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品管圈降低PICC非预期性拔管率的效果

2015-02-27焦品莲王俊张瑜卓琴琴王爱琴王丽娟吴利婷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33期
关键词:品管圈预期导管

焦品莲 王俊 张瑜 卓琴琴 王爱琴王丽娟 吴利婷

730000甘肃省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

应用品管圈降低PICC非预期性拔管率的效果

焦品莲 王俊 张瑜 卓琴琴 王爱琴王丽娟 吴利婷

730000甘肃省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致PICC非预期性拔管不良事件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开展QCC活动对PICC非预期性拔管不良事件进行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比较QCC活动前后致PICC非预期性拔管不良事件率的差异。结果:QCC活动后致PICC非预期性拔管率2.44%,QCC活动前7.94%。结论:QCC活动可降低PICC非预期性拔管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护理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品管圈;PICC;非预期性拔管

品管圈(QCC,也称为品质管理圈)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及护理质量管理[1]。非预期性拔管,即非计划性拔管,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导致的导管脱落等现象[2]。目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因具有操作简捷、维护简单、安全性高、易推广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的治疗。随着QCC近年来被推向护理管理中,本科室2013年7月-2014年4月开展的以“降低PICC非预期性拔管不良事件率”为主题的QCC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行PICC置管全程化疗患者104例,宫颈癌71例,乳腺癌8例,肺癌11例,恶性淋巴瘤4例,霍奇金淋巴瘤2例,食管癌5例,鼻咽癌3例,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QCC活动前63例,女58例,男5例;年龄36~72岁,中位年龄56岁。QCC活动后41例,女30例,男11例;年龄28~71岁,中位年龄54岁。

方法:Ⅰ成立QCC:由放疗科10名护士组成,形式自愿组织,年龄24~33岁,其中护师8名,护士2名,护龄3~10年,平均6年。选出圈长1名,护士长担任辅导员。以“阳光圈”为圈名,寓意为让我们用年轻、积极的心态,无微不至的精神,用心呵护病患,发挥其身上的正能量、大智慧,给予患者无限的关爱与温暖。Ⅱ选定活动主题:利用头脑风暴法由圈员提出多个可实行的主题,以结合需要改进的护理问题为依据,根据上级政策、迫切性、圈能力、可行性等进行评价、打分,以最高分最终确定“降低PICC非预期性拔管不良事件率”为活动主题。Ⅲ制定活动计划: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确定各步骤的时间,各圈员分工明确、到位,绘制甘特图。拟定活动实施日期:2013年7月1日-2014年4月1日。Ⅳ把握现状:①数据收集:针对主题,根据2013年7-12月PICC置管患者情况进行分析:6个月置管人数共计63人,因静脉炎拔管2人、维护不当脱管1人、堵管拔管1人、固定不当导致断管拔管1人,共计:5人。意外拔管的不良事件率=意外拔管人数/置管总人数×100%=5/63×100≈7.94%。②数据收集原因分析。③改善前柏拉图分析。Ⅴ原因分析:从现状调查的数据分析得出,PICC导管移位、固定贴膜松脱、健康教育重视程度欠佳、PICC贴膜方法错误、粘贴方式错误、未按时维护、交接班不严谨占PICC不良事件中的84.13%,根据80/20原则,将上述问题作为本次活动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圈员的头脑风暴法,绘制出鱼骨图,对各原因进行打分,评价出护士未经过系统培训、未按时维护、床头交接班不严谨、穿刺点渗血、渗液而未及时更换敷料、消毒液未充分待干急于贴膜5个主要原因。致PICC非预期性拔管。Ⅵ目标设定目标值计算公式: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7.94-7.94×0.841 3×0.74=2.30%进步率=(现况值-目标值)/现况值=(7.94-2.30)/7.94=71%。故本次活动的目标为致PICC意外拔管不良事件率从原来的7.94%降低到2.30%,改善幅度71%。Ⅶ对策拟定:全体圈员先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多个备选对策,之后依上述特性等指标进行对策选定;评价方式:5分(最好,优)、3分(可接受,可)、1分(不予采纳、差),共10人参加评分,计算总分;根据80/20原则选定实施对策,并按对策共性合并归类5项。

