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煤田邱家区水文地质分析
2015-02-27马云龙
马云龙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一○八勘探队,黑龙江 鸡西 158100)
鸡西煤田邱家区水文地质分析
马云龙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一○八勘探队,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文中论述了鸡西煤田邱家区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含水层、白垩系基岩裂隙含水层、白垩系穆棱组含煤地层层间裂隙含水层和构造裂隙含水层。隔水层主要有上新统船底山组玄武岩隔水层、穆棱组含煤群上部隔水层。
鸡西煤田;孔隙含水岩层;风化裂隙含水岩层;构造裂隙含水层;隔水层
0 引 言
邱家区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境内,行政区划隶属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距鸡西市火车站23.0 km,距鸡西飞机场46.0 km,距梨树火车站13.0 km,距恒山火车站13.0 km,西为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平岗煤矿和梨树煤矿(二区),东北距原大恒山煤矿6.0 km,东为合作勘查区,东距民主、合作约7 km。其北京地理坐标为:东经130°45′45″~130°54′50″;北纬45°03′30″~45°10′00″。
1 勘查区水文地质
本区位于鸡西盆地南部条带,该区属于低山丘陵地貌,山丘主要由玄武岩和中生界砂岩、泥岩组成,山间沟谷洼地被第四系堆积物覆盖,地形起伏较大,地势东南、西北高,东北、西南低,最高海拔标高为639.30 m,最低海拔标高为260.10 m,一般标高都在350 m以上。山上森林茂密,山势陡峭,大部分为人工林,山下多为耕地,间有草甸子和湿地分布。区内西部有两条小河,东部有两条小河,西部两条小河都向西流,在鸡西市梨树区梨树镇北2.0 km处汇入穆棱河,东部有一条河流向东部流,汇入山南水库,再向北流与另外一条小河交汇,继续向北流。在鸡西市恒山区汇入黄泥河,黄泥河继续向东流,在鸡东县永乐村汇入穆棱河。河流常年流水,受季节影响,冬季封冻。本区东北靠近民主三队处有一座库容量为310 500 m3水库(山南水库),水库位于勘探区东北,南黄泥河的上游,为恒山区重要水源地之一。
勘探区第四系分布广泛,丘陵、谷地之上多为残积物形成的腐植土、粘土和亚粘土等;河流及沟谷发育不太厚的冲、洪积物形成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含水层。白垩系基岩裂隙含水层全面发育,厚度不等,主要受地形影响,发育深度随地形起伏而变化,是区内主要含水层。第四系含水层与风化裂隙含水层关系比较密切,补、径、排的分区不明显,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白垩系层间裂隙含水层层位比较稳定,在没有出露和断层沟通的前提下富水性比较弱。
勘探区隔水层发育比较稳定,风化裂隙裂隙含水层到层间裂隙含水层之间有约46~144 m厚的泥岩、凝灰岩为主层间裂隙含水层,使得风化裂隙含水层以层间裂隙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很差。
勘查区主要勘查对象为白垩系穆棱组含煤地层,主要可采煤层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下[东部254.6 m(胜利检查站),西部257.2 m(85-19钻孔)]。且无露头出露地表,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各主要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均小于0.1 L/s·m,水文地质类型属于二类一型水。
2 勘查区含、隔水层
勘查区水文地质工作主要进行了1∶10 000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孔抽水试验,钻孔简易水文观测等内容。由于投入工作有限,含(隔)水层的划分主要参考钻孔岩性统计、简易水文观测和水文地质孔抽水试验及邻区的水文地质资料。所以,对本区含(隔)水层的划分,含水层的富水性和补给排泄条件等水文地质特征达到基本查明程度。根据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结合勘查区钻探成果及勘查区的水文地质工作综合划分含(隔)水层自上向下依次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含水层、第四系粘土隔水层、东山组玄武岩裂隙含水层、船底山组玄武岩隔水层、白垩系风化裂隙含水层、穆棱组含煤群上部泥岩隔水层、穆棱组含煤群层间裂隙含水层、穆棱组含煤群下部隔水层(包括城子河组相对隔水层)。
2.1 含水层
2.1.1 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含水层
2.1.2 白垩系风化裂隙含水层
2.1.3 白垩系穆棱组含煤地层层间裂隙含水层
