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传媒意识形态操纵功能及其发挥

2015-02-26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受众利用

郭 虹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 长春 130000)

新闻传媒意识形态操纵功能及其发挥

郭 虹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 长春 130000)

意识形态作为阶级社会的产物,任何统治阶级与执政党都无法超越意识形态而独立存在,意识形态操纵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国家执政效果,本文从新闻传媒的意识形态操纵功能入手,对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进行了探讨。

新闻传媒;意识形态;操纵功能;发挥

一、前言

新闻传媒本身具有“阶级性”特征,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之内,具有意识形态操纵功能,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种,是统治阶级或执政党进行社会控制的重要领域。新闻传媒本身作为大众传媒的发声机构,可以通过宣传手段使统治阶级的意识转变为社会成员的普遍意识,从而提升意识形态操纵的效果,提升统治阶级的执政效果。因此,对新闻传媒意识形态操纵功能及其发挥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新闻传媒的意识形态操纵功能

意识形态操纵是通过对人的行为模式甚至心理状态编制程序,从而对人的精神、心理结构进行影响的社会控制方法,是运用一种熟练的技巧对被操纵对象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目的就是制造出操纵者所需要的行为。[1]新闻传媒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具有“阶级性”的特征,代表着统治阶级或执政党的利益,成为统治阶级的喉舌。同时新闻传媒由于其信息传播的特殊性,可以“制造”新闻,利用特殊的新闻语言构建虚假的现实。

三、新闻传媒意识形态操纵功能的发挥

(1)新闻传媒的语义操纵。1)词义与概念的转换。在新闻传媒报道中,通过改变语言环境,可以将同样的词语进行差异性的排列组合,组成完全不同的新闻报道,新闻传媒对词义与概念的变化是意识形态操纵的重要手段。在变换词义与概念时可以通过寻找相似词,在所指事物范围内挑选相似词汇整合语言结构,对社会成员的普遍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2)简化与模式化。新闻传媒与其他文化类型不同,主要面向社会大众,因此新闻传媒不仅对新闻报道存在着简化要求,而且也限制了新闻报道的独创性。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容易被简化了的复杂问题所吸引,表达的内容也容易被受众所接受。新闻传媒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以其模式化的思考模式模糊了受众的语义准则,左右着社会意识形态。3)肯定与重复。新闻传媒在传播信息时往往运用简短且肯定的形式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传递给受众,具有一定命令性与指令性。新闻传媒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操纵集中体现在肯定与重复着两个主导因素中,从引导思维延伸到引导受众社会行为的层面上。肯定与重复以一种固定范式在受众的思维意识中灌输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将受众的理性判断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引导受众的逻辑思考模式。4)轰动效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介还会应用轰动效应手法,将信息分解成片段,使受众无法掌握新闻事实的真实面貌,难以了解完整的新闻过程。轰动效应是一种技术,它的运用集中体现在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上,新闻媒介若想加强受众对某一个社会事实的关注度,可以利用“连续轰炸”提高受众接受意识形态的速度,降低其批判认识能力。5)分解与快捷性。新闻传媒在报道过程中将完整问题分解为诸多片段,从而干预受众思考的完整性,这不仅是简化的重要手段,也是轰动效应的集中体现。新闻报道可以利用破坏问题的完整性的形式,有效地降低受众的关注度,同时新闻传媒可以对新闻信息进行选择性发布。同时新闻传媒强调的及时性会营造出一种虚假的快捷性,从而引导社会舆论走向,使社会话题存处于假象时间内。[2]

(2)新闻传媒的日常操纵。1)筛选事实。新闻传媒对于意识形态的操纵主要体现在对新闻事实的筛选,对新闻信息的进行有目的的供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传媒利用心理范式唤起受众的主要诉求,利用新闻传媒特有的思维结构设计出多样性的看法,决定信息流的结构。在这种信息筛选的信息结构下,大部分受众都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干预,新闻传媒利用对新闻事实的筛选,把握着社会舆论的走向,提出一个热点问题或者消除一个热点问题都是可能的。2)“形成群体”作用。新闻传媒主要通过统一信息流结构,将受众的思想注入统一的标准模型,将受众的思维模式公式化,并保证一个区域内的每一个个体都与制定的模型相吻合。新闻传媒“形成群体”作用由地区出发逐渐覆盖至世界范围,影响那些不以批判态度接受信息受众的意识形态。3)公开的谎言。新闻传媒的现场直播可以使受众在获取信息时候体会到相当程度的现场感,从而增进对新闻事实的信任,消除心理疑虑。然而恰恰是这一看似真实的现场直播阶段,却很容易捏造新闻谎言,左右社会舆论。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传媒往往利用搭建拍摄场景、按剧本进行表演等方式,播放出看似真实的假象。4)建立统一的重要观点。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传媒往往会对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统一的报道,在实现新闻报道统一性的基础上,营造新闻报道多样化的假象,消除统一的重要观点的外界影响因素。5)“抓住”受众。“抓住”受众是新闻传媒进行意识形态操纵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传媒在新闻报道发布之前,通过一系列手段将受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即将发布的新闻内容上,通过引导社会舆论造成新闻传媒根据受众新闻诉求进行报道的假象,从而消除受众的心理防备、获取受众信任。6)利用科学权威性。新闻传媒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经常利用科学权威性提升意识形态操纵的效果。现阶段大多数意识形态都依附于科学,甚至构成科学的基础。当意识形态按照科学或科学语言塑造起来,或者将客观的科学形象引入意识形态,可以打破受众的价值观,使受众在面对意识形态操纵时难以实现自我保护。

四、结论

意识形态操纵作为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稳定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统治阶级应当利用新闻传媒意识形态操纵功能,实现社会成员的社会意识观念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统一。

[1] 冯娜.新闻传媒意识形态操纵功能及其发挥[D].河南大学,2013.

[2] 何红连.大众媒介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G206.2

A

1674-8883(2015)22-0068-01

郭虹(1981—),女,吉林长春人,本科,初级,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制作人,研究方向:新闻传媒。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受众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