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民主依归※

2015-02-26刘爱文

现代经济探讨 2015年3期
关键词:生产用户

刘爱文

一、历史的肇始

创新的前提条件是人们的思想解放,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然而,中世纪欧洲宗教神学残害“异端思想”,严重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但富庶的地中海地区首先形成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从天国生活回到世俗生活。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旗号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适应这种需要的表现,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科学真理,反对愚昧主义;强调运用人的理智,反对盲从;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承载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底蕴的意大利各城邦,尤其是佛罗伦萨最先担负起了这个历史重任,而后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遍及整个西欧,涌现出了一大批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巨人,遍及整个人文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正如恩格斯给予“文艺复兴”的评价,“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那是一些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恩格斯,2009)。这些思想巨人大多都博学多才,具备非常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诸如但丁、达芬奇、哥白尼、培根等。这场以人性对抗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其实质就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最后终结了作为封建堡垒的天主教会的统治,通过宗教改革形成了资产阶级创世进取精神的加尔文教,人与神位置互换为资本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天地。但就创新而言,可将这个思想解放阶段称之为精英创新,它仅仅处于创新的萌芽阶段。因为博学多才且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精英毕竟是少数社会上层人士,并且这种创新尚游离于生产过程之外,社会化程度很低;然而,最为重要的是,它为将来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创新提供基础条件,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民主化开辟道路。

二、生产者创新

文艺复兴打破了禁锢自由思想的牢笼,打开了创新思想的闸门。但技术创新是一个历史范畴,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群体性行为,它必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必须与社会化生产过程相联系,方能激发其自身活力。18世纪世界市场对于棉纺织业产品需求急剧膨胀,英国工场手工业生产根本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力基础还是脱胎于封建社会的手工技术,为稳固其统治的经济基础,也迫切需要对生产的技术基础进行革命;而经过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确立了统治地位,为其服务的各种资产阶级法权开始建立,特别是专利制度的确立,这激发了技术创新的热情。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了以下三次生产者创新。

1.技工创新

18世纪揭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以机器大生产替代工场手工业的历史进程。1765年英国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785年英国修理工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这是一次伟大的技术创新,它不但改变了社会生产的技术基础,更重要的是,它纯化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工人日益由工场手工业基础上对资本的形式隶属关系,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基础上对资本的实际隶属关系,资本雇佣劳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稳固地加强了。当然,这个过程还远未完成。如上所述,这次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由处在生产一线工人和技师担任,这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尚处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的转型阶段,加上当时的企业生产分工还很不发达,而企业的工人和技师脱胎于工场手工业,但他们具有娴熟的工艺操作技能,他们本身就是建设新生机器体系的主体,对于整个机器体系耳熟能详,由于这种初生机器工业是建立在工场手工业基础上的,因此动手能力强的工人技师就对整个生产过程具有很大的主导权。另外,1624年英国颁布的《独占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借助专利垄断收益权形成对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的巨大激励,这些工人和技师在利益激励驱使下,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技术优势率先参与了技术创新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创新主要由工人和技师为主体、社会化程度还不够高,并且主要局限于英国,因此,被称之为技工创新。

2.工程师创新

机器大工业使得工人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地提高,反过来,企业对直接应用于生产的科技需求更为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和技术实现了第一次亲密接触,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就发现了磁电感应现象,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自此以后,电力广为应用,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0年比利时工程师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1882年塞尔维亚工程师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电力逐步取代蒸汽,作为主要能源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从而开启了一个新的 “电气时代”。另一个主要的技术创新体现在内燃机上,1860年法国工程师雷诺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爆发式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又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1885年德国机械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汽车,1897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多数创新都是由工程师完成的,主要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建立了工厂制度,特别是随着泰勒制①泰勒制是对工业生产管理的一大改革。由美国人TayLor创立的科学管理模型,以工作定额原理实行刺激性付酬,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1910年被定名为“科学管理模式”。逐步在工业企业推广,工厂内部分工开始细化,一套标准化操作规程被制定出来,生产者队伍出现分化,一线操作工人日益附属于机器体系,每个工人都有着固定的岗位,工人片面化特征明显,从而一线操作工人难以掌控新的生产局面,不得不退出技术创新的舞台,另一部分接受过良好技术理论教育又有实践经验的人进入生产领域,变身为工程师,他们视野更为开阔,专门设计制造制造母机,因此他们主导了整个生产过程。此阶段创新社会化程度更高,涉及美、英、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涵盖了技工创新,因此,被称之为工程师创新。

