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多角度分析
2015-02-26韩玉红城市晚报吉林长春130033
韩玉红(城市晚报,吉林 长春. 130033)
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多角度分析
韩玉红
(城市晚报,吉林 长春. 130033)
摘 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传媒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进入到了一个数字的时代。在这中间,快速发展的体育时代不可避免的到来。新媒体时代不仅使得新媒体不断面临着压力,也使得体育新闻的教育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体育新闻的发展还没有跟上日益变化的媒体发展,在进行体育人才培养的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欠缺。本文通过对现阶段的体育新闻入手进行相关的介绍,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分析
技术的不断改进带来了新型的体育媒体发展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怎样适应新型的媒体发展要求,不断改进自身的发展方式,使得相关的体育新闻教育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体育新闻的相关概述
(1)体育新闻的发展。新闻界在进行过第三次革新以后,中国在传媒行业的变化较为显著,新闻媒体的数量明显增加。在这中间,体育媒体的增长较为显著。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不断地进行改进,体育观念深入人心。特别是在奥运会或者是一些国际赛事的烘托下,关心体育事业不仅仅是对体育事业本身的关注,还包括了民族和国家的荣誉。因此,在人们的经济条件不断进步的同时,人们关心体育的精力和时间也在不断地增加,促进了体育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体育新闻的不断传播。
(2)体育新闻的特征。体育新闻在报道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其报道的对象是体育活动,并把这种报道对象以新闻的形式表现出来。以竞技运动报道为主、休闲娱乐性、国际性、情感性是体育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鲜明特征。正是这些鲜明的特征吸引着受众,使越来越多的人关心体育新闻、观看体育新闻、参与体育新闻的互动。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最具有个性的东西往往最具有生命力。体育新闻要保持在受众中的形象,一是要了解受众对体育新闻不断变化的关注需求,更重要的是把握住体育新闻最鲜明的个性的特征,在这些特征上做好文章、做活文章,使体育新闻真正成为受众持久关注的热点,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服务,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服务,为推动体育事业、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现阶段国内体育新闻现状
(1)对于体育新闻专业的学生培养有所增加。我国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都设立了相关的专业对体育新闻专业进行培养。其培养的层次有很多,学校开设相关的专业也较多。因为体育新闻的兴起,国家也发现了现阶段在体育新闻相关专业的人才的缺乏,因而在各高校进行学科设立的时候也进行了相关的支持。这些支持不仅包括资金上的,还有师资力量方面的支持,使得高校有能力对体育新闻专业的学生进行大量的培养。
(2)培养方式涉及体育和新闻等多个方面。目前,各大高校在对体育新闻培养的时候,一般结合各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各种适应本校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在这其中较为突出的三种培养计划是:新闻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的培养计划。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把体育相关的知识贯穿到新闻专业的本身中去,使得其不仅仅单纯的掌握体育新闻方面的理论技巧,还要对相关的体育知识进行了解;应用型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培养计划,一般在进行实际理论学习的时候还有对实际的操作进行指导,达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还有就是全才培养,不仅把握对理论知识的培养,还有对实际操作的培养,使其能够胜任多方面的体育新闻的要求。
三、对现阶段我国体育新闻教育提出相关的建议
(1)更加的优化教学体系。在实际的体育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专业知识的培养,还要处理好综合性、复合性与专业特色相兼容的关系。体育新闻是以体育信息为传播对象,研究的是体育与社会之间的各种联系,只有弄清楚体育新闻传播与发展的规律及个性特征,才能真正理解体育新闻专业教育需要什么课程与内容。同时还要和国际进行交流与合作,在当前的体育媒体发展中,一般的重大赛事都是在国际的共同参赛中进行的,如果只是关注国内的一些体育新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要对国际中的一些新闻媒体采访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学习,以便使用于愈加频繁的国际体育新闻的交流与合作。
(2)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国际的交流日益频繁的条件下,对于人才的培养也不能仅限于专业,还要对技能进行培养。特别是要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对人才进行复合式的培养。不仅只是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培养,还要对交流沟通的能力和知识面进行掌控,让其不仅具备专业的体育新闻素养,还要有较为广泛的知识面,保证其本身能够应对日益国际化的体育媒体发展。因此,培养方案改革的重点是让培养目标、育人宗旨、教育理念等更加适合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应将“全媒体”复合型新闻人才作为培养的总要求,贯彻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找准新媒体时代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大胆尝试以媒介融合为主流的专业设置体系,从顶层设计上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优化。
(3)加强对实践的重视程度。新闻采访是一门实践非常重要的专业,因而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实践的掌握。相关的院校必须强化实践教育,使学生能够综合掌握摄影摄像、电子编辑、网络技术、采访、写作、编辑、主持等专业技能。院校应构建一体化的媒介融合实习实训平台,大幅增加实践实训课程,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应广泛联系各类媒体作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媒体实践机会;还应充分利用校报校刊、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校内资源,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在国际化的交流日益明显和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不仅是经济和文化交流全球化的需要,还是社会发展情况下新媒体不断进步的要求。因此,在进行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结合新阶段不断发展的社会现状,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流能力,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媒体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丁,肖焕禹.全媒体型体育新闻人才专业素质评估指标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44-49.
[2]马勇.对媒介融合时代体育新闻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新闻界,2012(7):77-80.
[3]张涛.体育新闻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分析[J].编辑之友,2012(3):63-64.
中图分类号:GG221100......
文献标志码:AA.......
文章编号:11667744--88888833(22001155)1166--00223377--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