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流媒体
——传统媒体的发展方向

2015-02-26林晖阳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统媒体受众

林晖阳

(渤海大学 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网络流媒体
——传统媒体的发展方向

林晖阳

(渤海大学 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流媒体在近几年广泛运用在互联网上的各个领域内,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从在线音乐到网络视频再到网络直播,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和需求也被改变。传统媒体也在慢慢向网络媒体转型,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流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交互性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新闻传播的需求,成为未来传统媒体转型的方向之一。

流媒体;网络新闻;直播

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技术普及,流媒体这种新型的媒体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并且影响着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流媒体是一种借助互联网的“边传边播”的媒体,如平时的在线视频、电影,在线收听音乐和网络课堂等。这种媒体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舒适,同时也对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产生着重大影响。

一、网络流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信息传播和参与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崛起了一批传播速度极快、检索极为方便的新媒体。以新闻网站、微博等为代表的媒介将新闻传播提速,将新闻传播的范围扩大,随后在这些平台兴起的自媒体又再次实现传播速度和广度的双飞跃。在这些媒体中,流媒体作为一种新闻载体,显示出了它信息承载量大、传播和保存方便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平台。

(一)从新闻网站视频到视频网站新闻

早期的新闻网站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的新闻载体,文字辅以图片或者图片辅以文字的新闻类似于传统媒体中的报刊,国内的新浪新闻、腾讯新闻和一些传统媒体的网站皆属于此类,国外的新闻网站也多由此开始发展。

随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带宽逐渐增大,文字和图片的新闻劣势也逐渐显现:新闻报道不直观,信息承载量小,阅读带来的疲倦感等等。这时,新闻网站的视频新闻也应运而生。起初,多以传统电视媒体的新闻为主,节选新闻节目对某一新闻点的报道加入网页,或者直接将新闻视频上传以供观看。这种方式的普及增加了接受者对新闻的主动选择性:选择性地浏览标题、阅读内容、查看图片或者深入地通过视频、音频辅以解说文字去了解事件。但由于新闻视频来源的局限性,只有大事件才有相关的视频,并且因为视频是新闻节目或者其节选,所以往往相对传统媒体较慢。

随着技术的进步,视频新闻网站也应运而生。这类网站的新闻内容全以视频为主,能够提供大量可靠的视频资料、相关新闻的视频报道,甚至是一些新闻现场的视频直播。其新闻基本摆脱了原来新闻视频的来源局限性和时效性的缺陷,并且也通过简化页面的方式将一个新闻拆分,使受众可以选择浏览标题、浏览简要视频或者观看完整视频。

以优酷为代表的视频站新闻专区因为其视频来源广,所以往往能够提供第一时间的新闻报道。自媒体的发达使得各类新闻都能有视频资料,而不仅仅是传统媒体报道过的大事。

以凤凰视频为代表的新闻视频网站则因为其新闻的专业性和相对权威性,使得新闻的可信度、报道和采访的角度更加能够让受众了解新闻最真实的一面。同时,其专业团队的独到评论也是这类新闻网站即使在新闻时效性上略逊于自媒体,但是依旧受到欢迎的一大原因。

这类视频网站的出现使得受众对新闻的选择从传统媒体的单调接收,转变成了可以选择。可选的不仅仅是新闻事件本身,还包括获取的信息深度以及内容的多少。但这类网站仅仅是拓宽了受众的选择面,并没有显著地增加新闻的传播范围。受众群体的局限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宽度依旧同传统媒体时代无异。

(二)视频分享网站到弹幕式视频网站

流媒体技术在网络新闻的应用从传播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媒体或者媒体行业;另一类是普通的网络使用者。早期的网络新闻网站因为其成本和技术门槛较高,且盈利能力较低,所以多数先驱都是有媒体背景的支撑。随着技术发展,互联网普及,各类网站给个人用户提供了发布信息的空间和渠道。

视频分享网站在这种互联网潮流中诞生了。早期的视频分享网站受到带宽和用户基础的限制,新闻的传播能力相对较弱。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这种能力逐渐加强,直到拥有了极大的影响力。优酷网、土豆网、56网等是国内较早的视频分享网站,在国外则有谷歌和YOUTUBE等。这些网站的初衷只是让人们分享自己的生活,记录一些事情。后来逐渐地发现网络新闻的潜力,最终都开始探索自身能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发挥的作用和获得的收益。同时,不断上升的网络视频用户数量也显示出网络流媒体的潜力,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39亿。

自媒体的兴起让每个网络使用者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在每个新闻中发表自己对新闻的看法逐渐成了人们的一种需求。“在网络传播中,接受者将不再是默默地被动接收,而是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及时讨论,形成一种互动形式。此外,接受者也可以把他自己听到和看到的新闻实践,用网络形式传递到其他人群中,相当于每个人都参与在这个新闻事件中。”[1]