3.科学家创新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国家垄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反映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科学技术也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国家机器在此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战后美苏争霸局面形成,使得美国不断扩军备战,那些最尖端最前沿的高科技成果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军事领域,诸如核物理、阿帕网(ARPA)等,服务于垄断资本的国家机器快速将这些高科技国防军工成果应用于经济领域,极大地缩短了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1945年7月16日,美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试爆了原子弹,由此揭开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序幕,美国也因此成为此次科技革命的策源地。1971年Intel公司发明了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更是宣告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信息与远程通讯时代”,它开启了人类全新的生产模式,智能制造生产系统横空出世,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便为其典型代表。此次科技革命涵盖原子能、计算机技术、合成材料和信息网络等众多领域,它涉入经济程度之深、范围之广、速度之快,举世罕见。作为系统工程的科学技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被极大压缩,这极大地拉近了科技与社会生产的距离,使科技自身逐渐摆脱以前的偶然性特征,凸显了科技的规划先在性。此次科技创新由科学家群体引领,科技发展到这个水平,个人已经难以主导此类创新,很难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功与个人努力划上等号,创新成果很少贴上个人标签。正因为此,我们将此次参与人群极广、社会化程度极高的科技创新贴上引领群体标签,称其为科学家创新。

三、用户创新

生产者创新的结果就是标准化产品极大地丰富,市场垄断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市场已经饱和,使生产者创新遭遇市场瓶颈。而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日益发达,也在不断瓦解着创新过程中生产者的特权。如何最大限度地占据已有市场以及最大可能地发掘新的潜在市场,创新过程中用户需求得到更高程度地满足和体现最为关键。因此,新形势下,创新民主性要求被正式提了出来,生产者必须将创新的部分控制权让渡给用户,将用户引进创新全过程,最大限度地体现用户在创新过程中的主导权,这是新形势所然。用户创新①是指由消费者和最终用户,而不是由制造商发展出的创新。的概念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埃里克·冯·希贝尔(Eric von Hippel)教授首倡,这个概念的提出因应了当前创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然而,希贝尔教授仅从现象、技术层面抽象笼统地谈论用户创新,人为地割裂生产者创新与用户创新内在关联,忽略了作为历史范畴的用户创新,必定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历史特征。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以下两个层面剖析用户创新。

1.生产资料用户创新

希贝尔教授对不同具体行业的用户创新程度作了翔实的实证分析,然而,他仅是对其所涉及的那些特定行业做了实证分析,没有对这些行业特征进行抽象的归类,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能外推的,此类分析实质是一种经验研究,有着很强的指向性,明显存在一个适用性的问题。只有从创新特质上对其进行高度概括,把握其特质,这种厚实理论基础的分析才具有理论普适性,因此,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定性分析。马克思认为,生产与消费具有内在一致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两者是一体的,生产就是消费,消费就是生产,生产与消费之间并不横亘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生产以消费为目的,消费以生活为基础,脱离消费的生产是无意义的生产,脱离生产的消费也是不可持续的消费。就生产资料用户创新而言,我们首先界定一下这里所指的生产资料用户,在此它专指直接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的购买者,在这里排除了那些生产资料的中间制造商,即那些仍会生产后续的生产资料,而不直接面对生活资料的购买者。就生产链条而言,生产资料用户正好处在这种双重的地位上,用户既是生产资料创新产品的直接使用者、体验者,又是生活资料创新产品的生产者、制造者,它同时身兼用户与生产者双重角色。在信息经济时代,这种地位决定了生产资料用户意见在创新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及时汇集生产资料制造者与终端消费者的需求,作为生产资料用户提出需求意见影响上游产品的创新进程,又作为生活资料生产者收集消费者意见改变下游产品的创新路径。而信息技术革命引发价值革命,是资本家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规模巨大的企业已难华丽转身,它对生产资料用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创新,就灭亡”,这既是市场环境给予生产资料用户的外在压力,也是生产资料用户求生存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它迫使生产资料用户必须深入市场的两端,生产过程中充分吸纳终端消费者的意见,同时又将这些意见转化为自己的建议反馈给生产资料制造者,以此来应对瞬息万变的灵活积累新局面。因此,在生产资料用户创新中,生产者创新与用户创新是一致的,生产资料用户创新涵盖了生产者创新,它体现了创新民主化、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2.生活资料用户创新

