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2015-02-27倪亚芹
倪亚芹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马田完小 湖南郴州 423300)
浅谈小学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倪亚芹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马田完小 湖南郴州 423300)
伴随新课改的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逐渐深入人心。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语文,即语言与文字的完美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小学语文则是以儿童学习并正确使用母语为出发点进行课堂教育。课堂教学的形式也必然要符合儿童的成长要求,同时突出儿童的课堂主体地位。然而,一堂成功的小学语文课不仅要让儿童学习到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运用。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应以彰显浓浓的"语文味"为主,对儿童进行科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文章以小学语文的"语文味"为中心思想,经过详细分析后探索"语文味"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正确应用。
小学语文 语文味 实际应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质量与效率也提高了要求。在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也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手段逐渐多样化。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儿童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唤醒儿童的童趣与童真,使儿童在全新的并适合其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下进行语文学习。所以,为了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有“语文味”。
一、小学语文课“语文味”的特点
(一)朗朗读书声
“语文味”大多表现在对课本内容的大声朗读过程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儿童身临其境,深切感受语文环境带来的乐趣。在朗读过程中,要求字正腔圆,语句通顺,带有真实情感。这种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对儿童的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让儿童在朗读过程中,开口诵读,投入真实感情,彰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文味”。
(二)细细品味
“语文味”还体现在对课本内容的细细品味中。儿童大声朗读是对课本内容的了解过程,而细细品味则是通过对课本内容的静静思考,从而感悟课本内容的深刻含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起到对儿童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儿童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品味其中的不寻常之处。随着儿童年级的不断升高,教师也应给予儿童更多的思考时间,拓展其思维空间,提升儿童的语言品味,这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味”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三)师生互动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师生之间已摆脱从前教与学的传统教学关系,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与儿童的共同学习中传授儿童正确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儿童的学习状态也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使儿童在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儿童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同时在与教师的交流沟通中也培养了儿童的综合素质,使教师与儿童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朋友,增进两者间的感情交流。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在沟通中使语文教学融入到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更加人性化,同时也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具有“语文味”。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文味”的应用
(一)读出“语文味”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儿童通过大声朗读对所学内容进行学习。例如:《咏鹅》这首唐诗,对儿童的记忆能力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语言是古语形式,不便于儿童的全面理解。教师可以让儿童在课堂学习期间,大声朗读古诗,并对诗词进行生动的讲解,让儿童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到诗中所写,诗中所表,想象出诗中所描写的情景,理解诗词语言的优美简练,从而巩固语文知识,积累语言素材,提高儿童的语文素养。
(二)品出“语文味”
语文的学习方法就是通过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从字里行间中体会真正的语文味道。以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本中的《找春天》为例,课文中写到:“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这句话中出现了脱、冲、奔、寻找四个动词,这一连串的动词表现出了一幅连贯的画面。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重点抓住这四个动词进行详细分析,细细品味语文词句中的韵味。对于儿童来说,这种品味句子的能力是需要慢慢培养的,而教师则是培养儿童这方面能力的主要参与者。儿童通过细细品味,发挥思维想象,这句话就变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这对儿童的语文学习来说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想出“语文味”
语文是一门充分发挥主观想象的学科,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一词一句进行深入地分析,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想象力,这种思维想象能力是儿童学习语文的一种非常实用的理解工具。以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为例: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看似是一首普通的古诗,但诗人描述的却是一幅美妙的乡野生活情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引导儿童发挥思维想象力,想象出一个可爱的小孩儿在篱笆附近嬉戏玩耍的情景。因为小孩儿的顽皮,不停地追逐黄碟,使黄碟不得已飞入菜花中。这是一幅生动的逐蝶图,儿童通过教师的引导发挥想象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中所描述的场景。这种通过联想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语文教学方式,使儿童真正体会到语文语言的真味,从而提高儿童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
“语文味”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对“语文”一词的全面概括。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也是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不断改革,就是为了让儿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也熟悉掌握。语文是汉语言文学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人们对中国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少,所以语文学习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保证。而小学语文教育是语文的基础教育阶段,是儿童在初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为了让儿童更好地接受中国文化,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彰显浓浓的“语文味”。这种“语文味”是中国文化传承的基础与保障,也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味”的重要性。
[1]李袁媛.如何让小学语文课洋溢浓浓的语文味[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4).
[2]章小娜.浅谈小学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J].未来英才,2014(5).
[3]张彦霞.小学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J].新一代(下半月),2012(9).
[4]姜安民.让小学语文课“有滋有味”[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8).
[5]翟明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洋溢浓浓的语文味[J].学周刊:C,20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