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5-02-26李聪妹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真实性工作

李聪妹

(连城县广播电视台,福建 龙岩 366200)

浅析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李聪妹

(连城县广播电视台,福建 龙岩 366200)

记者采访是电视节目素材的重要来源,也是电视台工作的焦点和重点。电视台记者是新闻采访的主体,在新闻采访中是新闻现场的目击者,是观众与新闻事件之间情感变化与联系的桥梁,也是洞察新闻事件全过程的“新闻之眼”。但是在其采访过程中常遇到采访准备工作不足、缺乏现场控制能力、采访内容的真实性受到质疑以及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电视台记者要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加强采访现场的控制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采访能力,保证采访的真实性与时效性。

电视台记者;重要性;采访;策略

随着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电视新闻的素材来源途径多元化,且新闻采访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但是新闻采访是一项极具专业性的工作,极其考验新闻记者的各项能力和素质。新闻记者要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因此,在采访时提问的方式方法都极其讲究,只有得当的提问和采访,才可以实现有效的新闻素材收集,才能够准确把握新闻的焦点。同时,记者采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的问题、难题,把握其中的规律和处理方法对提升电视台记者的专业技能、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视台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电视台记者是新闻采访的第一见证者,对新闻场面的了解最为全面,也能看清新闻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原因。当前从事新闻采访的媒体众多,新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是媒体竞争的重点。新闻事件采访比拼的关键是电视台记者职业素养的比拼,观众通过电视台记者可以感受新闻的真实性,深入了解事件的发生根源和进展状况,影响着观众的道德评价。

(一)电视台记者是现场的目击者

电视台记者是新闻现场的目击者,明确告诉了观众采访的真实性,第一时间把观众拉入到新闻事件当中。电视新闻采访中电视台记者的出现意味着事件发生的真实性,尤其是对突发事件,由于其自身的不可预测性,观众很难及时全面地了解事件的真相,电视台记者凭借其职业素养,及时进行事件的现场采访,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新闻事件。新闻事件通常采用直播的形式,在拍摄过程中保持画面的连贯通畅,不允许出现停顿和逆播,电视台记者不仅是画面事件的讲解者和采访者,而且是新闻现场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二)电视台记者是情感桥梁

电视台记者出现在现场事件采访中,使新闻采访更加直接有效,增强了信息传送的流畅性,缩短了新闻现场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使观众产生亲临现场的感觉,增强了观众对新闻的感触力。同时,现场新闻采访要带给观众立体的真实感,通过调动新闻事件中的各种要素提高新闻的质量,并带动观众的感情变化,增强电视台记者的感染力。

(三)电视台记者是新闻之眼

电视台记者是现场新闻采访的“新闻眼”,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播报者、调度者,通过电视台记者,观众可以直接观察新闻现象的详细情况。新闻事件的时效性是电视新闻节目成败的关键,大众媒体都采用同步直播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模式,可以让观众更加真实、近距离地了解新闻事件。例如,在“汶川大地震”的采访中,各媒体电台都采用无剪辑拍摄手法,配以电视台记者的现场采访,让观众了解了灾区的真实状况,有的电视台记者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一边讲述一边播报,大大提高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二、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遇到的问题

(一)电视台记者采访准备工作不足

电视台记者采访工作工作量较大,同时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为了保证采访内容的真实性,把握新闻资讯的即时性,这就要求电视台记者要对突发事件做出迅速和准确的判断,保证采访工作的连续性,并在采访语言准确性方面做好工作。电视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规划好采访大纲,做好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情进行预案,避免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但是很多年轻记者没有在准备工作中做足功课,尤其是对采访者的年龄、性格特点和爱好等没有充足了解,面对突发状况时缺少应对采访方案,从而造成被采访者出现抵触情绪,影响了采访资讯的准确性。

