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业成长小组"开展艺术生朋辈辅导的实践研究
2015-02-27卢璇
卢璇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以"学业成长小组"开展艺术生朋辈辅导的实践研究
卢璇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朋辈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必要的、有效的补充,而艺术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需要因材施教。以"学业成长小组"为单元开展艺术生朋辈辅导,有助于形成友好互动的氛围,促进朋辈辅导发挥功效,具有较强的实操性及应用价值。
艺术生 朋辈辅导 学业成长小组
近年来,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突出困境就是学生对咨询和辅导的需求远远超出了学校专业教师所能提供的服务。朋辈辅导就是为了缓解高校工作的现实压力而逐渐开始推广应用的一项新生事物。而我国朋辈辅导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充分发挥其优势与价值。通过实践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养模式和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朋辈辅导相关研究
朋辈即朋友、同辈。朋辈辅导的本义是指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可以形成相应的辅导类别。如同龄人进行思想政治交流的朋辈思想辅导、社会成员为防治某些疾病的朋辈医学知识辅导、朋友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朋辈心理辅导等。本文所指为朋辈心理辅导,即由年龄相仿者为周围朋友提供非专业心理咨询的一种心理援助方式,它是对专业心理咨询必要的和有效的补充。
研究发现,与专业心理咨询相比,朋辈辅导具有自发性、义务性、有效性和相互性等特点。自发性体现在大学生面对自身无法克服的心理危机时更愿意自发、主动地向熟悉的同学、亲密的朋友寻求社会支持。朋辈辅导员与当事人往往年龄相近、习性相同,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这是身份对等的同学之间的一种互帮互助的行为,具有义务性。同时,由于经过了一定的专业训练,朋辈辅导员对心理危机具备初步的判断能力,可以及时有效进行干预并向上级汇报,协助个体摆脱危机的影响。此外,朋辈辅导不仅对求助者有益,也能促进朋辈辅导员自身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对于助人者来说,进行朋辈辅导是一种自我不断完善、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过程。
基于以上特点,近年来,朋辈辅导已发展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落实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艺术生“学业成长小组”设计理念
(一)艺术生心理特点
艺术生作为学校教育的特殊群体,他们往往承受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其表现出的心理行为特点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都与其他学生有所区别。相关研究表明,艺术生认知风格趋于感性,缺乏理性判断能力;情感上爱恨鲜明,表现强烈,喜怒形于色;行为上易冲动,自律意识较差;个性较为张扬,强调自身价值,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针对艺术生心理特点的教育对策需要对症下药。除了学校、家庭要重视艺术生心理并因材施教之外,还应开展多种团队实践活动来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如小组活动、班级活动等。
(二)成长小组的涵义
小组工作是通过小组中的活动、互动、分享,为具有相同需要的群体提供专业帮助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成长小组是指通过小组形式,在小组工作者协助下,展开促进小组成员间互动与彼此成长各种活动,具有固定性、封闭性、自愿性、长期性的一种组织。发展心理学、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团体动力学等理论均认为小组工作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
大学生成长小组一般采用老师理论和实践指导,学生自主开展活动的模式,学生在成长小组里与他人交流合作并逐步改善自己的问题、提升综合能力。成长小组活动容易在学校教育背景下广泛推广,具有很强的实操性。
(三)以“学业成长小组”为朋辈辅导切入点
由于高考竞争压力,部分艺术生是由于没有足够的能力考文理科而被迫选择学习艺术,其专业基础并不扎实,进入大学后学业压力不小。而科班出身的艺术生中又常见专业突出,却偏科严重、不重视文化成绩,学业同样面临困难的学生。大学由于缺乏老师的及时监督,学习环境变得更加宽松,尤其是高职高专类艺术生学风相对涣散,厌学生、学困生比例远高于其他文化类院校。
学业问题是诱发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实践中也发现由学业问题引发的极端个案不在少数。相对恋爱、人际交往等问题,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业状况更容易进行监控。将逃课严重、成绩落后、退步明显的学生纳入“学业成长小组”,朋辈辅导员在小组中则既是小组带领者,又是小组其中一员,他们的角色既是领导者,又是同伴和分享者。以此,通过“学业成长小组”形式来开展朋辈辅导,既可以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服务,又能避免对危机个体贴上“心理问题”的标签。以学业为指标也让朋辈辅导的内容更为充实,方向更为明确,在培养朋辈辅导员的领导组织能力的同时,也能促进朋辈辅导员自身精进学业,实现自我成长。
三、实施情况与效果评估
以我院某系大二学生为主,将已参加过朋辈辅导培训的学生与系部反馈推荐的学困生、厌学生组成“学业成长小组”,人数在十人以内。由教师引导小组成立并制定基本的成长目标与方案,由组员积极实施方案并进行反馈。如“不迟到”小组的目标是组员按时上课,实施了“叫醒服务”、“集体早餐”等方案;“不挂科”小组开展了“以题会友”、“记忆训练”等活动。结合艺术生专业学习特点,成长小组还组织了表演、绘画、音乐类的团队游戏,既加强了学业,又达到了放松心情,增强心理素质的目的。
经过了一学期的实践,“学业成长小组”的绝大部分参与者都获得了显著成长,这说明“学业成长小组”是开展朋辈辅导值得尝试的一种新形式,今后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1]常保瑞,方建东.朋辈心理辅导研究综述[J].兰州教育学院报,2013 (12):156-157.
[2]章玉祉,应用朋辈团体辅导技术创新心理委员培训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7):15-17.
[3]成静,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院级课题:关于构建艺术生朋辈辅导体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HY14040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