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摄像中光线的运用策略研究

2015-02-26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色温光线工作者

马 放

(辽宁广播电视台,辽宁 沈阳 110820)

电视摄像中光线的运用策略研究

马 放

(辽宁广播电视台,辽宁 沈阳 11082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创新,电视艺术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光线合理运用作为电视摄像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部分,直接关系到电视摄影品质的优劣,影响到各档节目的最终成像质量和收视率的高低,受到了电视摄像工作者高度重视和关注。本文将进一步对电视摄像中的光线运用展开分析和探讨。

电视摄像;光线运用;策略研究

一、引言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因此,电视摄像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电视摄像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摄像中光线运用的重要性,通过合理运用拍摄环境中的光线,不断提升电视摄影的品质,提高各档电视节目的画面质量,让社会大众享受到优质的电视节目,最大化满足他们对精神娱乐生活的追求。因此,电视摄像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摄像技巧,了解掌握各种光线状态下的拍摄效果,从而有效拍摄出更多优质的节目素材。

二、电视摄像中光线的特点和作用

电视画面的拍摄要素主要包括了光线、构图、运动、色彩、景别以及角度。[1]光线作为首要的艺术形式之一,电视摄像工作者要想向观众传达出强烈的视觉信息,塑造出别具一格的视觉造型,就必须合理应用光线的作用和特点。电视摄像中光线运用的特点应该具备鲜明性、气氛性、形式感以及美感等,这样才能吸引到观众的目光,让观众的思想情感得到认同。要想拍摄出优良的场景画面,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光线运用的重要性。在电视摄像实践过程中,人物形象体现、环境气氛营造以及场景造型塑造都需要通过光线的合理应用。[2]

在电视摄像过程中光线合理运用的主要作用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良好控制拍摄画面的亮度;实现影响画面的确立;有效完成摄像画面的曝光作业;营造色彩鲜明的现场气氛;塑造立体的人物和景物造型;调节画面阴暗影调的关系及效果了;辅助拍摄画面的构图;表现出摄像主体的轮廓、体积、形态以及大小等视觉特征。

三、电视摄像中光线运用的注意事项

(1)摄像场景光线的变化。工作人员在电视拍摄过程中,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拍摄场景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场景的光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光线的变化主要包括了光线的强度、光源种类以及光线的性质。电视摄像人员要充分了解掌握拍摄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场景光线,进行色彩的还原。

(2)色温的变化。电视摄像工作者在拍摄过程中会时常应用到白平衡调节色温,从而有效地进行彩色还原。摄像人员要认识到色温的变化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都会一定程度上改变色温。拍摄一天中中午的色温通常最高,早上和夜晚的色温相对较低。而晴天的色温是会低于阴天的气温的。色温还会受到电压的影响,电压越大色温越高。反之,电压越小,色温越低。工作人员可以在人工光源前加上透明的色彩,这样能有效改变光线色温。[3]

(3)光线的巧妙设计。电视摄像工作者要想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营造出和谐的场景气氛,就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光线设计。光线的巧妙设计直接关系到拍摄的最终效果。因此,拍摄人员要充分了解拍摄节目内容的需求,严格按照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光线设计。例如,摄影师可以通过对人物主光和副光进行亮度的照明对比,从而全面体现出人物的轮廓特征以及性格特点。摄像工作者要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要注重拍摄内容深刻地表现在观众面前,得到观众思想的认同。

四、电视摄像中光线的实践应用

(1)自然光的灵活运用。自然光作为摄像过程中的重要元素,理应得到摄像工作者高度重视。自然光具备了众多的优点,主要包括了光线亮度好、照射范围广以及光度较为均匀等。[4]自然光作为摄像工作者的首要选择,能在拍摄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自然光会随着时间、天气以及场景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摄像人员必须了解掌握其规律,根据光线变化的特点,在拍摄过程灵活运用自然光线。1)合理选择光源。电视摄像工作通过正确合理地选择光源,能有效提高拍摄景物造型的质量,达到良好的拍摄效果。通常情况下,自然光根据划分角度的不同,可以具体分为侧光、顶光、顺光、逆光以及底光等,[5]它们之间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例如,拍摄人员在顺光环境进行拍摄时,能够通过镜头清晰地将拍摄对象结构和形态表现出来。但是,如果是在逆光的场景中,拍摄人员就可以通过利用阴影,充分表现出拍摄对象的层次感和空间感。2)营造拍摄的气氛。电视摄像工作者要通过充分利用自然光去烘托拍摄的气氛,根据拍摄内容合理地选择场景进行拍摄。正确的光线运用能有效增强电视节目画面的艺术效果,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节目所表达出的生命力,引起心灵上的共鸣。

(2)人工光的灵活运用。人工光与自然光相比较,虽然在光线距离、照射范围上都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同时操作过程也较为繁琐。然而,拍摄人员通过合理运用人工光,能进一步实现拍摄画面的空间感和艺术感。人工光主要包括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白炽灯、烛火、篝火等,电视摄像工作者可以根据拍摄内容以及场景氛围的需要,合理将人工光与自然光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和谐自然的拍摄氛围。

五、结束语

电视摄像工作者要想进一步提升拍摄画面的质量,就必须对拍摄光线进行正确的调节,有效地将自然光与人工光结合在一起,形象生动地将拍摄内容表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能深刻感受到节目的生命力。

[1] 邓迎雪.浅谈提高电视新闻摄影艺术的五要素[J].才智,2013(03):122-123.

[2] 于彦龙.试论电视台摄像中的调焦技术与光线的运用[J].参花,2011,2(4):40-41.

[3] 张帅.电视摄像技术与艺术的几点要素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191+32.

[4] 李莉.浅谈电视摄像的光线运用[J].电影评介,2012,2(2):50-51.

[5] 张守民.浅析电视摄像构图中的技巧与几点禁忌[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03):95-99.

J931

A

1674-8883(2015)22-0107-01

马放(1982—),男,辽宁沈阳人,本科,四级摄像,辽宁广播电视台,研究方向:电视摄像。

猜你喜欢

色温光线工作者
春日暖阳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学生台灯色温 不宜超过4000K
“你看不见我”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基于DALI协议的色温可调节LED照明控制器
淘气的光线
流动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