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真人秀节目形式与主持艺术的异同
——以《Running Man》为例

2015-02-26申佩琦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名牌真人秀韩国

申佩琦

(江苏师范大学 语言与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中韩真人秀节目形式与主持艺术的异同
——以《Running Man》为例

申佩琦

(江苏师范大学 语言与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在信息交融迅速的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热络,尤其是在亚洲,中韩之间地交流与合作十分密切。而在影视传媒方面,韩国娱乐节目更是中国娱乐节目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在2014年第四季度,各大卫视新节目频出,而浙江卫视引进韩国原版节目《Running Man》打造的《奔跑吧兄弟》更是受到了极大地关注。文章将结合中韩两档真人秀节目的内容形式与主持艺术进行探讨,分析中韩真人秀节目的优劣。同时,从原版中吸取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原有的优势上发挥中国特色,将“引进的”变为“自己的”,促进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类型的发展和繁荣。

中韩;真人秀节目;异同;发展

电视真人秀节目是指由节目制作组制定规则,将普通人在假定的情景和虚拟的游戏规则中真实生活的过程录制下来并播出的大型电视游戏节目。“真”是指它绝非虚构的,它的手段是纪实;“人”指人格,是整个节目的核心和根本;“秀”是指虚构和游戏,真实和人格都是通过“秀”的环节展示。这三节环环相扣,以人物为核心,纪实性与戏剧性的完美结合,造就了具有纪实性、冲突性、游戏性这三大特征的真人秀节目。

2004年,我国第一档大型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开播,此后各种歌唱比赛类节目层出不穷。在国人渐渐厌倦批量生产的音乐选秀节目之时,浙江卫视另辟蹊径,引进韩版《Running Man》的节目,推出一档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1]而在电视新闻改革乏力和电视剧创作乏善可陈的情况下,真人秀节目成为主导中国人视觉消费习惯的“中流砥柱”。然而,真人秀节目在我国已然呈现泛滥之势,其中许多节目耗时耗资巨大,播出后却反响平平,收视惨淡。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研究真人秀节目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奔跑吧兄弟》(以下简称跑男)作为近期最受关注的真人秀节目和具有代表性的引进节目,首先成为文章的主要研究对象。

一、节目的形式特征

(一)游戏性

游戏性是真人秀节目制作的基础,是其不可缺少的一大特征。在韩国RM中最著名的就是撕名牌大战,一般分组进行,在每位队员背后贴上自己的名字——名牌,双方可以采用运动对战或者正面对战等方式,在对战中将对方后背上的名牌撕下来就是胜利者。撕名牌大战也在中国跑男的热播中被大众所熟知,这也是最具悬念,最刺激的“撕名牌”游戏。它总是作为最后一关出现在节目里,紧张又刺激的情节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不仅如此,撕名牌大战还衍生出许多的玩法,如铃铛撕名牌、水枪撕名牌等等,能够吊起观众的胃口,这个游戏环节就算成功了。

真人秀节目的主要内容就是游戏,因此游戏性也是整个节目最突出的地方。韩国RM中最值得借鉴的就是对待游戏的态度,每位成员对待游戏都是十分认真的,每次节目都是“豁出性命”一样,更加不会轻易改变游戏规则。而在中国跑男在短短几期节目中就出现了多次要求改变游戏规则的行为,甚至还逃避惩罚。笔者认为,严谨的对待游戏,才能把有着大型游戏节目之称的真人秀节目做好。

(二)新颖性

新颖性是真人秀节目制胜的关键,是引起观众兴趣的有力武器。第一,队伍分配十分重要。韩国RM的队伍可以由导演提前定好,节目拍摄过程中,成员可以自行组队形式多种多样。而中国的游戏方式则略显枯燥单一,笔者以为还可以在网络上征集有创意的游戏方式,这些都可以提高游戏的戏剧性。第二,主题的选择也是节目一大看点。整个游戏的情节随着主题的情节产生开场、经过、高潮和结尾,这使游戏紧凑连贯,观众也会觉得有始有终。

“就节目特性而言,娱乐节目首先应具有娱乐的性质,理应包含观众乐于接受的轻松与愉快,但娱乐性并不等于文化的缺失,更不是趣味的低俗。娱乐节目必然要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导向和善美取向,承载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教育功能,即使是纯粹的娱乐,也一定会触及精神层面和价值取向,没有精神支撑的娱乐,是不会有长久生命力的。”[2]总体来看,一味按照韩国版的节目形式和主题来拍摄也只是不同成员相同情节的重复劳动而已,若能将我国优秀文化融入其中,不仅增添了节目新意,还提升了节目的文化内涵。

