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中国梦”的宣传报道

2015-02-27何世民郝轶波

新闻传播 2015年8期
关键词:宣传报道中国梦舆论

何世民 郝轶波

(盘锦市大洼广播电视台 辽宁 124200)

一、有关“中国梦”的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概念至此进入舆论视线。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中国梦”,这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理念在中国民间和国际社会的认知度越来越高。

在境内两个舆论场,“中国梦”一词的“出镜率”越来越高:官方媒体在宣传政策精神时都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为该政策的最终目标来提;网民虽然也经常提到“中国梦”,但多少带有无力实现人生理想与个人价值的哀叹。再看境外舆论场,美国《纽约时报》、英国《独立报》等多家境外主流媒体都曾对“中国梦”进行过解读,称赞“中国梦”为民众勾勒出盛世景象的同时,也担心“中国梦”是中国称霸世界的宣言。

综合境内外舆论场的反应可以看出,有关“中国梦”的宣传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没有把“中国梦”与民众朴素的理想结合起来,缺乏小人物典型;二、宣传方式不接地气,官样文章太多;三、不仅没有求同存异,反而放大了“异”,没有淡化民族主义的成分。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时期的指导作用

千禧年之后,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新闻传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由《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掌控的舆论主导权已有所动摇。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很多人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过时了,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怀疑,信仰出现了动摇,才得出的错误认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包含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是不会随时代而褪色的,反而能指引我们在纷繁变幻的世界中找到正确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闻战线的集中体现,是每个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从业之基础、成长之魂,是指导新闻工作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告诉人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新闻现象,去积极引导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新闻是有党性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新闻传媒是无产阶级政党教育引导群众的“喉舌”和“纽带”;2.新闻是新闻工作的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的原则;3.理论从实践中来,经过实践的检验,再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同时,我们要用运动的、变化发展的方法去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思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我们分析具体现象、解决具体问题。加强对“中国梦”的宣传报道工作,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引,才能让外界正确理解“中国梦”,才能充分发挥“中国梦”对普通民众的激励作用,才能在实践中检验、完善、发展“中国梦”理论,让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改善有关“中国梦”的宣传报道工作

1.让“中国梦”融入到人民的生活中,把它编织进所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中,把它浸泡入中国的人文气息里

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革命宣传工作的经验教训、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注入新活力的时候强调,要重视文风建设,反对党八股,他提倡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作派。习近平总书记也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宏大叙事’的国家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

加强有关“中国梦”的宣传报道,首先要提高报道量,但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增加相关报道,并不是说报道标题、内容里一定要提“中国梦”,不是简单重复“中国梦”这三个字,而是要体现“中国梦”的思想精髓。“润物细无声”,要把“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理想,深植于人民的脑海中,不断为他们的生活提供正能量。具体做法包括,大力挖掘“小人物”的故事,介绍他们的成长经历,找出他们的人性“发光点”,用他们的勤奋、勇气去感染更多的人,去努力奋斗,去实现各自的梦想。

有人总是把“中国梦”与“美国梦”相提并论,令“中国梦”侵染上拜金主义价值观,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强调的“中国作风”,不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失去了“中国梦”的本质。我们应在宣传“中国梦”的新闻报道中,深入挖掘和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2.贴近群众,去舆论最活跃的地方引导主流价值观,用人民群众爱看、爱用的语言来讲述“中国梦”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贴近群众,才能用“中国梦”感染他们,否则宣传工作就变成了“自说自话”。舆论阵地不是一成不变的,宣传工作也要跟着舆论的转移而转移。在新媒体时代,舆论主战场的迁移速度愈发加快,昨天还在门户网站首页,今天就已转移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胡锦涛同志说过,要“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过去,我们在宣传报道领导人重要思想时,多使用有奖征文、汇报集体学习成果等方式,现在看来就比较缺乏互动性,传播效果没有保证。我们应该利用好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微博法人账号,多组织微话题、微访谈,让民众广泛参与到有关“中国梦”的讨论中,直抒胸臆,只有来自草根的声音才能激发出最强烈的共鸣。

有关“中国梦”的宣传方式应该不拘一格,影视作品、形象宣传片、公益广告、网络小说、漫画、游戏都可以是展现“中国梦”的载体。植入的方法不能生搬硬套、不能牵强附会,时刻记住我们宣传的是“中国梦”的思想精髓而不是这三个字。一个反响较好的案例是,中国军网空军频道近期发布的2015空军招飞视频宣传片,该片从内容架构、拍摄手法上把“家国情怀”发挥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片中展示的硬实力烘托出了“中国梦”这个主题,进而转化为一种软实力。

3.对外宣传工作中,要突出“中国梦”理念中“求同存异”的宽阔胸襟,警惕境外反华媒体对“中国梦”的异化解读

观察一年半以来境外媒体有关“中国梦”的报道,会发现外媒对“中国梦”是带有敌意的。他们眼中的“中国梦”,其核心“中华民族复兴”就意味着中国要像美国一样称霸全球,要当霸权主义国家,是一种对“中国梦”的异化解读。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世界交往论”,也就是“全球化”观念的雏形。精神交往是世界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不同社会之间交往的增多,人类必然能够打破民族的阻隔,真正融为一体。这一理念与中华传统价值观中的“求同存异”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在对外宣传“中国梦”时应有所借鉴。■

[1]鲁炜,《深入实践“走转改”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J].《新闻与写作》,2012年,(5):4-10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3]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宣传报道中国梦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新时代党报的新使命新实践——以《嘉峪关日报》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为例
精准扶贫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扎实推进关心下一代宣传报道工作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