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发展

2015-02-27谭咏梅张界平熊英宋明霞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桂林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谭咏梅张界平熊 英宋明霞

(1.桂林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广西桂林541004;2.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广西桂林541004;3.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发展

谭咏梅1张界平2熊 英3宋明霞3

(1.桂林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广西桂林541004;2.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广西桂林541004;3.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审视现行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论述如何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构建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注重心理咨询中心的环境建设、注入积极心理咨询理念、开设积极心理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教师幸福感,以促进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 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顺应形势纷纷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配置了相关人员从事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也存在一些不足,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得非常艰难,心理咨询中心的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部分学校对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视还很不够,人力不足、硬件缺乏和财力支持有限是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是在一些大城市,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都有待发展完善。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参与不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惠及更广大的普通学生群体。目前的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主要以传统心理学思想为指导,注重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咨询,欠缺对普通学生的潜力开发,因而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有限。

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以积极的形象示人,以温暖的态度待人,创造积极的精神和品质,才能使它的服务对象在感受积极的过程中,学会挖掘正向的能量,发展积极的资源,获得一份沉甸甸的力量。积极心理学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自我发展规划,帮助大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同时促进校园的稳定和社会的繁荣。

二、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现状

1.心理咨询中心的日常工作单调

心理咨询机构日常工作以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普查和课程教育等为主要内容,每年的主要大型的活动一般是“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等活动,在这个月中会举办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但基本是千篇一律的活动,且浮于表面,很难带给学生真正的触动与启迪。除传统活动单一重复以外,心理咨询中心还有很多的行政事务,按部就班的繁琐杂事占据了心理专职教师的较多时间与精力。总体来说,心理咨询中心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新意与创意较少,教育形式与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切合实际。活动的单一既容易让学生反感,也容易让心理咨询中心教师产生倦怠感,很多活动都倾向于完成任务,而非用心的参与和体验,以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实际的效用。

2.心理咨询中心低效率的资源利用

虽然近年来心理咨询已经逐步为大众接受,但仍有相当多数的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存在误解,认为是有“心理疾病”才去做心理咨询。由于观念的影响,前来咨询的学生较少,来访学生所占的学校学生的比重很低。从咨询内容来看,来访的学生主要以人际关系、恋爱、焦虑问题为主,涉及的问题都较轻,只有小部分学生的问题较严重,如严重心理问题、人格障碍或精神疾病,但这部分学生占用中心资源最多,有的学生甚至需要跟踪咨询2~3年。在这样一种以障碍性咨询为主的氛围下,适应性、发展性咨询受到学生和老师的忽视,以致大部分有此需求的学生错过了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这样心理咨询中心惠及的学生有限,学生本可免费利用的资源却没能充分受用,大部分学生不能通过心理咨询的服务来满足自身的心理成长需要。

3.师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不浓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地位较低,得不到高校领导及学生工作者的重视,通常排在其他团日活动、安全教育活动、资助活动等之后,待学生大规模的开展完此类活动后已经筋疲力尽,对于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不过是又一个需要费心费力却用处不大的活动。加之教职工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热情不大,不能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从而也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虽然学校都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课时较少,部分任课教师仍以传统的授课模式,注重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缺少心理课程的体验性与趣味性,不符合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获益较少,不能充分发挥心理课堂教育的价值。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构建

1.注重心理咨询中心的地理环境建设

很多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位处偏僻的角落,以此减轻来访学生的心理压力,其实这样做不仅无法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反而会加强这种焦虑,加重心理咨询的消极暗示与负面宣传,认为心理咨询是“见不得人的事”。而有些高校则将心理咨询室设在学工处,与学工处其他办公室连在一处,不仅环境嘈杂,且有较强的行政与思政意味,容易让学生将温馨的心理咨询等同于严肃的思想教育。其实,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应本着安静和方便的原则,在环境幽雅、避免打扰的前提下,要处在学生方便出入和求助的地方。如国外一些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在学生宿舍设点接待学生,既可消除心理问题的恐惧感,又可避免求助时间被延误。地理环境建设是心理咨询中心发展的第一步,可以有效彰显其作用和特点。用典雅的环境、温暖的标语、优美的装饰吸引学生,让学生们想来、爱来、常来。

2.改变传统心理咨询模式,注入积极心理思想

传统的心理咨询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并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文化需求。在原有心理教育工作模式中,心理问题的表现和诊断被当作是首要任务,诊断的重心是学生的负性情绪和认知,这种模式下的心理咨询就是治疗与矫正。而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咨询就是要挖掘这种积极因素,促进来访者的成长。心理咨询的目标不是修补与整治,而是成就和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其咨询理念是积极预防,由问题视角变为发展视角,由被动等待变为主动服务,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对于正常学生,心理咨询是传递知识和教育的过程。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成功感和学习乐趣等;对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潜在倾向的学生,咨询的任务是传授心理疾病的预防技巧,重点关注个体正在体验的和过去经历的良好状态,并善用集体的积极力量影响个人;对于心理问题学生,咨询的主要任务是激发战胜疾病和恢复健康的潜能,减少疾病的影响。

3.开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积极心理引入课堂

目前,高校均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但惠及的学生有限。高校应尽快顺应形势将该课程纳为必选课范畴,由心理咨询中心牵头,心理专职教师授课,并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研团队,将有心理学相关背景的辅导员及任课教师纳入其中,共同研讨学生们喜闻乐道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增进课程的趣味性和体验性,推进课程的启发性和实效性。同时,高校应逐步开设《积极心理学》或《幸福学》的课程,这既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课程,也是当今时代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和最终极的追求,《幸福学》课程指出:“凡是有助于增进人类幸福的学科,就是应优先发展的”,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关注自身的潜能和优良品质,学会更加幸福地生活与发展。占领了课堂这个有利的阵地,可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更多积极的元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面向全体学生,挖掘学生的积极力量

心理咨询中心服务的群体要面向全校的普通学生,高校务必加强心理咨询中心和健康知识的宣传,如利用校园网站、广播、宣传栏、宣传册等,全方位渗透心理健康理念;并且改变以往的对心理疾病危害性的过度描述,变恐吓教育为温馨教育,而多宣传和传播积极、阳光、健康的心理知识和调适方法。同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与心理专职教师见面,如讲座、聚会、答辩会等,既可揭开心理老师的神秘面纱,也有效地宣传心理咨询中心,扩大心理咨询中心的影响力。另外,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纳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让他们主动走进心理世界,并乐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自助活动。

5.关注教师发展,挖掘全校教师的积极力量

心理咨询中心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奠基石和根据地,需要学校领导、心理专职教师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在积极心理学思想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校师生的参与,如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及相关部门领导的参与。心理咨询中心需要定期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和团体辅导培训,扩大心理健康教育阵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咨询中心教师的发展,在咨询酬劳、心理研究、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支持,这样咨询中心老师获得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主观幸福感提高,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与肯定,增强教师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性的循环。如此,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能够得到更深入的发展与更有效的利用,与高校共发展,与学生共成长。

[1]刘蓉洁,石磊.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2]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5):787~794.

[3]杨芷英.国外高校心理辅导的发展及启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 2012.10上:8~12.

谭咏梅(1984—),女,湖南株洲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广西桂林建干路12号桂林理工大学学工处,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本文系桂林理工大学教学改革工程2013年立项项目“以全人教育为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JG04)。

张界平(1984—),男,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生工作处,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猜你喜欢

桂林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桂林行
乐!乘动车,看桂林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桂林:击浪现代理化技术
居住桂林很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