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舆论形成分析
——以西北民族大学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2015-02-26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舆论少数民族社交

方 元 阙 筱

(西北民族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社交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舆论形成分析
——以西北民族大学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方 元 阙 筱

(西北民族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智能手机的普及也逐渐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舆论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分析社交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舆论形成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并提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

社交媒体;少数民族大学生;舆论

一、绪论

近年来,以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做支撑,社交媒体结合了多种传播模式组建成一个网络平台,人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播。社交媒体覆盖到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不仅是在一些重大事件上,还在与公众有关的热点问题上,都会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或反映。大学校园是“90后”大学生的聚集地,也是他们个性表达的理想场所,一旦有事件发生,舆论就会通过人人网、贴吧、微博、微信等平台,迅速形成一张大的传播网络,使其快速发酵成为热点事件,使得高校对舆论从传统的“掌控”变为被动的应对。目前学者对社交媒体的研究多集中于它的产生、经历以及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对大学生,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舆论形成这一领域研究比较薄弱。因此,本文尝试把西北民族大学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从少数民族大学生最容易接触的媒介——社交媒体入手,分析社交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舆论形成的影响和作用,并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舆论观。

二、社交媒体的涵义

面对具体的社交媒体的定义,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虽然不同但有着相通的涵义。从百度百科来看,定义为: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论、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是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人数众多和自发传播是构成社交媒体的两大要素。[1]由此可见,社交媒体在传播模式方面已经改变了原先的单向性传播模式,开始向群体传播方式转变。社交媒体从出现至今,经历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本质上来看它有着先进的技术支撑,从表面上来看,它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图等元素于一体,也是融合了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于一身,以各种方式时刻存活在我们身边。

社交媒体并非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其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的概念最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近几年才开始盛行起来,但它却不是一个新事物。实质上,它的概念远远比实践技术发展缓慢。从时间上来看,社交媒体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Usenet、ARPANET和BBS系统,甚至可以追溯到电脑时代来临之前的电话时代。到90年代,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90年代末期,博客成为当时影响力较大的媒体。重要的是在2004年以后,由于兴起的Web2.0运动,社交网站开始发展,从此,社交媒体开始成为互联网行业中的一匹“黑马”。

三、舆论的界定及形成过程

在西方,舆论被称为公众意见,即Public Opinion。作为公认的舆论学奠基人,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提到:“其他人头脑里的想象,他们自己的情况、他们的需要、意图和关系等都是他们的舆论。这也说明了公众是舆论的产生者,是将公众的意见集合起来,从而流向社会的一种产物。[2]

戴维森的十阶段理论和保尔的三阶段理论中把舆论的形成看成一个时间上连续并分阶段进行的过程,舆论的形成呈现动态的形式。他们的理论勾画了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互动环节。[3]由此可见,社交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舆论形成也符合该理论:议题出现——引发讨论——意见表达受到多方影响——意见表达开始聚集——引发社会讨论——议题涉及问题结束——新的问题出现,之后再次重复该过程,循环往复。本文在研究大学校园环境的舆论形成时,结合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点以及大学校园环境这两个因素,可以将舆论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初始阶段。这一阶段是焦点事件出现的时期,社交媒体作为现代新媒体的代表,它担负着传递新闻、社会事件以及小道消息的功能。第二,持续阶段。在校园中,出现一个能够引起学生关注的话题,想要使它能够不断被讨论,并形成一定规模的舆论,所要进行的第二个环节就是持续阶段。校园中舆论形成多是靠社交媒体上的转发、评论等。因此,保证校园议题的存在是吸引受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校园舆论的重要因素。第三,整合阶段。一个话题一旦形成并且持续下来,就开始受到受众的“审视”和“评论”,受众就有关的话题发表新贴、评论或者转发。同时,受众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影响舆论的方向和程度。因此,将受众对议题的意见集中和强化的时期定义为“整合阶段”。第四,衰退阶段。在社会舆论的传播过程中,常常是因为政府部门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出现并回应舆论事件,对谣言进行澄清,并着手对舆论事件进行妥善处理,受众在官方信息发布后,情绪开始缓和,舆论进入衰退阶段。而校园舆论的传播过程中,多是因为其他新的舆论议题的出现,从而取代了旧的舆论事件,通过时间的沉淀,新事物不断代替旧事物,旧的舆论事件开始进入衰退阶段。

四、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舆论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50份,有效问卷234份,问卷的有效率达93.6%。其中西北民族大学发放问卷125份,回收125份,有效问卷125份,问卷有效率达100%;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发放问卷125份,共计回收问卷118份,其中有效问卷109份,问卷有效率达91.5%。其中:女生124人(占样本总数比例为52.99%),男生110人(47.01%);预科12人(5.13%),大一44人(18.8%),大二52人(22.22%),大三51人(21.79%),大四75人(32.05%)。调查问卷涵盖藏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白族等26个少数民族。结论如下:

(一)社交媒体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校园舆论的主要渠道

社会的信息化发展状况,使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群体获得信息的重要源头。为获取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的数据,问卷在一开始设置了一些问题。根据显示,69.66%的学生经常使用社交媒体,可以看出QQ和微信为使用最多的社交软件,分别占到79.06%和79.91%,同时它们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获取校园信息的重要途径。在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上,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每周15小时以上,其中20小时以上的占了36.75%,同时有56.41%的同学将每天浏览社交媒体当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并对此产生依赖。从使用动机上,可以清楚看到74.79%的同学因其方便、快捷等特点来使用,因此66.24%的同学通过社交媒体软件来浏览新闻和获取社会及校园热点。