图1 柏拉图分析

图2 鱼骨图分析

规范维护操作流程并对护士定期培训、考核:科室制定的《PICC导管维护标准化流程》参照2011年输液护理学会修订的《输液护理操作指南》并使用统一中心静脉换药包(3 M公司)进行导管维护。要求科室静疗专科护士对本科室护士采取理论授课和PICC维护操作示范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针对考核未通过者,采取“一对一”培训,最终要求每个护士均能掌握维护标准流程并规范操作。

将“贴-扶-压”和“高举平抬法”有效应用于贴膜和导管固定:导管维护过程中待穿刺点周围彻底消毒并自然待干(禁止人为擦干),将透明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地放置于皮肤上,先行导管塑形,再用指腹平压贴膜,使其于皮肤无缝隙粘贴;导管接头处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用无纺布胶布相对粘贴约0.5 cm后,再贴于皮肤,增加固定效果的同时也可预防接头处受压部位皮肤压伤。

严格床头交接班,明确导管交接内容:①责任护士每班进行交接班。交班的内容包括:导管是否通畅、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热、痛,局部皮肤有无异常、导管有无移位、肝素帽有无松动和缺失、维护时间是否延期,臂围有无变化。②护士长和静疗专科护士不定期地进行临床跟班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维护相关的问题及时指出并讨论解决方案。③患者检查或外出返回病房时应认真、全面地评估,确保导管通畅在位,功能良好。④根据不同并发症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为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应密切观察导管穿刺局部情况,当出现穿刺局部红肿、湿疹、出血、渗液时,应及时在严格无菌技术和手卫生规范下进行每日换药的同时,局部可给予地塞米松5 mg湿敷;对静脉炎每日可在穿刺点上方约5 cm处给予“喜疗妥软膏”贴敷,可疑导管相关血行感染,行导管内和外周静脉血培养确诊后,给予抗生素封管,在观察治疗效果的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当导管相关感染症状超过72 h未见好转时,可考虑拔出导管。⑤将“一对一宣教”和“健康教育公开课”有效结合,强化患者对导管维护知识的掌握,住院期间加强口头宣教、责任护士每天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了解患者导管维护掌握情况并强化导管维护知识。同时,每月采取健康教育公开课的形式进行培训,发放PICC维护手册、观看带管期间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鉴别。让患者及家属掌握维护时机、PICC导管留置期间的注意事项和如何做好导管自我管理。

固定维护时间,专人维护,专人质控:没有固定维护时间,无人监督,维护时间延长是导致意外拔管重要原因,为此给予相应措施:①规定每周三下午为固定维护时间,使患者在固定时间内有专人维护。②随时发现穿刺部位及贴膜异常,及时维护。③由静疗专科护士检查临床导管维护规范情况,及时发现缺陷并做好讨论、分析及改进措施。

效果评价:2014年1-3月收治PICC置管患者41人,由于患者出现心慌气短、颈部疼痛拔管1人。非预期性拔管的不良事件率=非预期性拔管人数/置管总人数×100%=1/41×100%≈2.44%。

结果

有形成果:从QCC前致PICC非预期性拔管不良事件率的7.94%降低到现在的2.44%。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2.44-7.94)/(2.3-7.94)× 100%=5.5/5.64× 100%= 97.5%;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 100%=(7.94-2.44)/7.94×100%=69.26%。

无形成果: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有一定提高,全体圈员对QCC认识和运用能力、制度执行力有明显提升。

讨论

QCC活动降低了PICC非预期性拔管不良事件率:PICC维护不当将会产生系列并发症,会增加非预期性拔管率,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因此,PICC维护尤为重要,临床护理工作中降低致PICC非预期性拔管不良事件率,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QCC活动,通过协同作用,分析问题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和效果评价等,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3]。本次QCC活动中,我们将致PICC非预期性拔管不良事件率从改善前的7.94%降低到2.44%,目标达标率97.5%,进步率69.72%。

QCC活动明显提升了护士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通过本次QCC活动,圈员们通过自学QCC手法并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并开展自下而上的管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制定出细化的PICC导管置管流程和维护流程并应用于全院各病区,使护士有章可循。

开展QQC活动提高了护士集体凝聚力:QQC活动是团体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采用各种质量控制手法,全员参加,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维持、改善。头脑风暴法可以提高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使问题得到改善。经过QCC,圈成员的积极性、责任感、快乐感、和谐程度、凝聚力都有进步,提高了集体凝聚力[5]。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

[2]赵林芳,王雅萍.上腔静脉综合征致PICC非预期性拔管的护理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11,12(8):234-235.

