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花楸活性成分季节变化研究
2015-02-27柴军红宛春雷郝经纬孙雪芳
柴军红,宛春雷,郝经纬,孙雪芳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百花花楸活性成分季节变化研究
柴军红,宛春雷,郝经纬,孙雪芳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研究百花花楸活性成分季节变化,以期为百花花楸活性成分药用价值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以百花花楸不同季节枝、叶、果为原料,采用化学系统鉴别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总黄酮、总多糖、总萜进行定量。百花花楸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有一定区别,主要在皂苷、蒽醌、及甾醇类;随季节总黄酮、总多糖及总萜有一定变化,一般来说7、8、9月为最佳采摘季节。百花花楸活性成分季节变化较为明显,且常见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尤其果实和叶,有一定食用及药用价值。
百花花楸;活性成分;季节变化
花楸(Sorbuspohuashanensis)为蔷薇科(Roseceae)花楸属植物,常用于治疗肺结核、哮喘、咳嗽、胃痛等症。花楸叶中富含三萜类、甾醇类、黄酮类、胡萝卜烃类、二联苯类和木脂素类、生氰苷类、有机酸类、花楸酸及其苷类化合物[1-4],除以上各种化合物外,花楸属植物中还含有烷(醇)类,间苯三酚,D-山梨酸,氨基酸和维生素C[5-7]等成分。其中黄酮类、萜类、多糖是主要活性物质。药理作用上表现为有强抗氧化、抗癌、抗辐射和止咳平喘等[6-10]作用,因而引起国内外的研究和关注,但是无论作为食用或药用,对其采摘季节研究较少,尤其是其活性成分随季节变化研究就更少了,为此本文从花楸树不同季节入手,对花楸的叶,茎,果利用系统鉴别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11-12]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以期为花楸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牡丹江产花楸(经牡丹江师范学院曲秀春教授鉴定为百花花楸Sorbuspohuashanensis(Hance) Hedl,标本现存于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学院标本室)为原料,在不同季节采摘花楸的叶,茎,果,阴干,粉碎作为实验材料。以黄酮类、萜类、多糖为主要定量指标,采用系统鉴别法进行成分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苯酚(AR)、浓硫酸(AR)、葡萄糖(AR,沈阳试剂三厂)、工业酒精(98%)、活性碳、Savage试剂,芦丁标准品>99%(贵州迪大生物技术公司),甲醇(AR)三氯甲烷(AR),盐酸(AR,沈阳试剂三厂),熊果酸标准品>98%(中国生物制剂公司,HPLC级),硫酸铜(AR),香草醛(AR,辽宁世星药化),高氯酸(AR),硼酸溶液(AR),三氯化铁(AR),氨水(AR),明胶,醋酸镁(AR), 茚三酮(AR,沈阳试剂三厂),酒石酸钾钠(AR,沈阳试剂三厂),溴酚蓝(AR),硅钨酸(AR,沈阳试剂三厂),碘(AR,辽宁世星药化),碘化钾,鞣酸(AR,沈阳试剂三厂),醋酐(AR,沈阳试剂三厂),三氯醋酸(AR,辽宁世星药化)等,以上未标出试剂为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
1.2 仪器与设备
HH-6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友联仪器研究所),FZ102植物粉碎机(天津泰斯特仪器公司),UV-20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立),PHS-25型PH计(上海雷磁),BS214D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RE-52AA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SL-2010N超声波萃取装置(南京顺流)等。
1.3 方法(系统化学检测方法)
中草药所含化学成分均为多类的混合物,分析时常常互相干扰,不易得到正确结果。因此需根据中草药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溶解度、酸碱度、极性等理化性质,再用各类成分的鉴别反应加以鉴别。本文主要采用一些经典的化学鉴别法[2],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的鉴别采用:双缩脲反应,茚三酮法;糖、多糖的检测采用:Molish紫环反应,Fehling反应等。预试溶液的制备如下:
水提取液的制备:分别称取不同时期花楸不同部位的干粉5g,加入100mL蒸馏水,80℃下水浴提取1h,过滤,用于测定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单糖、多糖、皂苷、酚类、鞣质等成分。
乙醇提取液的制备:分别称取不同时期花楸不同部位的干粉5g,加入100mL 75%乙醇,85℃下水浴回流提取2h,过滤,用于测定类黄酮、蒽醌、香豆素、萜类、内酯、甾体化合物等成分。
乙醚提取液的制备:分别称取不同时期花楸不同部位的干粉5g,加入50mL乙醚,超声波处理20min,滤液加活性炭脱色,浓缩,用于测定内脂、油脂和挥发油等成分。
以上所得滤液,分别进行鉴别不同时期花楸不同部位是否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类、酚类、有机酸、黄酮类、生物碱、强心苷、挥发油、蒽醌、萜类(皂苷)、植物甾醇等,其结果见表1。
1.4 活性成分测定方法
1.4.1 总黄酮测定方法。本文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法[13]。样品含量测定,以70%乙醇作为提取剂,超声波处理30min,温度70℃,功率200W,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原体积1/10,取50%乙醇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移取1mL母液于25mL比色管依据前法测定含量,结果见图1。
1.4.2 多糖测定方法。本文采用硫酸-苯酚法[14]测定多糖含量。样品含量测定以30%乙醇作为提取剂,超声波处理30min,温度80℃,功率100W,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1/10,加入乙醇沉淀过夜,离心,Savage试剂除蛋白,溶解并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移取2mL母液于25mL比色管依据前法测定含量,结果见图2。
1.4.3 萜类测定方法。此外花楸富含萜类化合物,所以将萜类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之一,本文采用5%香草醛-冰乙酸和高氯酸为显色法[15]。样品含量测定以氯仿为提取剂,回流提取2h,浓缩至原体积1/10,取氯仿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移取1mL母液于25mL比色管依据香草醛-冰乙酸和高氯酸法测定含量,结果见图2。
2 结果与分析
2.1 系统化学检测方法结果
本文主要针对7、8月份所采摘的枝、叶、果进行以上实验。其结果表明,花楸树的不同部位其活性成分有一定区别,主要是皂苷及蒽醌类化合物,枝含有皂苷,有可能是萜类皂苷,叶中有可能含有,果实中不含有;此外枝中含有蒽醌类,有可能是大黄素类,枝、叶则不含有;8月的果实中有甾醇反应,估计为谷甾醇。其中黄酮、有机酸、生物碱、多糖、萜等为大家共有成分。为了进一步研究成分季节变化,选取相对含量较大黄酮、多糖、萜主要成分进行进一步讨论。
表1 化学成分系统预试结果
注:“+”代表该部位含有相应的化学成分;“-”代表该部位不含有相应的化学成分。
2.2 活性成分标准曲线
