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微信移动学习平台的应用探索①

2015-02-27李德奇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实验组微信对照组

李德奇(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微信移动学习平台的应用探索①

李德奇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 要:高等教育业已到了需要进行关键和技术层面的全方位改革的时段,而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这就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应当针对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调整。信息化是当前社会的主流发展趋势,因而高等教育也必然要在信息化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移动学习是适应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的一种非常优秀的学习模式,高校应当大力推广移动学习从而实现高等教育进一步的信息化发展。该文以微信这一即时信息交流软件为例,来分析了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微信来实现信息化的移动学习的可行性,并提出应当进行试点研究,从而为高等教育移动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关键词:微信移动学习大学体育信息化

1 研究目的

通过教学实验来验证微信平台在提升大学生体育选修课学习兴趣方面的效果;通过教学实验来验证微信平台对学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学习效率的影响;通过教学实验来验证微信平台在提高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合作意识的效果。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以及越秀外国语学院图书馆中的搜索查询,一共获得了近20篇相关文献资料,并通过对任务型教学和合作学习等学习策略的认真学习,构建起了该文的基本研究框架。

通过在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图书馆及电子阅览室进行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的查阅,获得相关类目的文献资料10余篇,同时自己对移动学习和微信平台等关键性技术资料进行认真地分析阅读,从而建立起该文强大的理论基础。

2.2问卷调查法

笔者针对实验的要求,根据相关的理论和资料设计了主题为“微信平台在大学生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参与实验的两个班共30名大学生进行发放,回收率为100%,问卷总数共30份,有效率为100%。

2.3专家访谈法

笔者根据实验的主题,相应地走访了浙江大学体育系的相关专家教授,同时与自己在浙江大学就读硕士学位的同学进行探讨,并听取了笔者所在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体育部的领导和同事的宝贵意见,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两次修改。

表1 对通过微信平台来验证其对学习兴趣的初步调查结果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学习兴趣得分表

2.4教学实验法

实验对象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2013级选修乒乓球班的男生,总数为30人。按照实验要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每组分别为15人。实验组的学生被要求每人都是用智能手机并安装微信软件,而对照组的学生则不作此要求。在课程安排和学习方面,实验组的学生是在课上分组教学之外还要通过微信平台来接受教师发送的课程信息和教学资料包括语音文字图片和视频,而对照组的学生则是仅仅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课上现场教学。实验组的学生在接收到教师所发布的信息和资料之后,需要以分组的方式来进行自主学习。

2.5数理统计法

在整个选修课程结束之后,对于学生本学期成绩的变化以及发放的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应用微信平台在提升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分析

笔者对于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相应的课程安排,通过微信平台来有机地统一了实验班学生课上课下的学习情况,以信息公布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为主要手段来开展实验。在课前预习阶段,笔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来发布相应的课程信息,其中包括授课的时间地点以及课堂即将教授的内容,学生则通过回复信息来保证信息确实已经接受到,在实验过程中为了解决学生个人ID混乱的情况,笔者给每一个实验班的学生都发布了一个特殊的二维码图片作为个人识别标识,学生必须以此图片进行回复来确认自己收到了信息。在课堂教学阶段,笔者也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实验组的学生是基于其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来进行自由结合分组学习的,而对照组的学生则仅仅是接受了教师的示范性教学和少量的个人指导教学。实验组的学生被允许通过手机拍摄视频来作为分组学习的依据,并起通过小组讨论之后来选取一段拍摄效果最好最完整的视频进行整

个小组的模仿学习。在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学生首先是通过微信交流进行小组讨论,比较难的问题则是通过给教师发送微信信息来获得解决。在下课之后,实验组的学生被要求通过微信平台来发送自己应当完成的作业,作业内容以文字形式的理论作业和视频形式的训练任务为主,教师通过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来接受学生发送的作业并且给与相应的指导和评价,对于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则通过特别的视频语音讲解来进行发送。

在完成了教学实验之后,笔者首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改变进行了分析,主要以到课率,作业完成率以及学生满意率为主要参考指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的数据显示,经过教学实验之后实验组额对照组在完成教学任务的结果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实验班由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事先非常好地了解到授课时间地点,从而保证了满勤,而对照班则由于班干部传达不够及时以及课程调整的原因,有少量学生未能及时到课;同时由于学生对于微信平台的热衷,因而其作业完成的积极性相对于对照组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所有实验组的学生都按时地上交了课后作业,而对照组学生则由于上课时间紧张以及课下无法与教师沟通等原因,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并未能及时完成作业,只能在下次课堂上进行短时间的演示来弥补;另外在学生满意率方面,实验组的学生也是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之所以未能有100%的满意率是由于教师因为个人原因未能及时回复,使得学生有一定的不满意情绪,但是整体上还是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学生。

在表1的宏观把握的基础上,笔者同时又对学生学习兴趣相关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析。

