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2015-02-26杜宝堂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受众

杜宝堂

(凤翔县广播电视台,陕西 宝鸡 721400)

浅谈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杜宝堂

(凤翔县广播电视台,陕西 宝鸡 721400)

时下人们对电视节目的依赖逐步加大,电视资讯的新闻记者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如何改进或优化这一职业人员从业道德,显得格外重要。鉴于此,本文从电视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内容及重要性入手,简要分析当前电视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电视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电视新闻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电视新闻;记者;职业道德

一、电视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内容

新闻是公众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而新闻记者是新闻工作的主体。如此看来,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至关重要,其直接关系到受众观看电视新闻的感受。新闻传媒界有史以来流传一句至理名言:“先做人,再做文”,这句话是说新闻工作者的一切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这要求新闻电视工作者必须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中心,积极发扬优良的传统美德。具体来说,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以下几方面职业道德:

(1)还原新闻事实,捍卫新闻尊严。新闻记者的本职工作就是还原最真实的新闻,为公众提供事实真相。因此,要求记者保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论任何时候都要秉着对公众负责的态度,不怕苦不怕累,站在新闻最前线,取得最新消息,真正将社会舆论引导至正确的方向。尤其是作为一名县级新闻记者,不可因为所报新闻没有得到广泛关注而不重视,而要时刻提醒自己这是一项关乎老百姓生活的重要使命。

(2)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丰富的表现形式,传统的新闻报道往往会忽略受众的需求,只一味地追求“高大上”。由此,现代新闻记者应积极改善,要充分理解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思维模式,不断完善自身的报道形式,为受众提供最贴心的新闻服务。同时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无论是采访技巧还是图片处理技术,都要把理论结合实际,取得报道的最好效果。

(3)技能拓展,做思想的巨人。作为基层的新闻记者,要时刻保持战斗的状态,细心并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新闻点,立足于此展开详细剖析;要有正确的政治思想觉悟,准确地对素材进行加工和完善。同时,要深入群众,加强自身相关知识积累,此时,渊博的知识和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实践是至关重要的职业发展诉求,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保障,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实战经验,在实战中成长。

(4)准确的归纳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准确的归纳能力也是必要的,将之前的工作做出总结,也是对今后工作的积累。不断丰富相关的知识是为下一次工作提供最成熟的参考基础,保持永久的前进动力。同时,在基层的新闻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种各样的事,这就要求记者有较强的心理抗压能力和综合能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政府官员和私企老板会有不同的说话办事风格,在采访之前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多方面了解即将要采访的对象,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在采访的过程中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应对考虑以外的情况。

二、当前电视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随着新闻记者的地位逐渐提高,有些从业人员在得到热捧过后偏离了工作的初衷,放松了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因此出现道德缺失的现象。

(1)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在我国,传媒行业流传着一种不正之风,尤其是被报道的人物和事件,往往认为只要给记者些好处,就可以按照既定的方向报道。记者的身份则意味着记者要把社会的效益排在第一位,不应将经济利益考虑得如此重要,否则会直接降低媒体在公众心中的形象。

(2)迎合群众低级趣味。随着媒体形式的越来越丰富,受众的选择也变得多了起来,因此各媒体新闻记者使出浑身解数博得受众的青睐,而不断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前后衔接脱节。在这里强调应分析不同受众文化水平,有针对性地提供其所需知识,从心理上与其产生共鸣,并通过自己的不断辨别筛选,选取符合受众文化取向的新闻点,加以传播。

(3)传播过程出现偏差。信息因素:受众也许接受的不是一手资料,这里就涉及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经过加工,最终有可能偏离最初信息的用意。信息因素一般包括个人因素、信息本身、受众自己因素。受不同主体的智力、文化程度、经验等因素的制约,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情况的改变,受众要不断提高辨别能力。

(4) 网络是优势也是劣势。网络越来越得到受众的关注,也创造了很多的奇迹,但是它的存在是优势也是劣势。作为电子媒体,新闻的发布如果得到记者的跟踪报道后被发现是错误消息,可以随意删除,但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删除的,这种无法找到发布主体的事情难免留下隐患,扰乱社会风气。

三、加强电视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修养措施

(1)坚定信念,遵纪守法。在我国进行法治建设的过程中,记者承担的责任体现在:首先是法治建设内容的传播,其次是法治建设的成果,最后还要对法治建设制度进行监督,这些都要求记者在进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谨遵法律,鉴定信念。

(2)辩证思维,科学引导。新闻记者的工作是要向大众传播真实信息,一名合格的记者要做到科学引导,还要坚持道德素养。科学引导得益于记者尊重事实的客观态度,不仅在采访的时候采用公正的角度,在报道的时候要客观地说明,保持伸张正义的心态,正反面事实都要用于报道,科学引导舆论。

(3)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塑造新闻记者的良好形象还需要做到扎根基层,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加强最根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建设,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建设,专心为受众提供真实的新闻内容,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四、结束语

在媒介融合的新环境下,作为一名基层的电视新闻记者,在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应更加坚定前行的信心,坚持职业操守,不断为受众者排忧解难。相信今后相关制度会更加健全,让每位记者真正实现这个称呼的意义。

[1] 王立明.记者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J].现代视听,2011.

[2] 王婷婷.大众传播视阔下微博文化社会影响力分析田[J].北方文学,2012(8).

[3] 李彦山.透过基层新闻采写“短板”谈新闻思维[J].新闻研究导刊,2014(5):61-62.

[4] 贾乐蓉.俄罗斯传媒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律组织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09(03).

[5] 刘若涵.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职业现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G214.2

A

1674-8883(2015)22-0082-01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受众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