我们日常语境中所说的用户创新多指生活资料用户创新,因为这种用户创新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继生产资料用户创新之后,因应信息技术革命而出现的。我们知道,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统治地位,机器设备结构日益复杂以及生产流水线规模日益庞大,巨额的固定资本投入巩固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统治,而生产资料用户创新又使得新的生产部门不断出现,中间生产环节日益增多,与之相适应,拓宽销售渠道的商业部门也增加了,它们型构为一种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模式,这是一种典型的福特制②福特制是福特制团创立的一种生产模式,它包括产品标准化、零部件标准化,车间专业化、机器和工具专门化,作业标准化5个方面。生产模式;相应地,消费也更多采取集体消费的模式,消费者在这种模式中根本没有话语权和选择,生产什么消费什么,更别说用户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特别是互联网的传播,先前的产业资本、商业资本两相分离的生产运营模式遭遇革命,互联网不断解构那些空间固定的巨额固定资本,破除生产经营活动中行政官僚模式,日益凸显的“生产消费一体化”的扁平化趋势消减了过多的中间环节,极大地降低了过多的非生产性费用。企业直接面对用户,用户的需求需要第一时间反馈给企业设计部门,这种建立在即时柔性制造基础上的丰田模式凸显了用户的主体地位;“用户至上”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需要切实落在企业的行动上;作为互联网参与主体,用户参与成为新形势下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用户群体通过互联网络反馈他们的产品体验,包括意见、建议以及产品忠诚度等,这种生产与用户以及用户之间的双盲互动模式使得用户体验在互联网虚拟社区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思想交互激荡,不断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它已经转变成用户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成为生活资料用户创新的源泉。消费过程透明化,个性需求成为企业突出重围的法宝,企业必须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进行定制生产,那些有着尖峰体验的敏感领先用户更被纳入了用户创新体系。新形势下企业要做大做强,都必须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用户参与,建立愉悦互动的沟通渠道,不断与用户良性互动,挖掘这些体验中有价值的信息,揉合进自身创新进程中,生产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淘宝、戴尔的成功就是个生活资料用户创新的典型案例。

四、相关利益者创新

从生产者创新到用户创新,创新主体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大。创新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逐渐认识到技术创新本身就是一项社会化行为。然而,这有悖于我们日常的观点:即排他性产权和技术创新、社会进步是联系在一起的。排他性的产权存在保证了人们从技术创新中获利,进一步激励技术创新,从而推动全社会的进步。当然,这种观点是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为克服农耕文明中原子式的松散的社会,通过利益激励技术创新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借助利益纽带结构成一个紧密的社会。然而,技术创新中排他性产权至少有两类弊端:其一,排他性产权会阻碍自己的后续的技术创新努力:因为排他性产权授予了科技创新者垄断收益权,他就要努力排除别人染指这个领域,他将更多精力花费在创新以外的活动,诸如打假这类劳神费力的事务,没有更多精力从事进一步的技术创新,这种私人产权导致创新者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因此,一项成功的创新会成功地扼杀一个创新者。其二,排他性产权会压制他人的技术创新的努力: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是在前人奠定的基础上,在既得的科技水平基础上所做的增量创新,如果平台相同,其他人也可能做出同样的科技创新,然而排他性产权会扼杀其他人的创新,阻碍技术进步,典型的例子有瓦特利用30年蒸汽机发明专利权阻碍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其他还有爱迪生利用专利压制特斯拉的交流电发明。

