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产业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5-02-26孟溦蕾
孟溦蕾,朝 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80)
发展生态产业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孟溦蕾,朝 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80)
国家生态凝聚力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内向聚合力和外向吸引力。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价值理念和目标导向。生态产业是生态经济的产业化形态,其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态与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并促使二者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因此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形成国家生态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生态凝聚力的核心理念及其理论渊源进行了阐释;其次对生态凝聚力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在统一的价值观基础进行了简要概括;再次对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说明;最后对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路径进行了阐述。
生态产业;生态凝聚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生态产业发展是生态凝聚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1](P209)“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2](P89)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重要内容。[3]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切实有效转变,为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迈进,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不懈努力。
一、生态凝聚力的核心理念及其理论渊源
(一)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是生态凝聚力所涵盖的核心理念
人的自然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有机统一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决定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另一方面决定了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产生并追求和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这也正是生态凝聚力所涵盖的核心理念,是凝聚人心的和谐观念。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提供了内在依据,在实践中要求人类自身经济活动开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要统筹兼顾,协调共进。一方面人类的经济活动要遵循和服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自身规律,不断改善发展理念,认识到环境保护和人类自身发展存在内在统一关系,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1](P209)一方面要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守护大自然母亲的神圣之躯,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实践活动积极改造利用自然,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并进一步通过经济发展在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类福利的基础上为提高和谐发展能力和生态凝聚力,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
(二)生态凝聚力中自然、人、社会与和谐发展的理论渊源
人类对自然界有依赖性关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就人的自然性存在来讲,人类和自然界之间存在着自然界对人类的物质本源性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关系。离开了自然界的支撑,人类将无法生存,人类活动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必须遵循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内在规律。
自然界是人自身生命的组成部分。从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关系来讲,人本身也是有机和无机的统一。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4](P167)从这点上讲,自然界不仅是人生活于其中,于人身之外的对象性存在,同时也成为人自身生命的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人类必须将自然界置于和自身平等的地位,像关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来关注和保护自然;在强调自身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注重自然的主体地位;在致力于自身价值追求和利益实现的同时,也注重自然价值和生态效益,从而实现有机与无机,人类与自然界的统一。同时,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受自然界的制约,依赖于自然界的自然性存在,人类区别于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物种的主要特征在于人还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即社会存在物。
二、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依据
生态经济的本质是强调人与自然共存共生、和谐发展,这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体现的基本内涵之一。由于“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5](P322)“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6](P64)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体。自然界是人类之母,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离开了自然界的支撑,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同时,人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从人类社会诞生开始,人类就开始改变物质世界,使之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劳动使人成为能够改变和征服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重要体现;劳动使人从自然存在发展为社会存在,使人具有了社会属性。从这点上来讲,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自然界与人类这一本源性关系进行了精辟阐释。人作为类存在物的属性,决定了自然界是人的生命源泉。这种类特质的存在,即基于人的普遍性基础上的自由性的获得,决定了对于自然界的依赖程度的强弱。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物质生活的对象,也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对象;既是人的肉体的食粮,也是人的精神的食粮,是基于思维与存在的辩证统一关系的精神的物质本源性。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以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自然界既作为人的存在的外部世界,即外部自然,也即人的活动的对象而存在;同时也作为人的内部自然,即人的无机的身体而存在,也即自然就是人本身。因此,马克思最后结论说,由于自然界是人的身体之本与精神之源,因此,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既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会存在物,是二者的有机统一。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自然界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对象性客观存在,因此决定了人必然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和限制,人的各项活动的展开和进行不能超越自然界的范围和界限,“自然界,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直接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合地存在着”。[7](P107)正是由于自然界的客观性对象性存在,人才具有了自然存在物的属性和特点。同时,人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人是社会性的,就像自然界生产了人一样,人也生产了人类社会:“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P56)人的社会性存在是人的本质性存在,社会属性界定了人的本质内涵,在这点上,“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9](P30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要通过实践,即物质生产活动得到确立和证明。实践是对人的双重本质属性的最好说明,这是因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社会活动就是人的存在本身,在社会活动中,人的存在是现实性的存在。在实践活动中,人要通过同自然界的物质交换维持自身的生存,同时作为社会存在物,这种实践活动又必然是一种社会活动,也正是在实践活动中,人完成了两种本质的统一,即自然本质或生态本质和社会本质。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缺陷在于割裂了人的自然生态本质和经济社会本质的辩证统一关系,过分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忽视了人的自然性或生态性,把自然界看作是可以任意攫取、占有和支配的对象,不计生态利益和生态成本代价,把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建立在大量损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上,与经济增长同时伴生的是资源的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关系,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的后果。