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看新闻策划新动向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媒体报道浅析

2015-02-26王永平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抗战

王永平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 400010)

新媒体时代看新闻策划新动向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媒体报道浅析

王永平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 400010)

新闻策划是当前新闻竞争的战略要地。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成长和大众传播面貌地改变,已对传统媒体造成极大冲击。为此,新老媒体均对新闻策划予以高度重视。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神州聚焦,全球关注,对其纪念活动的报道是各大媒体抢占新闻高点的必争之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各种媒体对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的策划报道,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是一次全方位、大规模、高档次的新闻策划大比拼。本文拟从国内主要媒体对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报道入手,探索新媒体时代新闻策划的一些新动向。

新媒体;新闻策划;新方向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策划更受重视

新兴媒体通过提供海量的信息、广阔的渠道和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塑造了全新的受众群体,使新闻受众更加多元化,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新媒体技术特点鲜明,一是传播符号类型更加丰富,具有文字、声音、图像及音乐、动画虚拟视频、三维空间等多种信息形态。二是多向、非线性的传播发布。突破了纸质媒体和传统电子媒体在信息表达上的局限,使新闻传播在信息筛选、内容加工、形式表现等方面都有了更多的选择,传播效率和信息处理能力都大为增强。新媒体跨越了传统媒体的介质壁垒,形成跨媒体传播态势,进一步加剧了同种形态媒体、新旧形态媒体之间的竞争。对于传统新闻媒体而言,需要探索如何以更新的表现手段、更高效的业务流程、更灵活的组织形式,来扬长避短、克敌制胜。

作为整个策划活动中的第一个环节,选题决策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近两年,随着数字化生活逐步从“边缘”走向主流,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开始从策划层面上对此给予关注。尤其是反映身处其中人们所面临的各种困惑、矛盾和观念冲突,探讨随之带来的如网瘾、不良信息泛滥、信息欺诈、网络侵权等一系列涉及法律道德方面的相关问题。这些选题本身的影响力和复杂性决定了在进行报道时,绝不能停留于简单肤浅的层面上,而应予以充分地挖掘、展示和分析。重大新闻策划,是对媒体策划水平的综合考量,也是媒体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之一。今年,最重大的新闻题材当首推全球范围内的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及其他有关活动的通知》,提出纪念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响应,都不约而同地对此项活动予以精心策划并实施。从5月7日开始,《人民日报》推出“民族记忆·你不知道的抗战故事”专栏,由人民日报记者组成若干采访小分队,挖掘新发现的史料,重访重要抗战纪念地,寻访健在的抗战将士及亲属,通过他们的讲述,用一段“人民电视”的影像、几张图片、一篇文字重现抗战历史,深化民族记忆,将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抗战故事,以鲜活的方式、全媒体渠道呈现给读者,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通过一张震撼人心的老照片、一处烈士陵园、一尊抗战纪念雕塑、一场震惊世界的激战和一堵弹痕累累的“血战墙”讲述抗日英雄以身殉国的赤胆忠心。

新华网推出大型专题《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载 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注重历史“重现”与“反思”的双重展示,图文并茂与视频在线播报社会各界纪念活动;并以高清美图、时光轴等技术手段重现二战历史,凸显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同时设置“网友评说”节点实现与网友互动。央视网用老照片和纪录片重现峥嵘岁月。推出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通过“新儿女英雄传”、“抗战胜利70周年影像馆”、“中国受降档案”、“楹联诗词选登”、“勿忘国耻纪录片”等栏目,利用老图片与经典纪录片再现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

由此可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对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予以高度重视,做了精心的策划。这也充分说明新闻策划对重大题材的关注日益重视。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策划各有特色

新闻策划的方式、方法很多,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特色。传统新闻报道策划中,报道方式讲求的是各种新闻文体、版面编排、报道规模等合理有效的采用。新媒体环境下的报道策划则要研究如何适当采用新的载体和新技术手段,运用多种传播符号,将信息资源进行不同方式的排列组合和增值加工,采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制作发布新闻,如博客、搜索引擎、网络专题、网上直播、在线访谈、手机短信等多种传播形式充分使用,使报道集文字的、视频的、音频的、数字的媒体发布于一身。

