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健康类报纸可读性

2015-02-26崔志芳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可读性版面谣言

崔志芳

(山西健康教育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

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健康类报纸可读性

崔志芳

(山西健康教育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

新媒体时代海量的健康信息铺天盖地、迅速及时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受众通过电脑、手机微信随时随地就可获得各种健康养生知识。然而在新时期,如何办好传统健康类报纸,提高其可读性,最大限度展现其优势,笔者认为应提高文章的权威性、科学性、通俗性、深刻性,打好内容王牌;增强版面的艺术性、美观度,做到动静结合。

新媒体时代;提高;健康类报纸;可读性

一、打好内容王牌,提高报纸深度

面对在时效性上具有极大的优势的新媒体,报纸应避其劣势,积极发挥优势,在文章内容上精耕细作。积极打造有深度、有思想、有观点的好文章,而不仅是传播新闻和信息。

首先,贴近读者,“量体裁衣”。传播学研究显示:受众感到信息同自己的接近性越高,他们对这一信息的关心程度、注意和兴趣就越大。因此,最容易吸引读者的新闻,是与他们生活领域、生活现场、思想感情“贴近的事。”新闻报道要找到与读者兴趣、需求、认知和感情的交汇点。写作新闻稿件时要使整个新闻传播的过程通畅,使新闻报道尽量消除自身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增强透明度,使读者容易接受。现在一些健康类报纸刊登的稿件很大一部分摘自网络,或者其他刊物,报纸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文摘稿的堆砌,而非从读者具体需求出发,稿件东拼西凑,主题不明确、老生常谈、内容浅显、粗糙,有的总是在唱“四季歌”缺乏独创性。读者几天前,甚至几个月前在网络上看到的信息,又出现在报纸上,面对一张没有思想,距离读者兴趣爱好与需求千里之外的纸张,读者怎会关注。因此,只有从读者需求出发,从读者兴趣、心理、地理、利益、信息量、服务出发,策划、选题,报道鲜活的新闻,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其次,具体生动,引人入胜。新闻报道要多用形象的可感性事实说话。读者容易对这样的事实产生兴趣,接受与理解得也快。美国传播学专家施拉姆的研究表明:有效传播的一个秘密是把一个人的语言保持在听众能够适应的抽象程度上的能力,以及在抽象范围内改变抽象程度的能力,以便在具体的基础上谈论比较抽象的内容,使读者或听众能够不感困难地从简单熟悉的形象转到抽象的主题或概括上来,并在必要时能够再回到原来的形象上去。一是选题角度、报道内容,叙述以及情节、细节要具体。记者要善于“避大找小”,从老百姓身边的事,且经常经历的事入手写作。一些选题具体,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小稿”更让人感到有趣。相反写作时若只是抽象的列举数字、前后对比、总结经验、概括介绍,则不能引起读者兴趣,这样的文章可读性不强。同时写作中运用具体的情节与细节,可以使健康新闻报道充满情趣,收到更好地传播效果。二是要将新闻写得生动。所谓生动即将新闻写“活”要求新闻报道富有感染力。因此,新闻写作必须让读者看见“人”要看到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有他们的动作、语言、行为、表现,要对他们的感情和生活状态进行报道,这样容易唤起读者兴趣。此外要注重谋篇布局,注意新闻事件的戏剧性和冲突性,记者要善于运用文章的结构把戏剧性和冲突性体现出来,这样报道则波澜起伏,而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动。

第三,以“深”制胜,引领舆论。在新媒体时代,虽然信息海量,传播迅疾,但读者已不能满足于—人—地—事—报的平面式、孤立式报道。而是更青睐于有思想深度的报道。因此,不断满足读者的求知欲,引领舆论导向、引导读者进行深阅读,不仅是当今健康类报纸制胜的法宝,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新闻学大词典》中指出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健康类报纸新闻报道不仅要增加信息量,更要透过事件挖掘新闻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和产生这一新闻事件的社会背景以及深远意义,从而引起受众的关注、警醒、反思、对其起到启发教育作用。

二、传播权威信息,提升报纸可信度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人们在浏览海量信息的同时,健康谣言也在误导着大众。如近期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着:“吃榴梿瞬间致命”。“这种鱼吃一口,70000个癌细胞进肚”。“小龙虾不是虾,原来是一种虫子”“您每天刷牙就是在吸毒”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经期洗头易患癌,坐月子洗头一身病等传言等等。近日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指出,微信中,食品安全类、人身安全类、疾病相关类已经成为谣言重灾区,微信每天拦截的谣言达210万次。当谣言与人民健康联系在一起,其危害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受众听信谣言不仅会危害群众健康、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还将使本来就脆弱的医患关系变得更加紧张。面对似是而非的信息受众不知所措,而公众之所以会被谣言迷惑,主要原因就是对科学的健康知识认知不够。《201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9.48%,即15~69岁的人群中,每百人中不足十人了解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内容、具备基本的健康技能。因此,及时粉碎谣言、传播真实可信、权威可靠的健康新闻是健康类报纸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提高报纸可读性的重要途径。

