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受众审美诉求
2015-02-26张凌彦北华大学文学院传播系吉林吉林132013
张凌彦(北华大学 文学院传播系,吉林 吉林. 132013)
浅谈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受众审美诉求
张凌彦
(北华大学 文学院传播系,吉林 吉林. 132013)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电视新闻越来越关注民众的生存状态,体现民众的审美需求。民生新闻以其大众化的内容选择、平民化的传播理念受到百姓的欢迎。然而,民生新闻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民生新闻更应该提升民生节目的文化品位,适应民众的审美需求,打造精品节目。
关键词:民生;受众;审美;新闻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这种解释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新闻的改革也加快脚步,电视媒体越来越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审美需求,于是,产生了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概念新闻。[1]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主要在于它反映受众心声,体现受众生活,展现受众审美。审美是指一件事物能够引起人们美好感受的过程。一档优秀的民生新闻不仅仅要反映民众的生活,符合民众的审美取向,刺激民众的审美活动,更要引导大众提升审美层次,传播健康舆论,让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新闻毕竟是严肃的,受众的生活中也必然充斥着审美的需求。因此,民生新闻也应该以传播真、善、美为己任,对新闻文本的选择以及报道方式等方面都应有所选择。
一、适应受众审美取向的新闻素材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少有时间与邻里、同事聊天见面,只能通过电视新闻了解周围发生的大事小情,从而了解彼此的生活状态。而民生新闻淡化了政治色彩,更贴近百姓生活,重视从“细节”中找到新闻点。民生新闻没有重大的政治或历史事件,也没有过多的英雄人物事迹,它将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作为新闻元素,叙述语言平实、幽默。因此,民生新闻的选材比较广泛:老百姓的家长里短、交通事故、邻里纠纷等等都是民生新闻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在选取新闻素材时要注意将“平民化”与“高品位”相结合。所谓“平民化”是要选择那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人和事进行叙述,尤其是地方电视台所在省市的风俗人情、百姓生活等等,更应是首要挖掘的素材。然而,不能因为民生新闻的受众定位是普通的民众,就忽视其审美价值,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报道一些市井琐事。既要具有积极向上的导向性,又要符合地方的文化背景,要从生活中挖掘一些能够感动受众、提升受众审美价值的新闻点,使节目能够很好地传递真、善、美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二、贴近受众生活的语言表达
民生新闻的受众本位意识决定其语言表达也具有“双主体性”,即播音员主持人和受众都将成为传播民生新闻的主体。“新闻语言风格由它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及栏目价值取向决定。由于民生新闻的民本定位,为民服务意识,导致了它的语言具有消解绝对权威的平民特点。”[2]在民生新闻的播报过程中,主持人擅长以“说”的形式将新闻内容更加口语化地表达给受众,其间加入主持人的观点、立场,极具个性化特色。“说新闻”的语言更具有生活化的特点,节目中,主持人的状态更加轻松,与观众距离拉近,一些方言、歇后语、俚语的加入使新闻更加形象生动,让人印象深刻。由于民生新闻大多存在于各地方电视台。因此,一些方言类民生节目应运而生,民生新闻中除了有主持人和记者,还有百姓参与其中,他们的关系也更加平等,话语方式接近。吉林都市频道的《守望都市》曾报道过一则在桃源路附近发生了一起轿车连撞三人的交通事故。报道中,一名参与围堵肇事车辆的出租车司机气愤地向记者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描述了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更真实、更直观地再现了事故发生的瞬间。由于事故发生地在死者居住地附近,所以很多邻居都赶来帮忙,一位女士说:他家就住在事发地附近,一听到消息,马上拿上家里所有的现金赶到现场,远亲不如近邻,能帮助多少就帮助多少。从他们最朴实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邻里间的关爱。
民生新闻之所以受地方百姓的欢迎,原因之一就是其贴近受众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方言元素的加入也是提升民生新闻收视率的途径。但是,如果在节目中过多的使用方言,会使节目的受众群体收到局限,方言区以外的观众听不懂或不能完全听懂新闻的内容,这就使地方台的民生新闻无形中具有“排他性”。另外,在新闻中过分使用方言,会使方言成为一种时尚,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因此,民生新闻主持人在语言表达中,方言元素的加入一定要适当、谨慎。
三、适合民众审美取向的节目形式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风俗习惯。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必定也存在着审美取向上的差异。各地方电视台必须深入了解受众的特点,打造适合地域特点的节目形式。现在很多地方电视台的品牌民生新闻都以符合地方特色为自己的首要出发点。《直播南京》《南京零距离》《直播江城》等等,将地名直接纳入栏目名称当中,暗示地域上的范围。从节目形式上看,电视民生新闻不仅“注重选择能展示当地风土人情的新闻场景,还对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历史性开掘,民生新闻的制作者深知‘城市电视新闻要抓住观众,必须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的展示,其中既包括当地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也包括当地的民俗风情、审美情趣。’”[2]吉林都市频道的《说实在的》是一个具有东北特色的民生新闻,东北的受众喜欢“拉家常”,在这档节目中,主持人用东北方言将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用“拉家常”的方式讲述给观众听,使观众容易理解和接受。另外,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加入互动环节,即观众可以直接将电话打到直播间,向主持人反映问题,与主持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形式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直接参与节目的平台,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受众的内心世界和遇到的困难,以便提升节目的审美空间。
参考文献:
[1]朱寿桐.论电视民生新闻理论的可能性[J].中国电视,2005(12):16
[2]路璐.解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资源优势[J].传媒观察,2004(6).
作者简介:张凌彦(1981—),女,吉林吉林人,硕士,北华大学文学院传播系讲师,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
中图分类号:GG222299..2244....
文献标志码:AA......
文章编号:11667744--88888833(22001155)1166--00118866--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