2.2.1 黄酮标准曲线
依据1.4.1方法建立标准曲线,芦丁对照品在0.11~0.67mg/mL,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0.573x+0.0168,R2=0.9992。
2.2.2 多糖标准曲线
依据1.4.2方法建立标准曲线,葡萄糖在2.336~23.356μg/mL,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0.0175x+0.0176 ,R2=0.9993。
2.2.3 萜类标准曲线
依据1.4.3 方法建立标准曲线,熊果酸对照品在10~6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338x+0.0271,R2=0.9994。
2.3 活性成分测定结果
2.3.1 总黄酮季节变化
图1 总黄酮季节变化结果
2.3.2 多糖季节变化
图2 多糖季节变化结果
2.3.3 总萜季节变化
图3 总萜季节变化结果
2.4 分析
本文通过系统性实验及定量实验结果显示:花楸不同部位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且随着季节明显呈现一定规律性差异,这可能与东北地区气候有明显关系。牡丹江地区每年3~4份基本植物才开始发芽,10月份后生长将会变得缓慢,昼夜温差大,很大程度上影响植物的次生代谢。
本文仅仅做了初步研究,发现本地百花花楸果实、叶与枝的活性具有一定的区别,且随着季节变化,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笔者认为这可能与植物种属有密切关系,如:多糖、黄酮一般来说主要集中在果实或叶中,尤其蔷薇科[16],加上地域气候特点,在7、8、9月易出现高温天气,这尤其利于黄酮积累,其他成分由于有温差大所以有利用多糖、萜、有机酸转化积累。
3 结论
百花花楸活性成分季节变化较为明显,且常见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尤其果实和叶,存在将其开发成保健品或药用材料潜质。百花花楸作为园林用树,广泛分布在东北很多地区,资源丰富,且活性成分明确,有好的开发潜力。
[1]于民,李铣.花楸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5):364-366.
[2]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M].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12.
[3]肖崇厚. 中药化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23-374.
[4]孙启时. 药用植物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13-217.
[5]赵垦田,刘伟铭,赵鑫.花楸果皮色素研究初报[J].中国林副特产,2007(5):27-28.
[6]李迪民.陈坚.天山花楸水提取液药理学研究[J].中草药,1995,26(6):302-304.
[7]李迪民,陈坚.天山花楸醇提取物药理学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1999,14(1):14-15.
[8]白洁,王艳梅.天山花楸全株抑菌作用的比较[J].食品科学, 2007, 28(9): 125-127.
[9]付伟,刘婷,杨彩玉,等. 天山花楸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 26(2): 251-254.
[10]陈坚,王岩. 天山花揪水提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研究, 2001, 7(增刊1): 45-46.
[11]芮呜,唐辉,王鲁石.天山花楸叶中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3038-3039.
[12]程伟,帕提古丽·马合木提. 天山花楸不同部位萜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11,32(6):29-31.
[13]旷春桃,李湘洲,汪玉霞,等.大叶冬青叶中总黄酮测定方法和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6):49-51.
[14]孟玲,王兰英,梁大勇,等.桦褐孔菌多糖测定方法的比较[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4):108-111.
[15]高茗,胡玉霞,余启荣,等. UV-Vis法测定灵丹草油中总萜类含量[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1,25(1):60-62.
[16]罗集鹏,曾令杰.生药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13-117.
Study on Active Component ofSorbuspohuashanensisin Different Seasons
Chai Junhong1, Wan Chunlei,Hao Jingwei, Sun Xuefa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Mudanjiang,Heilingjiang 157011)
Study on active component ofSorbuspohuashanensisin different seasons. it is expected to be promoted to active ingredients ofSorbuspohuashanensis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branch、leaves and fruit ofSorbuspohuashanensiswas used as raw material, Using the preliminary test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polysaccharides, total terpene by UV-Vis.There is certain difference in active component in Various Organs ofSorbuspohuashanensis. such as saponins,anthraquinone and sterol. There is certain change of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polysaccharides, total terpene in different seasons, Optimally picking in July, Aug and Sept. active component ofSorbuspohuashanensishave obvious seasonal variation, the content active component is higher, In particular, fruit and leaves, there are certain edible and medicinal value.
Sorbuspohuashanensis;Active component;The seasonal change
2014-11-06
牡丹江师范学院青年学术骨干资助计划项目(G201211);牡丹江师范学院制药工程人才培养项目(2013JCZX0063;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MSY12XCbx075)
柴军红:(1982-),男,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天然产物的分离及应用研究,E-mail:swxcjh@126.com。
TQ460.1 S567.9
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5.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