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闻理论性现状与提升策略

2015-02-26王锦尧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理论性快餐新闻媒体

王锦尧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浅谈新闻理论性现状与提升策略

王锦尧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目前对于新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机制、新闻生态以及新闻的盈利模式等实践问题上,本文着重研究新闻的理论性。在互联网时代,新闻已经成为快餐式的信息,缺乏理论性与严谨性,无法为新闻受众提供更权威、更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针对当前新闻理论性方面的问题开展了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新闻的理论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新闻;理论性;提升;策略

一、新闻理论性弱化的现状

(一)快餐性思维

当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催生了互联网思维的发展,新闻的传播与发展更加依赖互联网,甚至在不远的将来,新闻的主要传播通道将锁定互联网。在互联网思维下,快餐文学是大众阅读的流行之处,也是新闻市场的热门。因此,许多新闻媒体的产品都深深地打上了快餐文学的烙印,这也使得新闻内容的专业性、准确性与理论性大打折扣。新闻中诚然可以有快餐式的内容,也必然会有内容空虚的虚无主义的产品,但其只能作为快餐类新闻的内容,对于一些严谨的、严肃的新闻,其应当具有相当的理论性。目前比较严重的现象是一些新闻的内容过于空虚,表面上看去文字优雅内容丰富,但细细品之而又不知其所云。当这种虚无主义下的新闻与严肃的新闻内容相联系时,使得本应当受重视或传达重要信息的新闻缺乏实质内容。

(二)学术性与理论性基础不足

与学术研究及学术文章不同的是,新闻既有传播信息的内容,同时也有发表有关观点和视角的内容,还有对公众思维产生影响的内容。不论是哪种新闻,其在表达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必然会结合有关的评论与引导,其表达过程中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转型以及国家社会等改革接踵而至,我国各行业的发展显著。随之而来的则是各种相应的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但是就目前这些新闻来看,其严重缺少对有关学术理论研究和撰文严谨度的约束。很多新闻工作者虽然具有高学历或良好的新闻从业经验,但是对于新闻工作的视角过度地集中在博眼球、强调新思维新观点,对新闻内容中的理论问题缺乏重视,导致新闻表面创新的同时,却产生了内容的断层,新闻内容经不住推敲,同类新闻自相矛盾,这显然是理论性严重匮乏的结果。

(三)专业人才匮乏

受互联网思维影响,多数新闻媒体将视角过度集中于博取眼球与流量,这必然会导致媒体从业者的工作重点与工作方向也过分集中于流量与观众方面,新闻内容过度集中于报道或模板式的新闻上。新闻从业者是开展新闻采录与编制工作的一线人员,其执业素质与执业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新闻的理论性。我国新闻媒体长期的惰性使得很多新闻从业者过分强调学术的表象,发表论文、演讲报告成为证明理论素养的主流方式,而对新闻的深层次理论价值的把握理解和撰写能力十分欠缺,充分表明了我国新闻从业者专业素质严重不足,新闻业界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二、增强新闻理论性的必要性

(一)新闻学也是一门学科

新闻既是名称也是一门学科,传统的新闻概念与内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学这一门学科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变革,后新闻时代必将到来。新闻理论已经不再是局限于学术期刊或书籍中的理论。我国新闻读者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新闻的认识也不再局限于电视或报纸中的陈述与简单评论,人们更想看到的是一个事实与理论相结合的视角,一种有深度的新闻。

(二)新闻市场存在切实需求

依靠互联网,新闻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广度需求已经可以得到很好的满足,但对新闻内容的深度的需求却始终无法满足。新闻的深度主要由新闻的理论性决定,归根结底新闻也必将受到市场化的影响,新闻媒体的发展与生存也要以新闻市场为主体。在网络时代,信息共享性十分突出,许多信息都能够在互联网中重复获取,对于新闻,如果单就内容来说,不论新浪网、腾讯网还是凤凰网,实际上没有任何区别,然而当我们细细品读不同网站的新闻内容时,我们可以确切地发现,他们理论论述的多少和深度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进而市场中的客户粘度也会产生显著的不同,读参考消息的人觉得杂牌网站的新闻品质无味。

三、强化理论性的途径与方法

(一)重建新闻理论构架

新闻理论研究的基础就在于框架和结构的构建。理论体系是对学科基本研究成果的重要凝结方式。对新闻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包括宏观、中观、微观几个层次的基本内容。由此就要求首先在宏观层面,制定新闻业发展的总体规律,将不同的新闻关系进行连接与互通。其次,在中观层面,对于各个理论,包括新闻收受理论、新闻主导观念理论、新闻制度理论等等进行总结归纳,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微观层面则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指导当下各种新闻现象的解释。借助于上述三层结构的分析和构建,从而形成比较合理的新闻理论结构方式。

(二)广泛开展新闻学术交流活动

新闻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是新闻也同样是大众的必需品。理论性作为新闻的灵魂,不同的新闻媒体的属性与特质各不相同。开展相应的新闻学术交流活动能够激活不同新闻媒体的沟通渠道,强化新闻的理论性支撑。同时,开展广泛的新闻学术交流活动也能够促进相关新闻人才的发展。同时,新闻媒体对于学术交流的内容不应局限于表面的形式,更应关注其内在的理论实质。同时,新闻理论交流还应当结合跨地区、跨文化与跨学科领域,丰富新闻的理论内涵。

(三)强化新闻理论人才培养

新闻从业者是深化新闻内容理论性的直接实施者,因此,不仅要提高媒体方面、活动方面的重要性,更要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与选拔。首先,可以在教材的理论建设中,不仅仅是从理论出发,同时也要积极结合实践内容,构建多元理论体系,借助于理论支撑观点,再由观点呈现出现象,并且最终由现象归纳出理论。形成一个闭环,进而实现教材编写和建设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其次,可以进一步拓宽新闻从业者的选拔范围,使其不仅局限于本地高校或高水平高校,对于理论素养好、执业能力强的潜在工作者应当积极培养,破除学历壁垒。

G210

A

1674-8883(2015)22-0194-01

王锦尧(1994—),男,辽宁朝阳人,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理论性快餐新闻媒体
读者心声
新媒体视域下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路径探析
一只鸡的IPO
快餐式读后感被打败了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大学理论性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以韶关学院文科类专业为例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智慧快餐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快餐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