正如刘思华所指出的:“生态经济矛盾已作为21世纪中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矛盾,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矛盾”。[10]生态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过程,它要求经济行为主体获得对自身的双重属性的科学认知和理性态度,在经济行为实践中在注重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维护自然生态的整体利益,认识到维护生态利益就是实现自身利益,把实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有机统一,作为指导经济行为的价值导向。在做好“经济人”的同时,更要自觉担当起“社会人”和“生态人”的责任和使命,促进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的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和相互转化,超越单纯本质表现的禁锢和制约,完善自身,发展自我,使人的本质性力量得以充分发挥,以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高度融合和协调统一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整体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发展要求在人和自然之间建立起共存共生、协调和谐的发展关系。在现实中,这一关系的发生和发展是围绕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这一中心内容展开的。从这点上讲,生态经济就是人类以劳动为媒介同自然界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马克思把这种过程称为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这一论断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关系,指出了作为人类经济活动核心内容的物质生产活动的生态内容和生态属性。如果没有自然界,意味着联系的中断和作用的消失,物质生产就无从进行,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因此,要保持物质变换过程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关爱自然,善待自然,在实现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进人类福利,因为“粮食、资源和健康的环境是增长所必需的条件”。[11](P20)
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即人类的生产劳动首先表现为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把自然界纳入了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范围之内,也即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了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有机融合。这就使劳动,主要体现为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具有了生态性指向,也就是生态和经济的有机统一,这是生态经济的基本蕴涵。此外,在劳动过程中,人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要保证物质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人和人之间也要产生一定的联系和作用,也就是社会的物质变换过程发生的个人相互关系。因此,从总体上来讲,在劳动过程中,一方面体现的是人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过程,其以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动态平衡为基础;另一方面,体现的是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以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转为基础。劳动过程体现的是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流过程,是两种过程的有机统一。这进一步拓展了生态经济的基本内涵。生态经济不仅着眼于生态发展和生态利益,也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社会利益,是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有机统一,是经济、社会、生态利益的综合体现。这使生态经济超越了单纯的经济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具有了更广泛的对象指涉和更丰富的内容涵盖。
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对物质利益的高度追求造成了人类经济行为的短期化倾向,凸显了生产方式的粗放型特征。为了追求高产值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采取了掠夺式的不计代价的攫取和开发,从而引发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连续爆发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表明,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不仅会造成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更会影响到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福利水平改善,从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直接威胁。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为重点实现对产业发展模式的有效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既是对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召唤,更是对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人民体力和智力获得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前提条件”。[12](P89)
三、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经济发方式转变的现实路径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态与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促进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型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依赖资源要素的大量投入维持生产规模,获取经济利润的外生型经济增长路径,其固有的“四高一低”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引发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同时,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构成严重威胁。人类与自然界的这种紧张对立关系,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传统工业模式下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高度物质化而得到加剧和深化,与社会物质财富得到迅速积累相伴生的是能源资源的大量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曾经人们试图利用拥有的物质手段、技术手段等,去弥补和填平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形成的这种巨大沟壑,但连续引发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这种方法所引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人们惊愕,惊呼,继而惊醒,开始理性反思和深刻反省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特别是这种只掠夺和攫取,没有风险和回报的单向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日益难以为继。由于资源环境的不可再生性和有限性,不仅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会对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和需求的全面化发展和满足构成威胁。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之策在于改变人的思维模式,重塑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尊重自然,关爱自然,崇尚自然,科学认识和理性对待人类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关系。
追究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生成及发展过程,便可以发现,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当今时代,人类从事经济活动具有了更复杂的内容和更宽泛的形式,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和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演进更不能离开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等的协调配合和相互合作。生态经济的核心问题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态与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促使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这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重要内容与促进动力,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建立可持续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实践证明,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协调的、动态的、平衡的。不可持续的发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不可持续的系统必定是无序的、涣散的、低能的、失效的,其只会带来经济的衰退、生态的破坏、社会的停滞、文明的衰落,最后会导致整个人类社会走向衰亡。因此,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的构建必须是整体联系,辩证运动的,必须是高效、动态、平衡的,必须休戚与共、唇齿相依,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把生态环境的优化与改善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把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作为保持与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载体与手段。生态环境系统在保持自身有序运行的基础上也要服务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否则,再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也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经济结构、生态结构、社会结构要保持合理有序稳定的运行状态,必须相互对应、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会有利于整体效能的发挥,从而保证各系统结构的生命存续力。当今时代,生态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可以指涉到更宽广的领域和对象,所折射出的是一个具有广泛内容的社会问题。因此,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的调整与优化,会使其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功能的有效发挥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社会进步的协调配合过程,达至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需求,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13](P603)