网络上的文字、图片、视频新闻,几乎都使用了“评论—回复”这种交互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局限性: (1)评论和回复的排序使得部分用户的信息并没法真正达到交互的目的。(2)在阅读新闻后大量阅读评论对大多数受众来说是时间上的浪费。(3)这种方式要对有用的评论进行筛选是极其困难的。这些局限性,在流媒体上都能被克服。

由日本网站“NICONICO动画”最先开始使用的“弹幕”评论方式,在中国受到广泛的欢迎。中国的同类网站ACFUN、BILIBILI上最先开始使用这类的评论方式,最早多用于影片、动画以及个人制作的娱乐视频。这种方式逐渐被年轻的网民所接受,随后运用到诸多视频网站,如优酷、爱奇艺。弹幕在新闻视频的运用最早在ACFUN,有用户将新闻联播的视频上传到网站,随后许多网友在下面发出“弹幕”。这种新闻的交互方式有趣、新颖,使得许多原本并不关心新闻实事、上网专注娱乐的网民,开始关注新闻。

这种交互方式使得人们可以很快捷方便地在观看流媒体新闻的时候用眼睛“扫描”评论,评论相较于新闻是相对即时的,并且对某一新闻点,可以由不同的弹幕发起者进行评论和交互。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自己是新闻的参与者,也增加了大量的新闻受众。但同时,这种方式的弊端是评论的回访率低:一个观看者在发送完弹幕后,不一定会得到及时的回复,并且他下次也不一定会回来查看回复。这种弹幕评论能做到的只是增加交互的及时性和使新闻娱乐化,增加受众,并使一些枯燥的新闻更加容易被接受。

(三)流媒体的未来:大直播时代与移动终端

国内的视频流直播从兴起直到现在,网络直播的竞争白热化,竞争者不乏ACFUN之流的传统视频网站、浙报传媒这样的报业集团和万达董事王思聪这样的投资人。网络直播分享的内容从最初的才艺和游戏,一直到后来的生活直播和户外直播,并且向着“一切皆可直播”的方向发展,在互联网上被称作“大直播时代”。“网络直播沿袭、借鉴了许多电视直播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但它比电视直播更加遵循传播学的原理,突出体现信息的双向流动,强调信息双向的对等关系——话语权。而且,网络直播涉及的领域、传播范围比电视媒体宽泛得多,且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2]

同时,传统媒体的网络方向也在发展。各电视台借助自身网站或第三方流媒体平台同时开启了网络直播,最初是赛事和演出的直播,逐渐发展成了部分节目线上、电视同步直播,以及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同步直播。例如,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以及文艺晚会,在央视网的多终端直点播独立用户(UV)达7800万人,较2009年阅兵当日增长218%。

借助流媒体技术的网络直播同时可以运用弹幕式互动的交流方式,类似于在网络直播的同时建立一个实时的聊天室,供观众交流。这种交互方式克服了弹幕式交互方式在传统视频分享网站的低回复率的劣势,不仅拥有极高的互动性,也有极强的即时性。这种即时的交流同时也能够让主播以外相关的人在第一时间向观众展示事件的走向,以达到人人都参与到新闻事件的发展中的目的。

新闻的网络流直播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到新闻事件的发展中,在更加贴近新闻事实的同时,相对传统媒体也更加方便了新闻详情的获取。网络流媒体的直播摆脱了报纸、广播和电视载体的束缚,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在不同地点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得详细的新闻消息,无须寻找电视、报纸。

移动终端以其独有的便携性和使用率,使得新闻可以第一时间推送到个人终端,传播速度得到极大提升。并且通过文字、图片和流媒体视频、音频达到极强的可选择性。因为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受众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阅读新闻,根据碎片时间的长短还可以选择深入了解新闻或者快速浏览新闻。网络流直播的兴起也使得移动终端不仅仅作为新闻信息的接收终端,也可以作为新闻现场直播的发布终端。当身边有突发事件时,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通过流直播平台向观众进行直播。根据移动互联网带宽的不同,延迟也有所不同,从新闻发生到观众了解,只需要不到十秒的时间。相较于需要编辑的文本以及图片类新闻,网络流媒体直播的新闻传播效率高出了许多。

随着网络自媒体概念的发展,也将会有一部分的网络直播分享转向对身边新闻的直播。这种变化将使得新闻来源增加,更加贴近民生。但这种新闻直播也将继承自媒体本身的缺陷:缺乏专业性、可信度和公正度,大量的新闻也将使人们对新闻的获取陷入混乱。但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接受者的参与需求下,这种新闻形式将得到推广,如何规范和管理这种新闻的直播将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流媒体新闻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一)流媒体作为网络文字和图片新闻的补充,目前并未对传统媒体构成实质性的冲击

