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历史变迁看新闻评论话语权的变化——以“星期论文”和“大公快评”为例

2015-02-26薛阳阳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401331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话语权

薛阳阳(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从历史变迁看新闻评论话语权的变化
——以“星期论文”和“大公快评”为例

薛阳阳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摘 要: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纵观百年大公报,评论一直作为其重要特色随其发展变迁。本文对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星期论文”和当代大公网“大公快评”栏目进行比较,通过分析评论主体与话语权之间的关系,来窥探大公报百年评论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星期论文;大公快评;话语权;评论主体

话语权指个人或群体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在媒介中,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对于权力的理解,根据科尔曼为代表的“信任—权威”模式,权力只能存在于群体中,权力是个人基于利益的权衡由信任而出让对自身一定行动的控制所形成的外部管理约束机制,也就是说个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出让自身的一部分利益由他人掌控的一种社会行为。因此,话语权作为一种潜在的现实权力,更多地体现着一种社会关系。

一、“星期论文”与文人论政

“星期论文”是一个邀请学者、专家发表观点的精英论坛,被称为《大公报》的四大特色之一。[1]1934年由胡适首开先河,在“星期论文”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报纸文字应完全用白话》,从此这个栏目与时俱进,傅斯年、翁文灏、梁漱溟等社会名人先后为其撰文。为方便研究,本文以抗战爆发前大公报稳定发行的1934年1月~1937年7月间的“星期论文”作为文本进行分析。

《独立评论》是与“星期论文”同期存在的最富影响力的政论性刊物,以胡适为首的一批知识精英,借此刊物发表对政治的观点,形成“独立评论派”。因胡适负责早期星期论文的约稿,与其思想观点较为相近,长期保持联系与交流的独立评论派成员,便成为主要的约稿对象。

自1934年1月7日至1937年7月25日,《大公报》共刊载“星期论文”168篇,发文超过5篇的常客共有9人,在其89篇文中,“独立评论派”占到72(80.9%)篇。由此可见,“独立评论派”作为“星期论文”的评论主体,基本包揽了每期的文章。

胡适在所有作者中发文最多(25篇,占14.8%),故选其文章篇目为例,[2]对“星期论文”评论题材进行分析。在政治、思想、教育以及文化四个题材中,政治方面共有14篇,占其中56%,其他三方面分别为4篇、3篇和4篇。可见,以胡适为代表的“星期论文”知识精英热衷于议政,并各自从专长出发,对中国未来政治制度、思想教育积极建言献策,希望国家进步完善,实现民族复兴,为“星期论文”打上文人论政的烙印。

“星期论文”作者群受过良好教育,多位早年都出国留学,如萧公权、梁实秋、费孝通等,后在大学任教,有的还担任国民参政会参政议员,在文化与政治方面占据重要地位。作为当时的社会名流,其言论有较高社会影响力,即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话语权。

二、“大公快评”与网络时评

“大公快评”是《大公报》官网“大公网”言论板块下的独家时评栏目,盯紧热点、快速评论,以香港视角针对当天国内要闻或近期国际大事发表言论。“大公快评”没有固定发文时间,从2013年7月20日到2014年1月1日的166天中,“大公快评”共发表时评22篇,[3]按照题材可以分为时政、社会和国际三个类别,其中时政方面的评论共11篇,占总篇数的50%,社会方面占到8篇,国际方面只占到3篇。

从“大公快评”的评论队伍来看,发表时评的评论员共有9名,他们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媒体工作者。例如,木春山从事媒体研究、时政报道、热点评论工作近10年,主要负责国际重要事件的评论;陈国栋为《北京观察》栏目主要撰稿人,坚持理性、建设性,评析中国社会发展,主要关注国内政治人物的活动;陈群作为资深评论员,关注中国政治、军事、社会热点,长于分析局势变化,阐述社会变迁;辛忠2011年曾在光明网担任记者,以采写基层与民生新闻为主,后任大公网评论员,评论话题与社会热点相关;艾萨、宋敖与赵毅波是大公网记者,负责采写时政新闻,评论话题以时政为主。

网络新闻评论即网络媒介大众传播领域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或信息进行公益性的主观意见表达。[4]“大公快评”作为网络时评栏目,其内容基本涵盖了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其言论具有代表性。同时,评论主体之间有着较为明确的分工,且为经过专业训练的新闻从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时评的理性和深度。

三、话语权的变迁

(一)从“文人论政”到“专业评论”