表2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兴趣得分方面实验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的T值检验结果P=0.005因而小于0.01。而在对于兴趣的影响因素上的调查结果则表明,参与程度的改变是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主要因素,参与性方面P值小于0.001。

上述两个表格中的数据显示,两个小组在试验之后的学习兴趣方面有了明显的差异,从调查问卷的得知,实验组的学生由于采用了微信的手段作为课堂教学以及课下作业上交的方式,因而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由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作业,因而也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大大增强了,多数受访的实验组学生均表示加入了微信平台的体育课程变得非常有趣,希望以后的课程能够延续这样的教学方式,而对照组的学生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由此可见通过微信平台来进行体育教学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成绩来看,参与实验组的学生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最少也有12%的分数提升,而且不及格率降为了0,这也表明教学质量有了相应的改善。

3.2应用微信平台对打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

微信特别是其中的微信公众平台是一款非常好的互联网应用,能够使大学体育教学信息化有着非常大程度的提高。微信软件本身是免费的,而且是跨平台的,智能手机只要安装了微信应用就可以使用微信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只需要付出少量的流量费用,就能够构成一个成本低廉的移动学习平台。同时微信拥有非常大的客户资源,从而实现了能够在广阔的领域上进行移动学习的可能性,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平台或者台式电脑将教育资源上传或者共享至微信平台,就可以使广大学生通过使用教育教学资源进行移动学习。微信平台所具备的互动式交流能力是传统教育教学多媒体和网络设备所不具备的。在当前较快的生活节奏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无法抽出连续的时间进行个体对个体的单独沟通和辅导学习。而微信提供了一个实时的聊天环境,能够快速的推送消息以及其他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源,使得学习者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向教师进行提问也加快了教师对于学习者所提问的反馈的响应速度。微信平台的分享功能是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实时的共享,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各种学习的注意事项进行推送,从而使得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了广泛的信息共享和良好的信息沟通。微信平台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并不是一个数据库式的学习资源库,而是一个整合整个互联网学习资源的平台,使得学生能够在共享各种资源的前提下提高学习的效果。

3.3应用微信平台在提高大学生体育课堂上的合作意识的效果分析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在于进行乒乓球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会非常自觉地使用微信进行相互交流,

这也是微信这一即时通讯软件的便利所在,学生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发布自己的学习和训练视频来听取其他同学的评价,而另一种则是通过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里来获得别人的评价。这无疑体现了强大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实验组的学生是通过对自己的技术动作的视频录像来作为相互交流的基础的,而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平台上其他同学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发布自己的视频进行比对分析,因而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因此很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彼此之间进行善意的提醒和互动,从而共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而相较之下的对照班的学生,由于缺乏即时互动的手段,因而主要是以个体面向教师的形式为主,很少彼此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其时间和频率都远远低于实验组。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在经过教学实验之后,学生由于使用了微信平台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方便的沟通手段,因而其对于乒乓球体育课程教学的兴趣以及学习的效率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学生愿意参与的心态也变得更加强了,这使得对于体育课程教学来说,能够更好地实现其目标和任务。同时通过对微信平台的使用,课堂教学的时间也被拓展了很多,空间上不再局限于教学场地智商,学生通过互动以及与教师的沟通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同时微信平台的使用能够极大地便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通过分享来实现合作学习,从而明显地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4.2建议

首先,当前使用微信作为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的主要平台,仍然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移动终端的普及率还相对较低,2012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了其他功能手机,但是这意味着仍有一半左右的用户,无法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移动学习。同时移动网络的覆盖率依然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在某些区域,由于偏离移动发射基站,导致移动互联网的速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因而应当据此进行改进。

其次,学生在学习中所使用的各种学习资源并非针对移动设备优化,因而时常会出现兼容的问题。虽然微信是一个网络资源的优秀共享传播平台,但是在未来可预期的移动学习过程中,依然需要各种改良和优化,使其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并且针对庞大的用户群体,进行非常方便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传播。笔者在此也建议国内学校应当开展更大规模的以微信为平台的大学体育信息化移动学习试点,从而为日后专门移动学习平台的推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成林.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2-19.

[2]时荣.移动学习的发展和应用状况综述[J].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2012(12):177-178.

[3]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78-81.

[4]王威达.构建教学资源平台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10):25-27.

[5]董坤坤.基于LMA软件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9(6):76-78.

[6]方海光.基于学习对象化的移动学习资源自适应引擎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7):51-55.

[7]王珍珍.基于Flash Lite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4):102-104,89.

作者简介:李德奇(1975,2—),山东寿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

课题来源:①2014年绍兴市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课题立项项目。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a)-0001-02

猜你喜欢

实验组微信对照组
miR-155在过氧化氢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靶向SIRT1调控机制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微信
抗螨高产蜂种“北京一号”
8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