2.1.4 构造裂隙含水带
这个区构成发育频繁,大小断层纵横交错,下部基岩形成了良好的给水通道,断层间种类及大小差异很大,导致个断层的富水性、导水性差异也很大,由于本次详查投入工作量有限,没有对断层构造裂隙水进行专门抽水试验,有待于在勘探阶段专门投入大量工作,进行水文地质调查。
2.2 隔水层
第四系粘土隔水层,分布广泛,主要由粘土、黄土组成,对大气降水下渗和第四系孔隙水与下伏基岩水的水力联系有较大实际意义。
2.2.1 上新统船底山组玄武岩隔水层
层厚10~110 m,以下部玄武岩为主,不连续发育,在勘探区中部发育较厚,四周边缘较薄或间灭。
2.2.2 穆棱组含煤群上部隔水层
层厚46~144 m,以穆棱组厚层泥岩、凝灰岩为主,是穆棱组煤层隔水顶板,分布广泛,发育比较稳定。
3 补给排泄条件
在这个区中部地势高,四周较低,地表多为坡积、残积亚粘土层,且有植被覆盖,降水易被植物吸收和形成沿地势向四周流淌的地表径流,但大气降水仍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特征与降水量变化基本一致,稍有滞后。这反映出含水层的补给条件比较好,地下水沿地貌形态由高向低径流,比较流畅。风化裂隙含水层上覆的第四系含水层的渗透性大小控制着风化裂隙含水层获得补给的强弱,由于多数第四系坡积、残积层的渗透性小于风化裂隙含水层,在两地层接触带地吸收水溢出成泉。山间低洼湿地分布比较广泛,它是风化裂隙含水层的直接外流区;白垩系层间裂隙含水层层位比较稳定,在没有出露和断层沟通的前提下富水性比较弱,含水层距离地面较远,大气降水的补给相对弱,反而上一含水层的越流补给及构造裂隙贯通的地下水补给是该含水层的主要补给源,导致含水层的含水量相对稳定,季节变化不明显。这一含水层距离煤层较近,对矿井安全有一定影响。
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是泉和人工取水,位于分水岭地带的高位地下水向两侧沟谷径流排泄和向侵蚀基准面方向地下径流排泄。
4 结束语
文中对鸡西煤田邱家区含水层划分和隔水层进行了划分。含、隔水层自上向下依次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含水层、第四系粘土隔水层、东山组玄武岩裂隙含水层、船底山组玄武岩隔水层、白垩系风化裂隙含水层、穆棱组含煤群上部泥岩隔水层、穆棱组含煤群层间裂隙含水层、穆棱组含煤群下部隔水层。邱家区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各主要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均小于0.1 L/s·m,水文地质类型属于二类一型水。
[1]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168-170.
[2] 杨晓平,李仰春,张 杰,等.黑龙江东部下白垩统鸡西群层序地层划分与聚煤作用分析[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5(4):41-44.
[3] 三江-穆棱河晚中生代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分析[S].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1990.
[4] 郑世书,陈江中,刘汉湖,等.专门水文地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Analysis of Jixi Coalfield Geology Hydrology in Qiujia Area
MA Yun-long
(108 Exploration Team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Coalfield Geology, Jixi 158100,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at Jixi coalfield in Qiujia area main aquifer is Quaternary loose sediment pore aquifer, the Cretaceous bedrock fissure water aquifer, the Cretaceous Muling Group coal bearing strata cranny aquifer and structural fissure aquifer. Water resisting layer mainly Pliocene chuandishan basalt aquifuge group, Muling Group coal bearing group upper aquiclude.
Jixi coalfield; Pore aquifer; Aquifer weathering fissure; Structural fissure aquifer; Aquiclude
2014-11-15
2014-12-10
马云龙(1959-),男,2003年毕业于北京京城学院地质工程,现为地质工程师。
10.3969/j.issn.1009-3230.2015.02.004
TD845
B
1009-3230(2015)02-0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