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动态多期扫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5-02-26刘延华
刘延华
(山东省单县人民医院,山东 单县 274300)
肝癌是癌症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一种,尤其是原发性肝癌,而近年来肝癌的疾病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但肝癌早期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所以临床早期诊断的检出率较低,而疾病发展中后期的有效治疗方法较少,从而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在临床诊断技术与医学手段不断进步的支持下,影像学技术也逐渐发展完善,仪器精密程度快速提高,临床诊断中的检出率也不断上升。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一次造影即可获得多期图像的优点,能够有效提高肝细胞癌的早期检出率[2]。本次临床研究对肝细胞癌患者的螺旋CT动态多期扫描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早期肝癌的有效诊断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83例,均在入院后行螺旋CT扫描,并行穿刺病理学诊断确诊。83例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 34 例,年龄 41~74 岁,平均(62.8±8.6)岁。所有患者均存在肝脏占位性病变,其中54例患者AFP检验为阳性。以Child对患者肝癌进行分级,51例为A级,32例为B级。
1.2 检验仪器与方法:仪器选择为德国GE Hispeed CT/e螺旋CT。所有患者均在检查开始前禁食禁饮6h,且均行碘过敏反应试验为阴性。在螺旋CT扫描前30min口服浓度为2%的泛影葡胺400mL,在开始检查前再次口服泛影葡胺400mL。患者体位选择为仰卧位,扫描范围为膈顶部向下延伸至肝脏下缘。以螺旋CT仪器配置的高压注射器为患者注射造影剂,给药途径为前臂静脉,剂量为100mL,推注速度设定为3mL/s,螺旋扫描3次,分别为动脉期、门脉期与延迟期,动脉期延迟扫描时间为27s,门脉期延迟扫描时间为60s,延迟期延迟扫描时间为180~240s。
1.3 观察指标[3]:对患者肝细胞癌CT扫描中平扫模式与多期扫描模式的病灶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患者病变的分布、大小以及形态与密度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扫描模式的检出率:本组病例CT扫描中平扫与多期扫描的病灶检出率,见表1。螺旋CT平扫模式共发现病灶41例,所占比例为49.40%;多期扫描模式中动脉期检出率为97.59%,门静脉期检出率为80.72%,延迟期检出率为90.36%,均相比平扫模式显著提高(χ2动脉期=39.2612,χ2门静脉期=12.2055,χ2延迟期=28.5543,P<0.05)。
表1 肝细胞癌患者CT扫描中平扫与多期扫描的病灶检出率
2.2 病灶分布与尺寸:本组患者中7例患者为弥漫性分布病灶,病灶数量较多且大小不等。其余76例患者共发现病灶94个,单发病灶54例,2个病灶患者18例,3个病灶患者4例。病灶分布位置为肝左叶的患者24例,病灶分布肝右叶的患者43例,左右也同时分布的为16例。单个病灶最大径为2.4~14.6cm。
2.3 病变的形态与密度:CT平扫发现病灶52个,图像表现为低密度或以低密度为主,7个病灶由于弥漫性的特点表现为多发且大小不等的低密度阴影,其余42个病灶表现为等密度信号,而平扫模式未能发现。增强动脉期扫描中81例患者病灶表现为明显的高密度信号,其余2例患者病灶未发现强化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信号。门静脉期67例患者病灶表现为低密度信号或以低密度信号为主,11例病灶表现为等密度信号,5例患者病灶为高密度信号。延迟期扫描中75例病灶表现为低密度信号,其余8例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信号,低密度信号的变化大部分表现“速升速降”的特征。
3 讨论
我国是世界各国中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的国家,而肝癌是我国癌症中较为常见的,肝癌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就是肝细胞癌。肝细胞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所占的比例为第三位,其中最常见的是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较差,死亡率也较高[4]。肝细胞癌患者中的50%~90%可能合并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中30%~50%的患者会并发肝细胞癌[5]。肝细胞癌多见男性患者,经统计容易发病的年龄为30~60岁。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肝细胞癌很可能累及门静脉以及肝静脉,引发血管内部的癌栓塞或肝内外的血流转移;也可能累及胆管,而导致梗阻性黄疸的发生;如果累及淋巴系统转移,就可能引发肝门及腹主动脉或腔静脉旁等处淋巴结增大;在疾病发展晚期,还可能转移至肺部、肾脏以及肾上腺与骨骼系统[6]。