从某种意义上,私人利益至上的排他性产权,诸如专利制度等,不但阻碍了技术进步,例如“一种抗病毒的水稻不能推广的原因是,有34个专利持有人声称拥有这项知识包含的发明专利。”它甚至还扼杀了生命,“以AIDS治疗为例,目前的鸡尾酒疗法能极大地降低人类中的HIV水平,这可以减小传播的危险。控制传染和死亡性疾病所带来的效益是非排他性的。当前制药公司持有这些药品的专利,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这些药品过于昂贵,显然专利削弱了第三世界国家控制AIDS的能力,增加了所有人感染的风险”(赫尔曼·E·戴利,2007)。 事实上,任何一项创新活动影响的并不仅局限于创新者本人,也不止局限于生产者和用户,它还涉及到围绕技术创新活动的其他主体,诸如政府、制造供应商、各类创新中介组织、以及受创新活动影响的外部受益者和外部受损者等个人、组织等。这些主体进入创新过程使技术创新过渡到一个新的阶段——利益相关者创新。创新活动的边界进一步扩大,在此情形下,要清晰地界定私人利益至上的排他性产权,其结果就是破坏伦常、撕裂社会:因为任何技术创新都不是空中楼阁,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都是既定的社会环境下获得的,千丝万缕的经济关系模糊了私人产权边界,使技术创新的垄断收益很难归之于个人,“个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围绕个人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团队、社会组织等,他们都为造就创新者作出了贡献,都应享有创新成果,如何分割创新的垄断收益将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例如,世人皆将飞机发明归功于莱特兄弟,事实上它与为他们提供强大理论知识支持的恰纳特功不可没,然而,莱特兄弟成功之后一辈子都在为专利奋斗,再无建树,而真正醉心于科技的恰纳特也与他们渐行渐远。

“草是越啃越长”,科技的进步历来都是一个集体协作的结果。在排他性产权出现以前,人们都自由免费地分享各种学术思想、科技知识等,并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丰富它,夯实其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信息、知识的免费分离、自由流通并不会导致“公共地悲剧”;相反,它会创造出“公共地效率”。例如,互联网的繁荣就是由自由免费共享知识的结果,因此,本质上创新就是一个社会的过程。当前流行的互联网思维正是适应了这种创新民主化、创新大众化的新趋势,这种新思维特别体现在L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上。由于Linux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开放,全球各地的电脑专家为改善Linux免费地做了许多工作,使得Linux操作系统适应性更强、稳定性更高、功能更强大,这个例子说明了排他性产权并不是激励技术创新的充分条件。随着人们对这个问题认识的加深,世界各地“去版权”运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只需所有拷贝和系列产品都保持相同的许可,允许不加限制地传播和修改”(赫尔曼·E·戴利,2007)。

未来社会里,生产力将达到极为发达的水平,物质财富十分充裕且将充分涌流,因为“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三大差别也必将随之消失,私人利益至上的排他性产权对社会人的束缚已被废除,科技回归到人本身的解放。因为科技毕竟是为人而存在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在那个社会,摒弃私人利益的藩篱,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个人创新直接取得了社会创新的形式,个人利益就是社会公共利益,每个人的创新成功就直接体现为社会的进步,因为它直接体现为全社会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加;相应地,别人从事创新活动的时间也将增加。因此,每个人的创新成功直接成为他人进行创新行为条件的条件与保证,这种正反馈的影响将使全社会自由支配时间日益增加,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有一句名言:“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2009)。而先前个人之间的智力差别由于其形成的社会条件的消失也将趋于消失,个人创新已经摆脱了商品经济中服务私人利益的性质,到那时,人人都为全社会整体利益服务,人民不再有私人利益的纷争,真正的人类得以形成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此时,相关利益者创新早已超脱了私人利益,直接就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那时所有人都是相关利益者,相关利益者创新也就直接升华为全民创新。

五、结 语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它以精英创新为肇端,历经生产者创新、用户创新以及相关利益者创新,最终归结为全民创新。它们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的演变,精英创新为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形态,私人集团创新体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态,而全民创新表征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典型特征。当然,每一个社会内部又可将创新类型细分,如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就可从生产者角度、用户角度以及相关利益者角度,将创新分为各种不同的创新类型;而每一次创新形态的变化,都意味着生产力的极大飞跃。由于创新是一项社会系统性工程,私有制基础上的创新行为拓展了创新参与主体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的人群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这就要求创新的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建立在私人利益基础上的创新最终会使生产力高度发达,这也为消灭私人利益基础提供了条件,因此,创新最终将归宿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全民创新。参与创新的主体民主化、社会化和大众化的趋势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因此我们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的、出发点和力量源泉,“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则是我们开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方法。我们要善于发现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它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人民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从广大人民利益出发,坚决杜绝违背伦理道德的创新行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1.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九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埃里克·冯·希贝尔著、陈劲等译:《民主化创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3.赫尔曼·E·戴利著:《生态经济学——原理与应用》,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年版。

4.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杜人淮:《创新导向型企业及其培育和发展中的市场决定性作用》,《现代经济探讨》2014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生产用户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Camera360:拍出5亿用户
100万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