今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网络媒体很早就开始精心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网络宣传活动。通过充分运用全媒体宣传优势,弘扬主旋律,掀起了各地人民共同铭记历史、追忆先烈的浓厚爱国氛围,唱响了网络空间珍视和平、圆梦中华的主旋律。从今年4月开始,吉林网开设了《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专题,吉林广播网开设了《历史的丰碑 伟大的胜利》专题。吉林电视网开设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专题,并推出全媒体大型行进式特别报道“追寻”及“讲述红色故事”网络访谈活动。8月1日,由云南广播电视台发起主办的《“穿越滇缅路激扬爱国情”》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本次采访活动以昆明—楚雄—大理—保山—德宏5个州市为主线,全媒体采访团队实地探访滇西抗战遗址,以直播连线、现场访谈、新闻专题、滚动片花、网络直播、微博、微信、微视同步图文推送、视频点播、报纸专栏,并联动各州(市)广播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全媒体融合报道的方式进行。昆明信息港开设了《胜利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新闻专栏。同时,走访云南红色经典路线,以视频形式制作“红色经典旅游线路推荐”主题的系列视频节目,利用视频报道形式,深挖抗战中的故事,并通过昆明信息港及春城微视等平台推广。

有的网络媒体还采取联手合作的方式,加大了报道力度,提升了整个报道的影响力。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联合湖南当地媒体发起“抗日英雄·魂归故里——长沙会战浙籍将士遗骨回家”新闻宣传活动,引起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浙江日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澎湃新闻等全国100多家媒体的参与,引发了国内外关注。

除了采写《长沙会战浙江籍抗战将士名录公布 有你的亲人吗》《终于找到你 5户浙江家属赴长沙接抗战阵亡将士遗骨》等报道外,浙江在线记者一直在湖南、浙江两地多个部门间奔走、沟通,联系将士亲属,最终让将士遗骨安葬在了杭州安贤园的纪念园。现场图文在微博、微信、APP等移动端推送,稿件在浙江在线、浙江日报、湖南日报等媒体发布,传统媒体、新媒体协同发声,共同唱响一曲对“民族英魂”的赞歌。

三、新媒体时代新闻策划发展动向

笔者身处重庆,对重庆媒体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地表现有更多了解,通过详细调研、比较、分析,对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策划有更多的一些思考。

2014年底,腾讯、大渝网就开始提前策划纪念活动。经反复调研、谋划,最后确定以“重走川军出川抗战路”为切入点,展现八年抗战的一段历程。方略既定,重在实施。三套人马同时进行,收集资料,确立重走川军出川抗战路的路线、内容、线索、要点等,落实方案;加强互动,网上招募志愿者,吸引民众参与,汇聚能量;面向社会,寻求社会各界支持,扩大影响。登高一呼,声震八方,3000多网友踊跃报名,经反复考察、面试,综合考虑,最后选定30位志愿者携手同行。行程45天,途经11个省市,总行程1万多公里。以大渝网记者编辑和重庆传媒职业学院派出的师生采访团队共同组成主创团队。报道内容分重大战役与人物专访双线并进。每天一早,大渝网首页都有川军抗战遗址、重大战役和抗战老兵的专题报道新鲜出炉,整个报道图文并茂,外加视频新闻,精彩战斗、光彩老兵,均受到众多网友热捧热议,热情点赞。

与此同时,重庆传统媒体在此次大型纪念活动中也竭尽全力、精心策划组织,充分显示了传统媒体的丰富资源、人脉优势和厚重的历史沉淀。以对纪念抗战胜利大阅兵的报道为例。当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各大报媒都以不同的方式和版面隆重报道了北京首都大阅兵的盛况,同时还采写了大量的本土新闻予以呼应。9月4日,重庆日报用7个版面全方位全景式报道了北京阅兵式的盛大场面,其中,有一个整版报道了阅兵式中与重庆有关的人和事。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新闻策划尤显重要。只有通过精心地策划,新媒体才能更好地发挥数字网络在新闻报道中的优势,传统媒体也更需要通过精心地策划才能弥补自身在信息容量、传输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同时,我们还看到,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新老媒体依然各有受众,新闻策划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尚不能互相取代;今后发展的趋势是新老媒体的相互融合,在新闻策划方面力求扬长避短、相互借鉴、携手共进。新闻策划这个传统的手法在新媒体发展的新时代还将发挥更大、更多的作用。

G212

A

1674-8883(2015)22-0105-01

猜你喜欢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抗战
坚持就是胜利
我们家的抗战
坚持
十九大胜利召开
忆·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胜利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
“七七”全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