(二)社交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舆论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舆论是信息意见汇聚的一个产物,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校园舆论,在其形成的过程中,社交媒体作为信息载体,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首先,31.2%的人在使用社交媒体时经常会主动关注一些热点问题,35.47%的人会附带浏览热点新闻,因此就出现了舆论形成的初始阶段。其次,在舆论形成的意见整合阶段,56.84%的人会对于一些报到率、评论数高的资讯更加注意,同时有38.03%的同学支持校园公共事件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也会给予赞成。最后,虽然仅有19.66%的同学会主动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会积极地与发布后的信息进行互动,这是一个比较正面的影响。

同时,社交媒体在大学生舆论形成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的社交媒体发展迅速,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层出不穷,往往因其匿名性和虚拟性等特点,让虚假信息到处滋生。再加上在大学生这一个群体中,他们大部分和社会接触较少,不容易对虚假信息进行分辨,还有他们自身所固有的热血和从众的心理,导致有些不法分子稍加引导,就会形成不利于社会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

(三)校园舆论的形成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意见发表产生作用

正是因为大学生群体的意见发表和集合,才形成了校园舆论,但另一方面校园舆论的形成也推进了大学生群体意见的发表。根据数据结果显示,47.44%的人在舆论真相未出来之前会改变自己原有的看法,认为舆论更加合理,同时仅有27.35%的人会在舆论的影响下理性思考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40.17%的人会根据情况而定。因此可以看出,不光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在发表意见并且在意见聚合时形成了校园舆论,而且校园舆论也会反过来影响学生对校园热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甚至会改变部分学生最初的态度和看法。

五、社交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正向舆论形成的建议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少数民族大优惠政策和扶持力度有所增加,使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使得今天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部分成长于较为优越的社会环境之中,对各种社交媒体的接触多,再加上各自民族、语言、宗教、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趋利避害正确引导他们的舆论形成有必要予以关注和引导。

(一)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网络素养

(1)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于网络舆论场的治理,每个人都有相应的责任,在现今社会中,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虚拟的网络中还有好多问题等待我们来解决,所以更需要少数民族大学生用自己的责任心来维护,并把这份责任转到实际行动中来。只有这样做了,才能够形成正向的舆论。

(2)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在目前的网络舆论场中,除了增强实际行动意外,道德意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特别是在针对民族团结等问题上,需要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一批能在网络中持理性态度的青年团体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道德意识是很有必要的,以此来使他们能够明辨是非、判断对错。

(二)抓住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1)要牢牢把握舆论话题的主动权。无论是哪一种舆论,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个话题的主导者,也就是话语权的掌控者。为形成正向的舆论,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党和政府就应该作为舆论场的管控方,牢牢把握舆论话题的主动权。与此同时,更应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一些经过删选的健康信息,始终把握住网络舆论场中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的主动权。

(2)多创办一些高质量的本民族语言网站。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其所处的环境的地域影响,使得他们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网站更加偏爱。例如,藏族、维族或蒙古族的学生会有意识地浏览自己本民族的网站。因此,要抓住这一特点,多建一些高质量的专题民族网站,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浏览的过程中能够受到无意识的教育,以此来促进正向舆论的形成。

六、结论

(一)社交媒体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舆论形成的主要渠道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因为社交媒体所具有的便捷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得社交媒体不仅是接收信息的源头,更是发布信息的源头,大学生群体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的便利性,快速地传播校园中的大小事件,从而促使舆论的形成。再加上,大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相对较封闭,因为环境的局限,使得大学生群体只能使用对自己而言最便捷的方式来进行信息传播。

(二)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舆论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

从前面的问卷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多数人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会主动或附带浏览社会的热点新闻,并且对一些点击率高、转载量大的热点事件会更加的注意,而这些正构成了舆论形成的初始阶段,带来了能够得以讨论的话题,从而促进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舆论的形成。

(三)舆论会反过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意见发表产生作用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舆论的主体,结合相对的话题讨论和意见发表,在一定的时间内形成舆论,而这种舆论一旦产生,又会反过来影响到舆论的主体,促进大学生群体进一步地意见发表,在不断的讨论中,形成新的舆论,从而会不断地进行舆论形成这一流程的往返重复,不断有新的舆论产生。

总之,在电子产品迅速发展的状态下,社交媒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甚至成为大部分人生活中的依赖品,使得“低头族”已经成为现代年轻人的代名词。在传播速度、传播规模、传播容量和传播模式上都超越了传统媒体,这些优势同样也赋予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舆论形成的速度和模式。但中国的社交媒体这一方面的市场监管力度低,再加上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固有的民族成分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所以使得许多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利用社交媒体和法律的漏洞,故意引导舆论的走向,趁机扰乱社会秩序。因此,在社交媒体越来越迅速的发展下,相关部门应尽快推出监管法律法规,弥补其对大学生舆论形成影响所出现的问题和漏洞。

[1] 百度百科.社交媒体[DB/OL] . http://baike.baidu.com/view/ 2169907.htm.

[2] 李普曼.舆论学[M].华夏出版社译本,1989.

[3] 陆高峰.加强微博舆论研究的现实价值与路径构想[M].中国出版社,2011.

[4] 杨玲.中国社交媒体内容与功能分析——以QQ空间为例[D].武汉理工大学,2013.

[5] 张婧.对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学思考[J].新闻爱好者,2009(17).

[6] 许静.舆论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 李巍巍.我国微博舆论的形成过程与政府引导方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G206.2

A

1674-8883(2015)19-0025-02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4年度国家民委科研项目,项目号:14XBZ004,项目名称:社交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舆论形成分析——以西北民族大学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方元(1978—),女,甘肃天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广告学,公关。阙筱(1992—),女,陕西西安人,研究方向:广告学,新媒体。

猜你喜欢

舆论少数民族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