(二)电视台记者缺乏现场控制能力

当前,我国社会出现关键的转型期,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都会给电视台记者采访带来困扰。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视逐渐失去了其在舆论方面的领导作用,很多观众对电视台新闻采访抱有怀疑态度,甚至在采访过程中受到很多阻挠,出现意想不到的采访状况,这就需要记者具有良好的现场控制能力。但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容易出现现象失控的现象,再加上新闻现场各种围观群众的干扰以及新闻当事人的刻意阻挠,都会使得新闻采访缺乏有效性和真实性,缺少经验的记者对突发状况难以做出有效应对,导致采访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三)采访内容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采访内容真实性受到质疑是当前电视台记者采访工作中面临的普遍问题。记者在采访工作中难免会遇到造假,有些当事人或者当事单位为了维护自身形象,事先会做出对付应对记者采访的方案,用准备好的答案来应付记者,因此很难获得真实的新闻资讯,也不能了解事件背后隐藏的新闻事实,从而严重影响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再者,遇到比较敏感的新闻问题,记者实时会提出尖锐和敏感的采访问题,而被采访者出于自我保护会采取保守性回答或拒绝回答,这是记者面临的最常见的困难。

(四)电视台记者的安全问题

采访工作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新闻现场采访记者,其往往会深入到事件发生现象,如洪水现场、地震现场、火灾现场等,这些都对电视台新闻记者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同时,电视台记者也会参与到警方重大案件的破获中,一旦出现激烈的冲突,会直接威胁到记者的人身安全,这就需要记者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在采访现场冷静应对各种困难,最大限度保证采访内容的真实性和即时性。

三、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

电视台记者在开展采访工作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尤其是对采访对象进行深入了解,并分析事件采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准备好手机、电脑、录音设备等各种采访工具保障采访需求。电视台记者要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对于突发状况进行合理规避,保证自身安全。再者,电视台记者要根据采访者表现出的状况进行及时分析,逐步采访引导对象从而获取有效信息,提高采访工作的有效性。在采访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采访者的语言特点,准确把握采访者的心理动态,同时在采访开始之前要排除可能发生的干扰因素,保证采访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采访现场的控制能力

电视台记者要提高采访现场的控制能力,随时掌握和控制采访现场出现的突发事件,同时要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从新闻现场变化中发现采访点,提高采访工作的真实性和即时性。一个优秀的现场记者善于发现新闻现场的变化,在突发事件中保持冷静的心态,以自身的业务素养来避免发生采访故障。例如,央视记者张灵泉在三峡系列新闻现场的采访报道中,曾经突发通讯信号中断的现象,但是采访工作依然在进行,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张灵泉表现出了一个优秀记者的素质。她临危不乱从容应对,继续进行采访工作,始终保持整个采访工作的完整性播放,消除了一场采访事故。因此,记者应当具有准确的现场判断能力,在关键时刻采取下意识的专业操作,保证采访工作顺利进行。

(三)提高自身的采访能力

首先,要加强情感控制能力。记者要控制自己的感情不受情绪波动的影响,进行真实的采访,严格遵守职业操守,不在采访过程中掺杂个人的情感表达。同时要保持情感变化与采访现场气氛融合,不能在新闻画面中显得过于突兀,影响新闻采访质量。其次,要提高现场观察能力。新闻内容多数过细节体现,因此记者要有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及时捕捉采访过程中的细节变化,及时把握被采访者的心理,引导采访,挖掘深层次的新闻资讯。再者,要加强沟通能力和技巧。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在新闻事件的处理和与被采访者的沟通中,面临诸多人际关系,出镜记者要加强语言沟通能力的训练,对出镜记者的沟通能力,不能局限在与被采访者的沟通上,还应当重视现场采访的选题。最后,记者要善于提问。和现场的相关新闻人物对话时,要注重提问的方式,保障问题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但要避免对方产生排斥心理影响到采访效果。因此,记者要对新闻事件有深入的了解,保证提问问题的条理性,凸显新闻事件的本质。

四、结语

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对电视台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保证新闻资讯的可靠性,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但是电视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有着很多无人知晓的心酸,尤其是在一些基层采访过程中,很多部门工作人员不积极配合,甚至出现阻挠采访的现象。对于记者,面对这些困难,要训练个人的心理素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压力,做好充足的采访准备,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同时要加强对采访现场的控制,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1] 程艳娜.浅析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视听,2015(10).

[2] 吴胜昔.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J].新闻传播,2013(06).

[3] 吴新亚.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10).

[4] 李锴.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西部广播电视,2015(06).

G212.1

A

1674-8883(2015)22-0099-02

李聪妹(1987—),女,福建连城人,就职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真实性工作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不工作,爽飞了?
广告的真实性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