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5-02-26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新闻业新闻报道可视化

田 洋

(贵州日报,贵州 贵阳 550001)

浅谈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田 洋

(贵州日报,贵州 贵阳 550001)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已经正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以及数据量呈现井喷式发展。大数据时代对人们的生活工作都造成很大影响,在某种意义上丰富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众多便利。新闻业在大数据时代受到很大的冲击。为了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稳步发展,必须正视大数据挑战,调整新闻业发展的思路。本文首先分析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变化;然后分析我国现阶段新闻业在大数据时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探讨大数据时代新闻业发展方向以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新闻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大数据;新闻业;挑战;对策

与传统的新闻数据相比,现阶段的新闻数据呈现规模更大、样式更多的特点,各类音视频文件、图像文件等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标志着人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人们的生活工作过程中,到处都有大数据的影子。政府能够利用大数据调查政策的民意满意度;商家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市场的需求;而对于新闻业来说,利用大数据,能够掌握某一个事件产生的影响效应。相对于传统新闻业来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必定会给其造成一定冲击,如何正确面对冲击,采取有效对策是现阶段新闻业发展中重要的问题。

一、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改变

我们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上网行为,比如购物、社交、看新闻、出行等数据都可以被实时抓取,这些都为大数据新闻提供了丰富的新闻素材。此外,相比于传统新闻报道,大数据新闻更加善于抓住每个个体,如《今日头条》,它能更多地为每个个体进行新闻的“私人定制”,实现点对点的传播,而不再是传统的点对面的新闻传播。具体来说:

(一)新闻传播方式发生变化

大数据开启了时代转型之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海量的数据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于新闻生产方式也产生广泛影响。新闻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新闻素材的挖掘渠道更多,参与的人数更多,能够让人们对某一事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就需要将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有效地植入到新闻业当中,发挥数据技术的优势,提高新闻的质量。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通过技术手段及数据的采集运用,让可视化的技术手段促进受众参与到新闻的制作和传播,展现的图文都是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内容,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和喜爱。可视化技术又将时间与空间联系在一起,文本与图表联系在一起,增强了新闻报道的互动性。

百度推出“春运期间人口迁徙图”后,央视晚间新闻便进行持续报道,许多网友和观众参与其中,互动性增强,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参与,可视化技术为受众提供广阔平台。在“百度迁徙”地图中,受众随意移动鼠标,便可知何时何地人口流动最多。不仅如此,受众还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在某一时间段最热门的人口迁徙城市,为明年春运时期出行提供数据参考。

由于可视化的技术出现,媒体通过图表辅助简要的文字编辑出的数据新闻,使得受众一目了然、清晰明了。新闻互动性的增强也提高了受众的新闻参与度,充分发挥出新闻的心理接近性功能,提高受众对新闻的认同感。在此情况下,传统的新闻形式在大数据时代下受到很大冲击,在新闻即时性、传播性、全面性等方面均面临挑战。

(二)新闻生产技术面临革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工作都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新闻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技术也面临着革新。大量的先进新闻技术、软件、硬件设备等应用到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为新闻制作提供了很大便利。例如,新华社启用机器人写手“快笔小新”,历史性地将新闻写作部分地赋予人工智能。换句话说,也就是将新闻生产力更深层、更直接地与科学技术连接在一起。

作为新闻工作者,在大数据时代除了具备专业的新闻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掌握相关的新闻技术知识的运用,将自身经验、专业知识等融入新闻工作中,这样才能享受大数据时代对新闻带来的好处,提升新闻报道的效率。

(三)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兴起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正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转向网络以及新媒体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繁杂的数据出现,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契机。新闻工作者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及可视化的技术将新闻报道呈现在受众面前,并且受众可进行私人订制,在线上线下形成互动,使得新闻与个体紧密相连,受众可参与新闻创作,形成独具特色的数据新闻。

目前国外有多家媒体机构都有数据新闻报道。英国《卫报》报道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通过对全球用户进行调查,并最终将调查结果运用数据叙事的方式“数据动态地图”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只要点击鼠标即可了解某一地区的投票情况。简单清晰的数据地图与少许文字,一个好的故事《奥巴马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全球民众的态度》即制作出来,深受读者喜爱。

二、我国新闻业在大数据时代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思维方式局限

传统新闻报道通过对个体的观察与采访,在现场描述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时因其局限性,可能导致调查报道的客观性受到一定影响。例如,传统新闻报道在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观点采集中,通常选取一些代表性人物,然后将他们对新闻事件的看法集中整理,而这种传统的采访方式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存在。大数据新闻报道主要是在庞大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来的,样本更加全面客观准确,能有效提升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二)数据新闻人才缺失

要制作一篇优秀的数据新闻,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大数据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数据新闻需要跨界的复合型人才,既具备传统记者的采写编评的专业技能,又要具有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运用的能力,而目前传统新闻工作者还无法达到数据新闻创作的要求。当前,我国极度缺乏具备数据处理分析及可视化能力的记者,而在高校也很少有开立数据新闻课程。

(三)数据开发力度不足

在对国外数据新闻的研究中发现,国外数据新闻信息一般都是来自于政府机构对外公布的数据。但是我国现阶段对于数据开发的力度严重不足,缺少有效的开放性数据平台,即使拥有国家统计网,其发布的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下也十分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新闻业发展的需求。

三、大数据背景下新闻业发展的对策

针对现阶段我国新闻业在大数据时代下存在的问题,应该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主动抓住大数据为新闻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采取有效的措施迎接挑战。

(一)转变传统的新闻思维

新闻讲究真实、客观。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思维方式应该是全数据的,在海量数据中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分析与处理,让数据作为新闻工作的依据,深度挖掘受众的需求与兴趣,对新闻事件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新闻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媒介素养,转变传统的新闻思维,适应时代的发展,创作出更能反映民声、民意、民愿的优质新闻作品。

(二)加大对数据新闻人才的培养

大数据时代,我国数据新闻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优秀人才,对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以及职业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大数据对新闻业发展的冲击,新闻媒体行业应该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让其承担起数据新闻发展的重担。另外,各大高校也应该积极开展相关的专业,为新闻业发展输送更多的数据新闻人才。

(三)积极探索数据收集渠道,建立开放的数据平台

数据新闻以数据说话,没有足够量的数据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应当努力探索数据收集渠道和收集机制。一方面,要与企业以及政府机构开展一些合作关系,以便获得有效的数据;另一方面,新闻媒体也要考虑适时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明确指出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国将建立政府统一的数据开放平台,在文化、地理、社保、交通、医疗卫生等重要领域中率先使用,实现公共数据资源的适度开放。到2020年年底,逐步实现民生保障服务类领域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全面开放。这意味着,新闻业可以充分运用政府数据平台,创作出更多大数据时代受众喜爱的新闻作品,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给新闻业带来的挑战,在大数据时代写下新的发展篇章。

G219.2

A

1674-8883(2015)22-0250-01

田洋(1977—),女,贵州贵阳人,本科,贵州大学新闻学专业,主任记者,主要从事财经新闻采写工作。

猜你喜欢

新闻业新闻报道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思维可视化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互联网为新闻业带来了什么?
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从IPSO看英国新闻业的自律与他律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