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走基层”看新闻语态的转型升级

2015-02-26张恒锋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2期
关键词:语态电视新闻基层

张恒锋

(作者单位:福建宁德电视台)

从“走基层”看新闻语态的转型升级

张恒锋

(作者单位:福建宁德电视台)

四年前,中央决定在全国的新闻媒体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由此诞生了一系列“走基层”的报道。“走基层”的系列报道改变了电视新闻以往“联播体”和“宣传体”的语态,让新闻回归事实本身,以有温度和讲故事的方式,呈现新闻的人文关怀,重塑了主流媒体的形象,完成了一次危机中的自我救赎。

电视新闻;“走转改”;讲故事;形象树立

1 从形式到新闻语态的转变。

从2011年开始,中宣部就决定在全国各级新闻媒体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一些被冠以“走基层”标签的系列报道随即在全国铺开。这些报道大都以关注老百姓的生存状态、表现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真善美的优秀品德为主要内容。节目以讲故事的方式和纪实化的手法把主要人物以及事件的进展、冲突如实展现,记者则以“平视”的态度记录“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他们深入基层,在艰苦的环境中,体验乡村教师、矿工、留守儿童、环卫工人和边防民警等特殊职业的生活,去记录身边的感动,放大生活中的美好。

这是一种迥异于以往新闻报道方法的新路子,过去的资讯报道讲究的是新闻的信息量和时效性,秉承“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理念,强调新闻价值并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大众。最典型的就是一些突发事件以及政治财经类的报道,这类新闻按照固有的表现方式,结构简单,事实明了,既没有多余的“无关信息”,也拒绝过多的情感渲染。长期以来,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电视新闻媒体都是按照这样的模式来生产新闻,从这个角度来说,“走基层”事实上从另外的角度提供了一种做新闻的可能。

“走基层”系列报道注重记录的真实和情感的浓烈,从中可以看出整个新闻机构和记者所体现出来的新闻理念以及表现方式的改变。

第一,善于讲故事就是这类作品的最大特色,新闻就是故事,好新闻就是好听好看的故事,“走基层”播出的内容,几乎都是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如《皮里村蹲点日记》讲述了孩子们翻山越岭上学难的故事,《曹家巷拆迁日记》则讲述了居民圆了住房梦的故事,《杨立学讨薪记》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从多个侧面还原了农民工讨薪的艰难和基层干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做出的种种努力。

第二,“走基层”也推动着严肃节目《新闻联播》的节目形态和语言风格朝着更加平实的方向转变。记者设身处地与报道对象同甘共苦,用心体味平凡生活中的艰辛与困惑。《新闻联播》曾经拿出15分钟,围绕“只为多看你一眼”主题,报道了3个小故事:武警战士梁培峰15年值守海拔3 000多米的隧道,妻子带着孩子通过飘扬在车窗外的红围巾与丈夫“团圆”6秒;沈阳客运段列车长王玉梅70岁的父母在站台上见了女儿6分30秒;军嫂王琼走了8天7夜,终于和戍守边关的新婚丈夫团聚,该节目还大胆运用了流行音乐,极为贴切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014年元旦的《新闻联播》则出现了这样的解说词:“人们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这种极富亲和力并包含浓浓情感因素的语言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可以看到,在“走基层”的报道中,记者心怀诚意地以“融入者”的视角,关注社会的痛点、难点,并以小切口切入,用讲故事的方式展开,并适当渲染情感,不再像以往的新闻一样“声画两张皮”,而是镜头朝下,通过真心诚意的采访,展现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观念,立体还原人们的日常状态,语言上也少了原来常见的大话、官话、套话,带来了触碰人心的真实感。

2 从形式到电视语态的转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一系列的新闻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一些作品成了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电视台也因此提高了收视率,让观众重新回到了电视机前。那么,在长达近5年的时间里,“走基层”为什么能一直坚持下来,并且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的报道形式?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融合了观众的现实需求。应该说,“走基层”触碰到了全国电视媒体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痛处,萌发了一次所有媒体共同参与的觉醒和转型。电视新闻媒体的这个痛处就是长期以来的“宣传体”“联播体”等定式思维引起的僵化的新闻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带来了传播效果不断降低,观众的认可度也不断降低,尤其在网络时代多元化的话语空间里,这样的传播形态显得十分被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微博及一些门户网站迅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许多人从手机和网络上获得新闻和资讯,直接分流了传统电视的观众群,这使得传统的电视媒体必须有所改变。

当然,在一段时期里,电视媒体面对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显得应对不足,新闻生产过度地强调收视率,而不注重新闻本身的事实与客观,一些记者只关心新闻题材是否有“猛料”,希望吸引观众的眼球,制造所谓的轰动效应,这在无形中损害了新闻的公信力和可信度,使电视作为主流媒体的地位受到挑战。

在“走基层”的过程中,记者深入基层,去尝试着不同的人生体验,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了这份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新闻生产在内同层面上的转变。通过“走基层”,电视媒体重新找回了美誉度和公信力,完成了一次在公众面前证实自己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走基层”的实践隐含着电视新闻媒体重塑自身形象的努力,不仅是在危机来临的困境中找到的另一种做新闻的途径,更是在全媒体四面楚歌氛围中的有效应对。

3 在改变中树立自身形象

“走基层”作为报道形态的创新,也在悄然推动着新闻生产流程的转变,以往的新闻生产流程均强调一个字——快,记者必须及时到达现场,然后迅速发稿,包括后期图像的接收处理,都要讲究流畅快速。而“走基层”的报道则需要“慢功夫”,有时一个片子的跟踪拍摄往往需要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忠实记录,在前期工作中,对于选题的筛选和策划论证,都需要长时间的打磨。基于这样的工作机制,电视媒体的主管部门需要对采编团队进行重组和安排,重新制定相应的考评指标,保证记者能有充分的时间沉下心来,进行扎实的准备和深入地采访,以保证新闻的质量和水准。

当然,“走基层”不是仅仅只改变新闻生产的流程,更是电视台社会形象的重新塑造。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不仅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就沉淀多少真情,真情实意地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这是“走基层”的广告片,也被认为是中央电视台的整体形象广告。

同时,“走基层”活动中大量关注民生热点、关注普通人命运的报道,也一次次提升了央视新闻频道的正面形象。2012年10月20日的《新闻联播》播出了兄弟寻母的新闻,带有“寻人启事”的性质,引发了观众的普遍关注,这种带着温度的报道强化了央视的美誉度和正面形象。同样,“开往春天的校车”“只为多看你一眼”“最美乡村医生”“最美孝心少年”等系列报道也起到了同样的效果,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构建了中央媒体的正面形象,得到了观众的充分肯定和赞赏。

4 结语

由中央高层直接发起而各级媒体自觉参与的“走转改”活动,完成了一次新闻理念上的转型,被全国各级媒体普遍认同和广泛实践,并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新闻形态,使新闻节目又成为了中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节目,带给了观众更好的收视体验。

猜你喜欢

语态电视新闻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动词的时态与语态题这样得高分
走基层
电视新闻编排的艺术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动词的时态、语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