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编辑的跨界意识培养

2015-02-26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跨媒体跨界传统媒体

王 昱

(新疆电视台 新闻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4)

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编辑的跨界意识培养

王 昱

(新疆电视台 新闻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4)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重构了媒介传播特质,诞生了融媒体环境。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内容相互交织,平台相互利用,技术相互交叉,文化同一性与多样性并存,呈现出新的传播态势。这就要求传统电视媒体编辑要具备跨界意识的培养,把握平台化、碎片化、微传播的全媒体传播特点,立足互联网大数据,跨媒体采编内容,对接时代传播。

融媒体;编辑;跨界意识

新媒体的诞生打破了报纸、广播、电视的传统媒体格局,彻底打通了各媒介之间的界限,产生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传播新特质。融媒体环境下,任何媒体都可以相互借鉴其他媒体的表现手段,利用图文、音频、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呈现立体、多维的传播内容,并且在互联网、电视网、电信网三网传播,在手机、PC、电视机等多种接收终端播放,成为当下最为引人注目的传播现象。习近平在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在人人编辑的融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编辑要以灵敏的触感洞悉新的传播形态,培养自身跨界编辑本领。

一、从全媒体到融媒体的传播新特质

(一)平等的传播理念

全媒体为融媒体吹响了冲锋号角,是融媒体的实现基础。全媒体具有海量的信息,并且传播方式个性化、多渠道、碎片化,在打通各传媒介质后达到了媒体之间的融合,实现了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战略合作,具体表现为新旧媒体的平台融合,如土豆与优酷合并;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开发,如浙江卫视的浙江蓝TV,湖南卫视的芒果TV,南方周刊的移动终端APP等。融媒体传播产生新的话语权,就是内容为王,主流媒体不再独享发布权,开始俯下身来用亲民语气对话,与网络媒体寻求合作,在电视节目中融入互联网传播理念。

(二)碎片化受众

融媒体时代受众接收外界信息呈现多元化趋势,某一特定媒介的固定用户被其他新兴媒体分流,比如传统纸媒用户被新媒体客户端稀释,阅读方式呈现碎片化、个性化、小众化、定制化,阅读平台也从传统纸媒转移到网络在线、手机客户端、各类电子阅读器(kindle/Mp4/Pad)等。搜狐客户端、腾讯新闻客户端在短短的几年内获得总量为几个亿的用户,超过传统报纸几十年来的用户积累。新媒体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用户的需求指向,把从各类媒介采集来的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加工,形成简短消息及时分享,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获得最佳传播效果。

二、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编辑的跨界思维

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电视媒体刚刚兴起的时候曾经预言到,“媒介杂交释放的新的力量和能量,正如原子裂变和聚变要释放巨大的核能一样”。新媒体的出现要比50年前电视媒体兴起带来的变化更激烈。融媒体环境改变了传统媒体策划、采集、编辑内容的方式,互联网成为包罗万象的信息海洋,电视编辑要立足新闻传播规律发展新媒体技术,建立跨媒体意识,建立大数据意识,以受众为本,重构编辑思维。

(一)跨媒体弥补传统媒体局限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地达到优势互补,削减内容制作成本和推广营销成本,所以编辑要具备跨媒体编辑能力,掌握融媒体编辑技能。南方报业集团在2009年开始实现全媒体运作,编辑需要熟练运用各类新媒体,从互联网采集新闻资讯进行编辑,并把纸质内容上传到新媒体终端,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编辑。湖南卫视也在2008年开始运营旗下新媒体芒果TV,传统电视编辑的视频、音频剪辑功能已不能满足新媒体的运作需求,还要求编辑学会使用iPad、手机、电脑等不同的终端与观众互动,及时了解用户需求,并且通过互联网挖掘价值内容,节省节目制作的前期采访、调研成本。

(二)互联网大数据明确用户需求

通过互联网技术,追踪网民浏览内容、网购信息、互动好友等就可以为网民建立用户档案,这些新媒体数据如果足够详实就可以推测出个人的喜好、性格、宗教甚至具体资料。美国科学家甚至预测,可以利用互联网数据推测人类社会发展方向。2014年1月,央视新闻联播第一次运用百度地图提供的用户数据,模拟出春运大迁徙的动态图像。美国奈飞公司推出的网络剧《纸牌屋》也是通过大数据选择出导演、演员等制作团队人员,获得空前收视效果。据说2015年春晚也要根据大数据来筛选主持人和节目。新媒体大数据对社会情绪的洞悉已经有目共睹,所以电视编辑要学会在节目制作中引入大数据分析,明确用户的需求,把最好的内容以跨媒体的方式呈现出来。

(三)以受众为本深挖受众内容

融媒体时代,每个用户都是内容的制造者。新媒体用户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豆瓣小组等建立起自己的互动圈子,一些及时的新闻会在这些圈内第一时间编辑并上传,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编辑。例如,在2015年8月12日发生的天津滨海爆炸事件,爆炸视频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上传并分享,传统媒体在事件发生当晚集体失声,可能是囿于其他因素未能及时报道,但却损害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因而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编辑不再是个体,而是融入了受众的一份子,全天候参与受众制作、分享的内容,并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甄别内容真伪,选取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抢先编排,获取充盈的现场感。这样才能赢得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拉拢更多的人气来参与话题讨论,在接受信息反馈的同时也是舆论监督的一种实现形式。

在日益复杂的传播环境下,传统媒体编辑要构建多元立体的思维模式以实现“涅槃重生”,深入挖掘新媒体大数据蕴含的社会价值,创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有时代感的传播作品。

[1] 刘怡,李慧君.传播学视野中的大数据与新媒体发展:第二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暨中英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双边对话综述[J].现代传播,2013(1):141-143.

[2] 桂晓风.编辑要树立“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理念[J].中国出版,2010(13):48-49.

G214.1

A

1674-8883(2015)22-0121-01

王昱(1982—),女,本科,中级编辑,研究方向:电视新闻编辑。

猜你喜欢

跨媒体跨界传统媒体
网络多屏视域下传媒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评《交互叙事与跨媒体叙事:新媒体平台上的沉浸式故事创作》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试谈新环境下的博物馆跨媒体叙事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跨界设计
人工智能2.0时代的跨媒体智能
跨界通平台
新形势下传统媒体的发展之路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