根据ALEXA网站流量统计,多数新闻网站的视频新闻页面的访问率均低于其文字或图片新闻页面。截至2015年11月27日,凤凰网的凤凰资讯(news.ifeng.com)的近月网站访问比例为53.14%,近月页面访问比例为33.12%;而其视频新闻网站凤凰视频(v.ifeng.com)的两项数据为21.25%和12.19%。腾讯网腾讯新闻(news.qq.com)的两项数据为12.90%和10.80%,腾讯视频(v.qq.com)的两项数据仅为3.91%和2.80%。

相对较低的访问比例显示出流媒体新闻的受众并不广泛,其原因有三点: (1)流媒体新闻作为网络新闻,其受众多为和网络接触较多的人,其中以学生和上班族居多,大多数受众详细了解新闻的意愿和时间并不充足。(2)观看流媒体新闻较阅读文字和图片新闻的方式,获取的新闻数量较少,并且在同样的单位时间内,流媒体新闻的页面浏览数较文字和图片新闻少。(3)受制于网络运营商的价格因素,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费较高,使得流媒体的一大受众来源——移动终端设备的用户不能随意观看流媒体新闻。

(二)流媒体未来将会成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方向之一

按照目前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商业化的发展速度,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限制流媒体发展的带宽问题和流量问题将会得到改善以至于解决。4G流量资费下调和5G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网络的客观问题解决,将会促进网络流媒体的推广和流媒体行业的发展。

同时相比于现阶段的新闻受众的年龄和获得新闻的习惯,在未来的发展中,现在的网络媒体受众的年龄增长,而新一批的受众开始接触这个形式的新闻,这样的发展趋势将使用户的新闻接受习惯由传统媒体逐步转向网络媒体。

在未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中,获取新闻信息的工作大部分将在碎片时间完成,而碎片时间的新闻获取大部分来自移动终端。现有的文字和图片的网络报刊新闻形式将逐步取代传统报纸;以流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电台现在已经在运营,并且拥有了大量的用户,在将来,这种广播方式也将继续得到推广;以视频流直播为基础的网络新闻直播和直播分享将代替部分电视台的功能,其中,地方电视台的受众将会被分散到这两种不同类的视频直播中:对于大事件的了解将会选择网络新闻直播,而对地方生活类事件的了解会选择相应的直播分享。前者可以不受节目播出时间的限制,观看直播或者直播的回放;后者可以与主播互动,就事件提出自己相应的疑问,直接参与到事件的发展中。

在这种趋势下,传统媒体需要选择进行相应的转型。现在各大报纸杂志已经开始了初步的转型,部分的纸媒已经完成了这种转型。广播媒体也正在进行转型,现有的蜻蜓FM等网络电台软件与许多地方电台合作,通过软件直播地方电台的节目,并且可以事后回放收听。各类电视台因为现阶段电视媒体的普及,忽略或没有完全留意网络视频直播和网络新闻在新闻传播中的影响力。仅有少数大电视台做出部分的转型,如央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但这些媒体的转型并没有涉及流媒体直播分享领域。在未来,流媒体直播分享将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方向之一。

三、总结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深度将飞速增长,人们对新闻信息获取的需求也将增长,同时参与新闻事件、成为新闻的传播者也变成了一种对新闻的需求。互联网媒体满足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的发展,而流媒体则在新闻传播的深度上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再次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互联网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将满足人对新闻参与的渴望。自媒体的发展,也终将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中,逐渐将流媒体作为新闻信息的载体。这是一种不可逆的潮流,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将改变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新闻获取方式。在新的更高效更便捷更廉价的媒介技术出现前,网络媒体尤其是流媒体将作为一个极富实用性的技术推广开来,代替传统媒体,成为新的媒体霸主。这种趋势已经在娱乐节目和剧集、电影中逐渐发展开来,最终将影响新闻传播的发展。

跟随这种趋势前进,通过不停地改变自身的发展策略,传统媒体将自身的权威性、专业性的优势带到新的网络媒体中,在未来的竞争中夺得先机,同时也规范了网络新闻行业,引领这个潮流往健康可控的方向发展,将会是传统媒体改革的方向之一。

[1] 程文军.网络新闻传播的交互性[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35).

[2] 章明亮.网络直播,新闻网站的新探索[J].新闻实践,2005(12).

G206.2

A

1674-8883(2015)22-0129-02

林晖阳(1994—),男,福建福州人,本科,新闻学专业。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传统媒体受众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