(二)坚持自然、人、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要求
生态产业的构建原则与基本作用机理的基本出发点是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开展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实践的理念,将人类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选择和变革建立在基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和稀缺性的集约高效利用;基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可承受能力的有限性的开发、保护和建设并举;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有限的能源资源供应能力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能力,承载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的严峻性等。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产业的发展模式这一命题的基本依据和现实条件。
生态产业作为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经济手段或产业发展模式,要求从产业活动的角度开拓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关系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角度。比如,在产业结构体系的构建上,要求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特点,或采用创新生态化生产技术进行结构的改造和升级;在产业结构的选择和发展方向上,要求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特点,将传统工业文明造成的人与自然的两极对立,即“黑色文明”发展模式实现向产业发展的生态性回归,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将产业系统和产业结构体系与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结构体系有机融合,实现一体化发展模式;在产业结构的内在作用机制上,通过生态产业链构建,提高资源集约使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强调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环境的高度统一、有机协调与动态平衡,强调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关系与不可分割性;实现产业活动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将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转模式和物质能量流动规律应用到产业活动组织和产业系统构建中,或是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加强技术本身的持续性和可再生性的开发。同时加强生态技术创新成果在产业活动领域的应用,促进可再生或可更新材料的使用以最大限度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能源的使用强度和使用范围。
生态产业开辟的新视点在于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恢复到了本源的出发点,以自然生态环境的可再生能力的恢复、还原和持续性发展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致力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功能协调性和相互作用的持续性增强,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产业发展,旨在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的产业生态体系的建设和创新过程,实现经济和社会系统在生态系统基础上的转型,通过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和作用重塑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经济发展作为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有效手段,以生态环境的良好创建助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氛围,通过建立生态环境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循环,形成生态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
(三)强化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结构的合理性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经济发展方式得以转变的基本前提。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与优化会促使经济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并使整个经济系统始终处于动态平衡协调的有序状态,对提高要素使用效能、提升经济活力、增进经济效益等都具有促进作用。
生态产业是生态经济的产业化形态,生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必然回应;是在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和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背景下对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化解和冲突缓和的纾解策略。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秉承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其具有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等特点在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化倾向的同时,也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同时也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关系,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并进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合理化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衡量经济发展方式得以有效转变的主要依据在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演进和更替。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追问、反思与重构,是当下我国经济转换和社会转型中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和密切的依存性。资源禀赋特色和自然环境特点是产业结构形成和调整的主要依据,在产业选择、发展方向、组织建构、市场运营、绩效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丰富的能源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可靠的物质载体和保证,有利于产业比较优势的发挥,在优化投入产出比的基础上,增强产业发展的持续力、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具有合理的产业结构的产业组织在生产和经营上必定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特点,这种特点在提高产业要素使用效能、优化组织结构、发挥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将产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会强化产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作为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加强产业发展的环境约束,从而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的最佳保护。
发展生态产业,是顺应这一趋势,达到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双赢目的的有效手段,从而也成为经济发展方式得以切实有效转变的重要动力。发展生态产业,以产业生态化理念改造和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集约化和生态化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态结构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是产业发展和技术结构调整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的实现,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价值理念
