职业生涯设计与德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2).
[4]蒋乃平.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参考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