(三)拍摄与后期剪辑艺术

拍摄与后期是综艺节目致胜的关键,是整个节目的依托。韩国RM在拍摄过程中创新使用了一人一机的跟拍模式,在开始游戏时,摄影师要和队员一起进行奔跑,这种第一人称的拍摄手法不仅可以全面的捕捉队员的每一个动作表情,无形中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在RM节目的后期制作,包括剪辑、配乐、特效等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剪接方面,插叙的描述方法使得游戏情节的发生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多角度播放以及慢动作回放一些精彩镜头便于观众理解和品味,每位队员的焦急表情在镜头上多角度的呈现渲染了紧张的氛围。配乐方面的选取都是少而精,每位成员都有根据自身性格而选取的个人背景音乐,这些配乐都恰到好处地营造了游戏氛围,显示了人物性格。节目在特效方面也有创新,综艺节目中很少会使用CG动画,但是CG动画在RM中运用的频率却相当高,有些时候甚至能以假乱真。

在中国的综艺节目中,后期混乱的现象很普遍,尤其在配乐方面,频繁地使用和过高的分贝都让节目听起来很繁杂。特效方面更是急需加强特效技术,粗糙的特效常会被观众们吐槽为“五毛钱特效”,缺乏美感的同时也让人无奈感慨。学习特效制作技术,寻求新的突破,才是提升制作的良方。

二、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

这档节目在主持风格上有别于其他综艺节目。一般情况下,主持群体大多为“多人群口主持”,而在这种模式下主持无论是双人还是多人,呈现给观众的都是单一的。[3]而跑男采用的是“单、群口交替转换”的主持模式。中国版沿袭了韩国版的六男一女的主持模式,主持人皆为演艺圈人士,具有较高的人气和号召力,为节目的收视率提供了保证。

两档的七位主持人都分别有主持人、演员、歌手,照顾到各个年龄段和各个行业,使整个节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早期韩国RM的队伍选择是在9人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凝练为7人,他们在节目中各有各的特征,各自负责各自的观众群。中国版的主持成员如今仍然在选择和磨合,与韩国版不同的是,缺少了一位吸引中年观众群的主持人。因此,中国跑男在年轻人中十分受欢迎,但是在中年观众群中则鲜为人知。而观众们都存在一种微妙的心理,希望在节目中看到自己熟识的公众人物,尤其是老一辈的明星出现在新的青年综艺节目中,会出现奇妙的冲突感,满足观众窥探的欲望,吸引更多的观众群。

笔者以为,跑男成员的角色设定需要独特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个性,否则一直弱化成员的主持人身份,受众会经常不自觉的跳出节目。韩国RM呈现的不仅仅是一档节目,而是一个大家庭,是整个团队和每位主创的心意,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同时,嘉宾是真人秀节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作为这种耗资巨大的大型户外游戏节目,嘉宾也是收视率的重要保障。两版节目在嘉宾的选择上都偏向于年轻一代的“小鲜肉”,包括演艺明星和体育明星等,这为节目带来了大批的粉丝。

三、发展前景

如今,中国跑男第二季又在热播中引发了网上热议。对于这次新一季的节目,笔者仍然抱着期待的心情。近年间,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经十分泛滥,即使这些节目的收视率并不理想,但是各大电视台仍不停地制作,并未仔细考虑失败原因和改进方法。节目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制作精,传媒人身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为大众展示的应该是质量精美的节目和正确高雅的审美。新的节目形式也是我们应当继续发扬的,以往的综艺节目都是在室内拍摄,而这两档节目则力图让嘉宾走出演播室与大众、草根的情景设置相结合,让明星走下“剧场”,真正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当中。这种嫁接很有一番意思,总能碰撞出一些反差对比较大的戏剧化效果。而这种对传统明星高端形象的“解构”非常值得关注,反讽的传播力量和效果非常明显。[4]

我国真人秀节目虽然起步晚,但我们可以学习优秀的经验,引进节目本身就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中华文化的丰富为节目提供了充足的创作素材。无论是我国经典传统文化,还是外来优秀经验,我们都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和大众审美需要,秉持一份严谨真诚的态度,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制作精良、创意十足的视觉盛宴。

[1] 刘雅雯,贾钢涛.浅析电视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的社会价值[J].视听天地,2015(5).

[2] 谢耕耘,王彩平.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报告[J].新闻界,2005(4).

[3] 许芫颜,杨尚鸿.试论综艺节目主持人多元化的角色定位与转换——以韩国综艺节目《两天一夜》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

[4] 唐顺荣.东国之石可否攻玉?——韩式综艺之于中国[J].新闻与传播,2013(4).

G222.3

A

1674-8883(2015)22-0053-02

申佩琦(1994—),女,安徽六安人,江苏师范大学语言与科学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影视学。

猜你喜欢

名牌真人秀韩国
火卫一上的真人秀
撕名牌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企业名牌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在韩国走马观花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
名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