发展生态产业旨在重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破解资源短缺与环境容量瓶颈制约,将经济发展建立在能源资源供应能力和环境可承受能力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多维价值理念和操作空间,以及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益目标的实现,有助于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价值理念进而促进和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促使人类走上经济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保护建设同时并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产业强调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统一性发展和效益实现的持续性和永久性,打造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并依赖以资源要素的大量投入和废物的大量产出为基本特征的单向型经济增长路径,对产业内部、产业之间、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缺乏应有的重视和研究。表现在经济实践上即是粗放型生产方式下人类经济行为的近视化和经济利益追求的短期化倾向,造成能源资源的大量枯竭和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其伴随人类工业化进程不但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更为严重的是已影响到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文明素质的提升。频繁发生的全球化生态灾难在不断拷问着仍沉浸在物质享受和物质繁华的浮华景象之中的人们,生态危机对人类意味着什么?物质进步与生态代价之间究竟孰轻孰重?答案是理性的,也是唯一的,那就是生态环境是人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14](P34)生态环境万劫不复之时也就是人类社会彻底毁灭之时。因此,要保证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就要将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建立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将经济发展容纳在能源资源供应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可接受的范围内,向自然界学习,以自然界为榜样,以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有机协调为目标,实现产业经济的绿色化发展。
生态产业倡导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上,要积极释放正能量,在实现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降至最低程度甚至是零排放的基础上要求产业部门的经济活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维持与建设。在效益原则上,要求产业部门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追求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生态效益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主导,以社会效益为目标架构多维度可持续性综合效益观。从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来讲,实现了和产业生态化发展过程的一致。也可以这样说,三次产业的演进过程,是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的过程,是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过程,也是生态效率逐步提高的过程。从产业发展历程来看,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发展具有科技含量高、物质要素投入少、环境污染少、商品附加值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具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性质和特点。尤其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的兴起说明了这点。同时,积极采用生态化创新技术对传统农业和工业进行改造,使其内部生长出促进产业发展的生态因子,促使其实现生态化转型,这与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人类的经济活动参与、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方式选择要与能源资源供应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人类既要保住长期发展的成果,又要避免生态发展不可持续的结果。对物质的过度追求造成能源资源的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可持续。传统工业文明的生态观以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分离为其认识论基础,自然界是“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7](P178)体现在经济发展模式上,以对资源环境的无限度的掠夺和攫取获取高产出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造成能源资源的大量耗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其结果在造成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紧张和异化:“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15](P3)因此需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之间要建立起互存共生、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关系;需要认识到人类要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认识到人类要实现自身的利益,就必须在尊重生态环境系统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和利益:“人和自然都服从同样的规律。强力和自由是同一的”;[16](P700)“自由不在于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16](P455)发展生态产业成为达至这一目标的物质载体和主要手段。通过生态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使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真正建立起和谐协调的互存共生关系,实现“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少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7](P926)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本书课题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3]http://www.zgdsw.org.cn/n/2014/1215/c218988-26208908.html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刘思华.加强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 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新疆农垦经济,1999,(5).
[11]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M].李宝恒,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2]刘思华.刘思华可持续经济文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责任编辑:左安嵩〕
Developing Eco-industries and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MENG Wei-lei, CHAO Ke,
(School of Marxism,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ern China), Qingdao, 266580, Shandong, China)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cohesion is an inward force of cohesion and an outward attraction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the value idea and the goal orient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s the industrialization form of ecological economy, the core issue of eco-industries is to understand and handle correctly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y and economy, and cause them to cohere with each other. Therefore developing eco-industries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form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cohesion. Firstly, this paper gives an interpretation on the core idea and the theoretical source of ecological cohesion. Secondly, it provides a brief generalization of the inherent unity value of foundation on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cohes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Thirdly, it analys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n which eco-industries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Lastly, the practical ways are explored by which eco-industries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eco-industries; ecological cohes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3AKS003);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14CXJJ14)
孟溦蕾,女(蒙古族),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朝 克,男(蒙古族),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D616
A
1006-723X(2015)06-00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