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言论自由下的微博谣言以及微博实名制

2015-02-26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小人物谣言

唐 怡

(成都体育学院 新闻系,四川 成都 610000)

浅谈言论自由下的微博谣言以及微博实名制

唐 怡

(成都体育学院 新闻系,四川 成都 610000)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传播已经飞速发展,但是因此也面临无法避免的窘境。因为互联网的运作、管理经营模式的扭转,使新媒介互联网的传播深陷舆论的困境,就是所谓的说话无人听,无人信任。以前强人政治,霸权主义条款的侵入已经无人问津,因为社会管制机构、社会产生的诸多矛盾以及信息的分化等原因。新浪公司本身是新闻,所以微博也带有深刻的新闻烙印。

微博;谣言;社交平台

对于互联网来说,微博的传播方式是一种反动。微博并不具有互联网精神的平等交流,信息始终是单向流动的,大部分的信息枢纽节点是被大V所把持的,普通人的声音如果不经过大V的转发是很难被传播开来的,仔细考察一些转发上万的热微博就不难发现,每一次转发量的攀升峰值,都是在经过大V的转发之后,这就造成了“大V说,众人听,大V不参与,谁也不知道”的局面。在这样的模式运转之下,用户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创制的内容几乎得不到有效的反馈,缺少聆听,并且缺少鼓励,还不如关注大V转发的资讯。大部分用户的心态就会被迅速地调整成为“倾听者”,而不是“内容创制者”,结果就会造成大量的非僵尸沉睡用户,这些用户很少发言,也很少参与转发评论,但是对于一些掌握信息出口的大V保持关注,以便随时收听新的资讯,微博对于这些用户来说就只剩下看新闻一个功能,但尴尬的是现在的资讯平台太多了,彼此之间的同质化变得非常严重。而互联网上的小人物却似乎成为主角,登上了历史大舞台,而人们也更愿意倾听小人物对情感的诉诸以及追求,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大多数的百姓不过多关注国家政治大事,吃饱穿暖喝足的生活态度已经完全充斥大多数人的生活。国家大事对于百姓来说是遥远的事情,而自己手头边的生活反倒更具体,更贴近生活。就是因为这跟我们无关,人们宁愿拿一份楼下超市的宣传画册看看今天的蔬菜水果是否有降价处理,因为对于大人物舆论的不在乎,小人物的言语似乎被标榜成为言论的风向标,这也使得国内舆论特别是互联网经常出现“一边倒批评”,这未必代表社会真实的看法。“一边倒”这个现象是中国现阶段特有的,它的成因十分的复杂。网上一些新闻后面的评论基本上是一边倒地批评政府,偶尔有一些不是批评的言论被言语大肆攻击,甚至被称为“水军”或者“五毛党”。

首先,不管是微博上还是其他社交平台或者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发言都带有明显的不同的目的和动机,先抛开这些目的和动机不谈,在社交平台或者现实生活中进行言论倾诉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人们发表的言论都是基于自己的内心独白,或者与他人进行过的情感之间的大碰撞,或者是大众媒介筛选后进行普遍认知达到惊人的共识后产生的,这些似乎过于理想化甚至有一些不负责任的结论,不难否认有人是为了追求事件的真相,但也不排除有些人纯粹就是想靠此出名,或许是当惯了“小人物”,也或许是自己敏感的神经被刺痛后进行的大规模的反击,有些人是为了利益,而有些人纯粹就是瞎凑热闹。真相有时候不能满足他们各种各样的目的,而有些具有轰动性的谣言或者带着目的性的谣言更容易达到,所以“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真相的披露者,人人都有发言权”。这句话里面,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没有问题,但中间这一句恕笔者实在不能苟同。

其次,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大多数人的手里,这似乎是学过政治的人都可以换句话理解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政治里面的话语我们先撇开不谈,真理不会因为有多个人认同并且坚信某件事,而这件事就理所应当地变成了正确的发生的事情。因为我们对客观事件的认知是主观的,即使是现在公认为客观真理的知识也只是因为主观能动性的指挥并且告诫,在人们摸爬滚打实践过后积累而成的,这是由一个个相对真理串成的所谓的绝对真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万物皆数,后来就有了根号二;曾经大家都相信亚里士多德对于力学的种种理论,后来伽利略扔了个小球顺便做了个小车实验就推翻之前的种种理论;大家都相信地心说,后来发现哥白尼死得挺冤,所以人们不一定能保证自己认为的那个就是真理,他们不一定就能清晰地分辨出消息是否是谣言,那他们彼此之间的言语的补充和赞同以及情感上的大碰撞又如何证明消息的真实性呢?

第三,真实的事情由于语言的删减也可以进行直接或变相的误导。这样的例子举起来也是比比皆是,网络上到处诉诸中国游客在外旅游时所做出有悖文明常理的行为,导致网络上经常出现某某国观看完球赛,球场没有垃圾,国民素质高等等一系列的报道,这也变相导致很多人想尽力在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那里试图表现出极高的国民素养,不能说这不正确。不久前一篇大妈过马路被外国小伙的车撞倒后,于是倒地不起试图讹诈外国小伙的报道,于是大批的网民一边声讨谴责大妈的行为,一边探究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在后续报道中,事情的真相浮出水面,大妈被撞而外国小伙竟然出言不逊,大妈恳求上医院检查却被记者大肆渲染成为讹诈外国友人的报道,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就积极地加入,使当前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变成了一篇断章取义、故意误导大众的新闻热点问题报道。所以,即使是真实的信息,被加工后的产物就跟谣言本质无差。而且喻国明自己也提到:造谣的成本会很低,而辟谣的成本则很高。

综上所述,谣言才不是什么伪命题,有人为了自己的目的或者动机可能会忽略真相去造谣;即使人人都怀着一颗炙热的追求真相的心,但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假象的荼毒,也不一定能够判别出消息的真实性;即使消息是真实可信的,经过各种加工后的断章取义,其危害也绝不亚于谣言。

[1] 魏姗姗.微博谣言的扩散与消解[D].山东师范大学,2013.

G206

A

1674-8883(2015)22-0186-01

唐怡(1992—),女,新疆库尔勒人,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2014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小人物谣言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如何科学识别谣言?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严歌苓:那些小人物是怎样打动我的
谣言π=4!
谣言
“小人物”的正面报道可否进行微传播
谣言大揭秘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