在临床医学与影像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影像学诊断的精密度不断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也不断升高。肝癌的影像学诊断方式比较丰富,腹部B型超声、螺旋CT平扫以及多起增强扫描均能够有效发现病灶,为肝细胞癌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判断依据。而螺旋CT扫描在临床应用不断增加,能够较为准确的反应肝细胞癌的血液供应情况[7]。常规CT扫描中扫描速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扫描的时间也较长,对肝脏增强扫描的动脉期捕捉较为困难,增加了病灶定性诊断的难度。而螺旋CT扫描的速度较快,能够在患者一次屏气过程中完成对肝脏病灶可疑区域的冰层扫描过程,有效排除了胃肠蠕动与呼吸过程带来伪信号的干扰,所以能够有效提高图像的质量,改进影像学诊断的效果。而螺旋CT扫描过程中,根据造影剂在肝脏内部的动态循环过程将其分为动脉期、门静脉期以及延迟期。因此在造影剂注射之后的血管最佳强化期内进行扫描,同时以诊断的具体需要选择不同时期的延迟扫描,能够有效强化血管情况的显示结果。
常规扫描模式相比增强扫描模式,通常情况下只能观察到肝脏循环的门静脉期或延迟期的CT表现,肿瘤的具体表现为不规则强化,对比增强密度的信号通常相比周围正常的肝脏细胞密度较低。而已经坏死液化的更低密度区则不强化,本次临床研究中,平扫的病灶检出率为49.40%,信号的主要表现为低密度或以低密度信号为主。螺旋CT扫描中动态多期对比增强扫描的研究较多,通过观察、研究肿瘤的血流动态过程,对增加癌灶检出率有重大临床意义。经临床研究,注射造影剂后之后的20~30s内扫描,获得图像为动脉期的CT图像,此时,门静脉供血为主的肝脏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对比增强信号,比例约占75%,而供血血管主要为肝动脉的肝癌病灶则能够出现较为明显的斑片状、结节状早期增强信号,从平扫的低密度变为高密度肿块,CT值迅速达到峰值[8]。本次研究中,动脉期肝癌病灶的检出率为97.59%,绝大部分的肝细胞癌已经能够诊断出,而信号的主要特点也是明显的高密度,与其他临床研究的特点一致。而注射造影剂之后的50~60s进行扫描所获得的图像为门静脉期的CT图像,肿瘤对比增强密度迅速下降,本次研究中门静脉期的信号特点转为低密度或低密度为主,病灶检出率为80.72%,相比动脉期的检出率较低,但仍然显著高于CT平扫模式。造影剂注射后延迟至110~120s的扫描图像为延迟期的CT图像,此时肝实质对比增强密度升高,由于肝实质增强密度持续上升而肝癌增强密度持续下降,肿瘤密度又回到原来的低密度状态。如在动态CT图像上分别测定CT值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可见肝癌的时间密度曲线呈速升速降型,反映肿瘤内造影剂“快迸快出”的特点,这一点与本次研究一致。
[1] 陈卫霞,闵鹏秋,宋彬,等.肝细胞癌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表现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4):247~252.
[2] 陈卫霞,闵鹏秋,周翔平,等.肝细胞癌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边缘强化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2):152-156.
[3] 王镇,王德阳,邢曜耀,等.肝细胞癌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188~1189.
[4] 张杰,卜庆丰.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原发性小肝细胞癌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4(4):307~309.
[5] 费家勇,陈忠伟,兰宝森,等.螺旋CT多时相扫描鉴别诊断肝细胞癌和血管瘤[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4(2):115~118.
[6] 黄斌.螺旋CT和DSA诊断肝细胞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及癌栓的诊断对照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7(2):127~131.
[7] 丁可,刘满荣,杨新官,等.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平扫为等密度的肝细胞癌的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11):1685~1688.
[8] 周永红,王滨,乔慧洁,等.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螺旋CT增强差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4):50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