从“星期论文”到“大公快评”,评论主体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星期论文”撰文的都是民国时代知名学者,他们并不都专门从事新闻事业,而是根据自身的专长,针对国家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论说,“星期论文”便是其在知识分子中间展示话语权的平台;“大公快评”的评论员均出身于新闻专业,长期工作在新闻采、写、编、评的岗位上,对其而言,评论成为一种专业技能,“大公快评”便是刊载其言论的网络载体。

(二)从“救亡图强”到“反映焦点”

“星期论文”168篇文章涉及的题材主要包括改变教育现状、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外交政策以及对国民政府经济文化的建议。可见,当时知识精英迫切希望通过公开言论将国家引向良性发展的道路,在其话语影响下,“救亡图强”成为时代主题。“大公快评”处在新媒体时代,公众已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他人话语的指挥,而是主动向社会发出声音,尤其当热点事件出现时,在“沉默的螺旋”的作用下,公众舆论往往会指向一个焦点,“大公快评”正是以此为关注点进行评论。

(三)从“独立批判”到“迎合大众”

作为“星期论文”主笔的专家学者,他们的言论对现实充满强烈的批判。例如,杨振声在《今日中国的明日教育》一文中用“我们需要的是勇敢与牺牲的精神,而国民富有的是怯懦与苟全的心理!”对国民劣根性进行批判,不迷信任何成见,用独立言论展现思考结果,达到这样效果的前提就是对话语权的掌控。“大公快评”则相反,其言论则更显得迎合大众。例如,艾萨在《别让无辜者成暴行和戾气的牺牲品》一文中,就京城“摔死女童”事件,再次提到“有人将戾气怪罪于社会急剧转型中的贫富差距等现象,称底层人群失去了太多机会,进阶无门,再加上家庭环境的影响”,迎合了大众对于当前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不满情绪,这也说明话语的中心已经转移到公众一边。

四、结语

从“星期论文”到“大公快评”,历史展示出两种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话语模式。民国时代,知名学者以“星期论文”为阵地表达言论,但在时局动荡不定和教育并不普及的情况下,广大民众并不会受其影响。另一方面,“当时大公报的主要发行区域为平津地区,北平是文化城,多学术名流和青年学生。聘请北平的名教授撰写星期论文,可扩大报纸在学术界与青年学生界的影响”。[5]也就是说,这些专家学者的言论影响范围局限于当时的知识分子以及青年学生,根据之前所述“话语权”理论,这里将其总结为“特定群体中心话语模式”。

对于“大公快评”而言,网络时评具有相对的广泛性与极强的互动性,在以网络为载体的大众传播时代,网络媒介的言论会对受众产生影响,同时网络与现实中的公众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网络媒介的关注点和言论方向,由此形成一种话语之间的互动,这里将其总结为“大众传播中心互动话语模式。”

纵观大公报百年历史,评论话语权呈现出一种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和权力不断下移的一个历程,当然这跟媒介与受众关系的变化紧密相关。在言论越来越自由的今天,由于新闻媒介所掌握的公共话语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同时普通的民众的声音也得到媒介、社会和国家的尊重。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发展,公众媒介素养的不断提高,新闻评论也将更自由、更务实、更理性。

参考文献:

[1]苏蕾,王萍.独立评论派与大公报之《星期论文》[J].新闻知识,2008(5).

[2]《大公报》天津版影印本[N].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转引自唐小兵.徊徨在问学与论政之间的知识人——以1930年代《大公报》“星期论文”作者群体为例的分析[J].史林,2009(2).

[3]大公网-大公资讯-大公快评-大公快评[DB/OL]. http://news.takungpao.com/special/dgkp/news/type-1333.html.

[4]张玉川.新闻评论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268. [5]方蒙,谢国明.大公报的“星期论文”[Z].大公报人忆旧[M].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77.

[6]涂光晋.时代之“声”——新时期中国新闻评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87.

[7]陈栋.解码新时评——中国新闻时评的新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

[8]王润泽.报人时代——张季鸾与大公报[M].北京:中华书局,2008:57.

[9]冯广艺.论话语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7).

[10]仝菲.从时间变迁看报刊构筑公共领域的变化——以《大公报》“星期论文”和《南方周末》评论版为例[J].青年记者,2011(9).

[11]唐小兵.徊徨在问学与论政之间的知识人——以1930年代《大公报“星期论文”作者群体为例的分析[J].史林,2009(2).

[12]姜饶君.大众传媒与学术传播[D].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2.

作者简介:薛阳阳,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G221100......

文献标志码:AA.......

文章编号:11667744--88888833(22001155)1166--00222255--0022

猜你喜欢

话语权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演进及其现实启示
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增强民主党派理论话语权研究
对提升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话语权的理论思考
自媒体时代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紧紧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
媒体话语权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