[3]陈燕,任广丽,任星峰.品管圈活动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成效[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7):75-76.

[4]刘悦新,张婷婷,刘美玲,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出院患儿PICC维护合格率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9):74.

[5]张月芳,刘晓君,张平.精神科危重患者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1(16).

监测血糖不能“凭感觉”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患者普遍对血糖监测的重视程度不够。内分泌代谢科专家包玉倩指出,糖尿病人要重视并学会自我监测血糖。

1.自我监测有啥好处:“多数糖尿病患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一些高风险人群往往忽视自我血糖监测;一些老病患,又总是凭感觉来判断自己血糖的高低,对他们来说,血糖值不是数字,而是一个馒头、一碗面条;还有些患者,自以为病情稳定,两三个月乃至半年才测一次血糖……”包玉倩指出,影响血糖的因素很多,如运动、情绪、家庭关系等,仅凭感觉来“毛估估”会产生较大的偏差。

其实,血糖的自我监测并不难,它的意义却很重要。血糖监测不仅有助于患者了解自身血糖状况与波动,而且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与运动指导、药物调整。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监测尤其重要,可以依据血糖变化,适时调整胰岛素的剂型、剂量,优化治疗方案。规律地进行自我监测血糖还能预防和发现低血糖,特别是无症状性低血糖。

2.血糖应该怎么测:在家自测血糖,指尖毛细血管监测是理想的办法。测血糖的时间点也有讲究。包玉倩介绍说,一般住院病人需1天测7次,因为此类病人大多血糖过高或不稳定,需在短时间内加以控制。但老年人总体以居家为主,生活比较有规律,平时在家测血糖,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点:空腹、早饭后2小时、午饭后2小时、晚饭后2小时及睡前。当病情稳定或血糖控制达标时,可每天或隔天测1次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剧烈运动前后、情绪波动以及自我感觉不适时,均需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同时,包玉倩还强调,血糖监测的方法除了血糖测定外,还有动态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等。各种监测方法侧重不同,不能互相替代。

3.你会用血糖仪吗:包玉倩主任还在现场和大家分享了血糖仪的选择和使用经验。她说,购买血糖仪不必买贵的,有基本功能即可,患者可选择比较知名公司的产品,因其仪器及配套的试纸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障。

“需强调的是,采血前要洗净双手;水肿或感染部位不能采血;刺皮后勿加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样;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结果;血糖试纸必须保存在干燥环境,尽可能地选择有独立包装的试纸……”包玉倩认为,尽管血糖仪测得的数据与标准的静脉血糖测定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仍不失为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理想工具,只要正确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一定能提高自我血糖监测的准确性,使自己的病情控制得更理想。

(据www.news.cn)

Effect of applications QCC reduce non-expected extubation rate of PICC

Jiao Pinlian,Wang Jun,Zhang Yu,Zhuo Qinqin,Wang Aiqin,Wang Lijuan,Wu Liting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the First Hosp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in Gansu Province 730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CC reduce non-expected extubation rate of PICC.Methods:To carry out QCC activities on the PICC non-expected extubation adverse events should be analyzed,set goals,formulate measures and implement,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QCC and PICC non-expected rate of adverse events.Results:After QCC activities cause non-expected extubation PICC rate was 2.44%,7.94%before the QCC activities.Conclusion:QCC activity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of the PICC non-expected extubation,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nursing care in the sense of participation and enthusiasm.

QCC,PICC,Non-expected extubation

10.3969/j.issn.1007-614x.2015.33.99

猜你喜欢

品管圈预期导管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