首先,健康类报纸记者应主动出击。培养、吸纳优秀医学和文学专业采编人员,深入一线采访权威医学专家、写作高质量医学科普稿件。将科学、权威的、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传播给群众,他们受谣言误导的概率才能降低。

其次,选择优秀医学科普专家,建立固定科普作者队伍。聘请知名医疗、药品和法律等领域的专家作为办刊顾问。请专家参与选题的策划,请专家亲自撰稿,请专家审查自投稿,请专家解答医学问题,总之,在每一环节上都注意发挥专家的作用,力争做到使刊物具备很高的专业权威性。设立相关栏目定期约稿。设立答疑解惑平台,及时解答读者疑惑,第一时间粉碎健康谣言。

第三,权威性还体现在对医学专业问题的通俗化阐释和普及。若要群众不被健康谣言误导,必须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而这就需要记者将深奥的医学健康知识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读者中真正起到健康知识的普及作用。而要做到通俗?新闻写作就要少用套话、空话以及“政治行话”等新闻官腔;要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医学用语;巧妙地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全局性、易懂易记的数字能加强传播力量,而大量堆砌的数字则会减弱传播的清晰度。因此,处理好枯燥乏味的数字,是提升健康新闻可读性,使文章通俗易懂的重要环节。

三、精心编排版面,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首先,贴近读者,做到编排思路与报道思路一致。作为健康类报纸,必须根据报纸的办报宗旨、读者对象,发行范围等自身特点来确定,才能为读者所喜爱,达到报纸预期宣传效果。例如,《健康生活报》根据其办报宗旨:传播卫生信息,普及医学知识,服务大众健康,指导幸福生活。该报紧紧围绕这一宗旨,面向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和社会群众,开展健康新闻报道和版面的编排,收到积极的效果,多年来深受读者欢迎。

其次,围绕“新、精、活、强”,不拘一格,选择好头条。选择最新发生、内容精炼、鲜活新闻意义强、思想性强、针对性强、政策性强、和知识性强、趣味性强的稿件放在版面头条,以增强报纸对读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头条稿件切忌空、大、全,要不拘于新闻体裁,打破消息垄断头条的格局,只要是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的文章无论人物特写、现场新闻、读者来信,甚至鲜活生动的照片都可以作为头条。

第三,精心制作标题,为版面增色。好的文章标题就如同人的眼睛。吸引人的标题应该遵循准确、简约、传神、重要、通俗的标准。“准确”即周全简述文章要义、客观概括文章主旨;“简约”即以惜墨如金的心理,删繁就简的功夫、标新立异的诉求浓缩文章精华,要做到简约而不简单,详略得当、长短适宜;“传神”就是要用词生动活泼,将标题制作得情趣盎然、寓意深长、韵味知足又神采飞扬,让人提神、引人注目;“重要”就是将文章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内容在标题中体现出,让读者对文章大意一目了然;“通俗”即要贴近读者,用读者容易接受、理解的语言方式制作标题,如今有的新闻标题语言不加雕琢而直接用大白话,语言亲近朴素有如邻里聊天,深受读者欢迎。

第四,巧妙修饰版面,增强报纸艺术性,让读者享受视觉盛宴。运用图像线条,增强版面的强势,烘托文章气氛。排版中,线条清楚,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图像向读者提供具体事物的形象,更能直观地传递信息。并且一大片文字中间,安排一幅生动的图片,顿时可为版面增色,让版面活跃起来,吸引读者阅读。此外,根据文章内容、重要程度以及重要活动、节假日,报纸编排做一些相应的修饰,如对带有喜庆内容的新闻,如欢庆节日、表彰先进、颂扬成就等,可以用花线、花边烘托气氛。反之,内容严肃的新闻,如揭露问题、报告灾情、人物讣告等则宜用水线中的正线和反线增加强势和凝重感。同时可以适当运用栏头、尾花等修饰,还可以在标题上做文章,另外勾线、围栏等装饰同样是增加文章强势、吸引读者。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提高健康类报纸可读性,就要从读者角度出发,采编读者喜闻乐见又迫切需求的真实、权威、深刻的文章,又要编排美观、动静结合,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1] 郝雨,路阳.全媒体生态都市报的命运与前景[J].新闻爱好者,2013(01).

G216

A

1674-8883(2015)19-0100-01

崔志芳(1978—)女,山西襄垣人,山西省健康教育中心编辑。

猜你喜欢

可读性版面谣言
拥有猫一样的眼睛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可读性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谣言π=4!
谣言
版面撷英
对增强吸引力可读性引导力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提高党报可读性的几点看法
版面“三评”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