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交警电视栏目发展策略研究
——以徐州市电视台交警栏目《现场“路”像》为例

2015-02-26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电视栏目公安民警

刘 通

(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公安交警电视栏目发展策略研究
——以徐州市电视台交警栏目《现场“路”像》为例

刘 通

(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不断升级与扩展,各地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以及新的交通法规陆续出台,百姓急切需求交警部门深入解析相关法律,保护自身出行权。为了方便百姓出行,宣传交通法制法规,积极引导和保障百姓的出行权益,各地交警部门探索新的宣传途径。本文就以徐州交警支队与徐州电视台联合播出的电视栏目《现场“路”像》为例,深入分析地方公安交警电视栏目的传播策略和公安宣传工作的主要途径。

地方公安交警电视栏目;新闻把关;民警主持;整合传播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百姓出行越来越方便,却也增加了更多的安全隐患;同时,新的交通安全法规的颁布,公安交警部门急需一个新的窗口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增进百姓的法律意识,公安交警电视栏目因此被推向了传媒的最前沿,成为各地方电视台的新亮点。《现场“路”像》是徐州市交通警察支队与徐州电视台联手打造的公安交警电视栏目。本文以该栏目为例,浅析地方公安交警电视栏目的传播策略。

一、“双审查制”,建立公安机关主导的新闻把关模式

“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由美国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卢因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即大众传媒新闻报道是一个有取舍的过程。[1]

作为行政执法者,公安机关掌握着大量的公共信息。但是因为其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公安部门对信息把关更加严格,发布信息的方式更为谨慎。《现场“路”像》设立了以地方交警部门为主导的新闻制作模式,其特点为:第一,《现场“路”像》栏目组并不设在地方电视台,而是设在交警宣传部门内部。从新闻线索的筛选开始,交警人员就已经介入新闻选题的过程中。第二,《现场“路”像》栏目组的采编人员是有媒体工作经验的警员或辅警。在新闻现场或采访报道中,警员拍摄时会主动避开不符合地方公安交警宣传工作需要的镜头,剔除暴力、血腥或者存在污言秽语等“不干净”的画面,并主动利用剪辑技巧保护犯罪嫌疑人的隐私,不在新闻中涉及任何保密事件。第三,法治部门对新闻中出现的法律条例做校验,对新闻中所涉及的法律条例精确度把关。第四,当新闻粗剪后,由从事地方交警宣传工作的负责领导审查,以此来决定该条新闻是否送至电视台播放。

公安交警新闻由地方交警宣传部门审核完毕后交至电视台栏目负责人进行媒体视角的再审核,形成“双审查”制。

二、双重身份,民警主持人现场报道

地方公安交警电视栏目存在很强的专业性与特殊性,专业性在于栏目自身主要围绕案件展开,以法律为线索,对当事人甚至犯罪嫌疑人进行采访报道;特殊性在于公安机关属于国家政府机关与执法部门,对于执法行为的监管和新闻报道的把关有极强的纪律性,对于社会舆情的引导具有强力的话语权。《现场“路”像——非问不可》创新主持形式,将普通交通民警作为主持人推向电视荧幕。民警兼任主持,其自身的职业素养更符合栏目本身特质。

(一)民警主持人政治思想的高度觉悟

近年来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深入学习实践活动,重视地方基层公务员的党政思想建设工作,带动基层政府机关整体思想素质的提升,人民警察始终与党中央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民警作为栏目主持人可以正确树立栏目的政治思想,把体现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关切有机地联系起来。其次,身处地方公安宣传工作的最前沿,公安类栏目的主持人,其节目中口播的任何言语都有可能引导新闻事件的舆论导向。以民警作为栏目主持,也是公安宣传部门统一口径、规避舆论风险的决策之一。

(二)民警主持人司法解释的专业化

法律是地方公安交警电视栏目的立足点。新闻报道的初衷主要在于讲法、普法,将法律知识广泛传播给普通市民,从而督促市民遵法守法。但是,法律条文繁多,并有极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一般媒体主持人很难讲清楚法理,达不到宣传法律的目的。民警作为主持人可以直接避免这种情况。在《现场“路”像》的违法曝光环节,民警主持人会亲自对违法者进行采访,准确地指出其违法行为,明确违法者违反的具体法律条例,并通过多年积攒的执法经验对其进行说服教育。

三、利用交警内部资源,拓展新闻传播渠道

《现场“路”像》作为电视栏目,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一是虽然新闻反应快速、时效性强,但因为公安机关调查取证等工作环节的特殊原因无法给予新闻结果,留给受众的是一个“有头无尾”的结局。二是节目时间较短,将新闻现场充分展示后没有时间继续进行深入剖析,无法留给受众深刻的印象。而这时地方报纸即可发挥作用,地方报纸全方面、多角度深入报道,既整合了近期电视新闻内容,又能从文字深度、舆论引导对传播信息进行选择和过滤,进一步发挥把关的作用。

随着移动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地方公安交警宣传部门已经在微博、微信中设立公众号或订阅刊,将宣传战线推进到移动多媒体终端上,使用户时刻了解地方警界动态。地方公安的电视交警栏目也可以将视频上传,利用微博发布给“粉丝”,“粉丝”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发传阅,起到宣传“一劳永逸”的效果。同样,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也是地方公安交警推广的捷径。

把握方向定位、树立明确目标、制定准确策略才能使地方公安交警宣传达到最优化。作为新闻的生产者,地方公安交警宣传部门应尽量在电视新闻的把关、组织和传播延伸上下功夫,力求实现本地区宣传目标。同时电视媒体也应精心编排、创新包装,努力附和本地观众的收视习惯,满足市场需求。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陈梦轶.电视栏目在公安宣传中的传播策略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4(3).

[3] 姚剑平.浅谈公安工作中的媒体职能——以古田县电视公安新闻栏目《警方纵横》为例[J].东南传播,2014(3).

[4] 韩志忠.强化警察公共关系理念实现公安业务工作与新闻宣传工作的互动双赢[J].公安研究,2008(4).

[5] 曹通,吴旖旎.警用执法记录仪使用效能及现存问题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3(5).

G222.3

A

1674-8883(2015)22-0036-01

猜你喜欢

电视栏目公安民警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走进三农》电视栏目
浅析色彩在电视栏目包装中的作用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新时期以来戏曲电视栏目述评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