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
——记我院国家级示范校特色项目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建设
2015-02-27张谊
张谊
(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 北京 100075)
关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
——记我院国家级示范校特色项目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建设
张谊
(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 北京 100075)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生自身成长、完成学业、成为合格公民的需要,是未来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中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及自身的原因导致30-40%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如:厌学、侵犯、自卑、网瘾、人际关系等,迫切需要用正确途径疏导,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势在必行。我院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性文件,本着"安全稳定、和谐整洁、舒适温馨"的宗旨和"一切为学校和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从管理机制、心理咨询室、师资队伍、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活动等五方面进行建设,搭建成符合中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彰显职业教育特色,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无形"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取得了预期成效。因此,本文将以我院国家级示范校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为基础,探索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管理机制 心理咨询室 师资队伍 心理健康课程 贡献与示范
前言
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简称心理健康特色项目),是我院“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特色项目之一。项目从管理机制、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活动、师资队伍、心理健康课程等五方面进行建设,取得了预期成效。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及运行机制,建设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一大四小”格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灵驿站”),培养了8名心理健康教师,形成了一支较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编写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受益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61%,参与教职工数量52人,参与企业5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参加专业培训累计1512人时。
一、完善管理及运行机制
在原有的德育三级管理体系中,完善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工作网络,即:领导小组、活动小组、工作小组。为了保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肃性”将心灵驿站的负责人、心理健康教师、班级心理委员纳入其中,为学校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通过走访调研、与专家研讨等方式,规范了北京市工贸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心理健康教师管理办法》等6项制度,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二、建设心灵驿站(心理咨询室)
通过研讨、调研、专家访谈、参加培训等方式,建设“一大四小”格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命名为“心灵驿站”。即:在主校区建设一大,在分校区建设四小心灵驿站。心灵驿站建筑面积近400平方米配备了国内一流的心理减压、音乐放松、运动宣泄、认知调节、箱庭等软件和设备近40台套,具备了阅览、个体咨询、团体活动、办公测评、心理减压、心理游戏六大功能。资产总值达200万元。
心灵驿站集“先进性”、“趣味性”于一体,心理健康教师可通过采用EFT、实用循环、催眠科学、生物反馈、音乐放松等方式,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采用开展沙盘游戏、团体活动、音乐催眠、模拟运动等趣味性的心理游戏活动,增强来访者生理机能的协调性,促使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培养一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通过培训考察,拓展疏导等方式培养了一支由8名专职教师和3名外聘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外聘专家为首都师范大学的心理专业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职教师完成了累计1512人时的心理技能培训,8人取得了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证书以及EFT情绪释放、沙盘治疗等6类技术结业证书;5人取得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5人取得国际临床催眠师证书;1人取得中科院心理测量师资格证书;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3篇,2篇论文获得中国职协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参编了人社部《餐厅服务员》等教材的服务心理篇章。
为了开拓教师眼界,组织教师参加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前往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广州电子信息学校等学校参观学习。
为了避免因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成为情绪的垃圾筒。一方面学校聘请专家对心理教师进行心理督导;另一方面组织“急速60秒”等户外拓展训练项目在减压的同时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四、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形成了“一模四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一模”是“以心理体验活动为载体,学生自助互助”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成长的课程目标。“四化”即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校本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评价开放化。
每节课内容分成六个模块:有明确学习目的的探索目标、有用暖身操或音乐欣赏方式导入课程的游戏互动、有引入故事讲道理的知识小屋、有互帮互助的团体活动、有分享讨论的心灵感悟、家长参与、服务社会延伸课堂效果的拓展模块。
教学形式不拘一格,仅课堂地点有在教室也会安排在心灵驿站。采用团体活动、心理测量,情景模拟、讨论和辩论的等五种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
编写的校本教材,以学生真实事件为典型案例,注意保护学生个性,变“教”为“导”,突出应用和提升,强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育,并设计了记录学生心灵成长历程的“心灵成长记录表”,呈现课程个性化。
教学评价开放化指,形成一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方案,通过心理活动课程评价表,从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四方面形成课程的评价,最终以学生提交的一份《心理成长报告》,作为最终的评价方式。
五、心理健康活动建设
利用海报、宣传栏、主题宣传月活动,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开展心理抽样调查,建立心理档案;开展以“预防疏导”为目的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针对中职学生自我价值感较低的问题,开展以“提升学生自我价值感”为目标的团体辅导活动,团体辅导设置为“很高兴认识你”“我是谁”“潜力大开发”“别人眼中的我”“优点大爆发”“回首与展望”六个单元,协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了解自己、认同自己、挖掘自身优点、建立自信、肯定自我价值;根据心理发展规律实施分层疏导,开展专题讲座。一年级新生中开展“适应新生活,向幸福出发”适应性讲座。二年级学生中开展“朋辈辅导,由我先行”互助友爱主题活动。三年级学生中开设“珍爱生命,从我做起”心理危机干预主题讲座;开展“心随影动”电影赏析活动;开展“心灵广场”活动;通过开展主题条幅签名、制作“心情树”、现场心理游戏组成的“心灵广场”活动,开辟了心理疏导预防途径。
六、成果与成效
育人育心,营造“助人自助”的心育氛围,形成积极和谐的校风校貌。通过心理健康特色项目建设,我校共有4890名学生受益,740名同学参加了心理健康讲座活动,有417名同学接受了心灵驿站专业心理咨询和疏导,548名同学参加了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认识、情绪调节责任感恩等方面的意识;转变学习态度,提升了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在校内形成“助人自助”的心育氛围,家长体会到了学生变化和成长,学校的心育环境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
树人树德,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在新生年级和部分校区技师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们普遍认为参加过心理课程学习的学生在出勤率、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技能竞赛的心理素质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学生。用人单位也称赞我校学生在礼仪、团队意识、就业稳定适应性和吃苦耐劳精神等方面,符合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七、示范与辐射
为本校教师疏导减压,使他们健康生活、快乐工作
项目建设期间学校共有108人次教师参加了心理健康减压主题讲座、户外心理拓展训练活动通过活动,教师掌握了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缓解了心理压力。
利用师资优势,为社区老提供服务巣
帮助他们排解退休后孤独寂寞的烦恼,走出空 失落的心理困境,树立老有所用的信念。
开放“心灵驿站”提升企业员工心育环境
中国全聚德(集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饭店等12家我校校合作单位的高管参加的心理健康宣传体验活动。企业高管赞赏我校的心育环境,表示将进一步与我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
积极拓展,为其他院校服务
为北京市17所技工院校108名教师进行了“心理辅导专题培训”。教授了心理调节方法,使他们在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中有所帮助,推进了北京市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程。
[1]杨敏毅鞠瑞利.学校团体心理游戏与案例,2006,(03).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刘颖等.心理健康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2012,(01).中国青年出版社
[3]聂振伟.雪绒花开20载,2009,(05).高等教育出版社
[4]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