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高职英语人文性教学中的应用
2015-02-26李晖
李 晖
(兰州市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甘肃 兰州 730000)
新媒体在高职英语人文性教学中的应用
李 晖
(兰州市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甘肃 兰州 730000)
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过分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的问题。针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人文性缺失问题,本文在考察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与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借助新媒体加强高职英语教学人文性的必要性与优势,提出了利用不同新媒体资源与平台加强高职英语教学人文性的具体设想与方法。
新媒体;高职英语教学;工具性;人文性;应用
我国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过分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的问题。以内容丰富、交互性强、超越时空、信息个性化、传播环境社群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如何利用新媒体加强高职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是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者应研究和思考的新课题。基于此,本文在对新媒体传播特性与优势进行分析探察基础上,提出了引入新媒体资源与平台加强高职英语教学人文性之主张,分析了借助新媒体加强高职英语教学人文性的必要性与优势,对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平台加强高职英语教学人文性的具体方法与设想进行了探讨。
一、新媒体及其传播特点
“新媒体”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期刊杂志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技术手段向广大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传播媒体。“新媒体”概念出现之初,所谓的“新媒体”主要指网络媒体,包括依托互联网技术创办的各类网站和网站开辟的论坛。但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互联网功能的全面开发和各种数字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同的“新媒体”形式相继出现,如博客、播客、威客、微客、手机媒体、手机短信、飞信、社交网络、搜索引擎、QQ、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
新媒体兴起以来,以其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诸多传播优势与特点,迅速赢得了受众欢迎,也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优势与特点最主要的有:第一,内容丰富,可容纳海量信息。第二,交互性强,有利于传受双方充分互动。第三,超越时空,不受物理空间影响,“天涯若比邻”。第四,信息呈现方式多媒体化,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共存共荣。第五,信息内容个性化,满足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第六,传播环境社群化,借助不同新媒体平台,形成各种灵活多样的独立社群。第七,传播方式人际化,原本相互孤立的受众变成了有深度人际联结的信息共享者。
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众多优势,使其产生以来被迅速应用于各种社会生活与工作领域,给不少社会领域原有的工作理念与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缺失
我国高职教育曾经历了从学科本位到技能本位的发展转变,这种转变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然而,在重视技能培养的过程中,逐渐显露了过分重视工具性、实用性、技能性,而忽视必要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教育的问题。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是,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缺失,社会知识缺乏,思维方式单一,视野狭窄,缺乏创新意识与活力,价值观念、思想道德、意志情感、人格塑造和文化修养欠缺。这些缺陷严重影响着其走向社会后的职业发展和人生境界提升。
过分强调工具性、忽视人文性的情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同样存在,表现为:片面强调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训练,学生的英语学习完全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背单词、学语法单调的重复性活动。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逐渐丧失,部分学生甚至厌烦英语,教师走进英语课堂也成为一种负担。为解决这些问题,当务之急是强调高职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中融入人文性理念及内容。
要想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性理念,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挖掘教学内容里的人文性内涵外,还要充分利用教材外的资源,尽可能为学生补充具有人文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其文化视野、培养其人文情怀的内容。同时,在教学模式方面,探索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增强其合作意识与精神的教学模式。而无论是人文性教学资源的补充,还是人文性教学模式的探索,均可以利用目前已经得到全面普及的相关新媒体技术及平台。
三、新媒体在加强高职英语教学人文性方面的优势
新媒体在加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方面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新媒体可以为加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提供丰富多彩的富有人文性的内容资源。英语教材始终是英语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资源,而目前的大多数高职英语教材存在偏重技能培训、轻视人文性教育之缺憾。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托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必然无法解决人文性缺失之问题。由于新媒体中具有无限丰富的人文性内容资源,这些内容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形式灵活,既有文字形式之呈现,又有音频或视频呈现。因此,借用新媒体平台中的丰富内容,必然能有效解决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性内容不足之问题。
其次,新媒体传播中受众参与性、交互性强、传播环境社群化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新媒体提供的社群化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平等交流、沟通的平台。这样的交流平台,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育化社群协作意识。而自我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社群协作意识等的培养,本身就是人文性教学应达成的目标和题中应有之意。
再次,新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主体性。新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可以自由选择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根据各自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特点与基础的学习方法、学习路径、学习内容、学习数量及学习起点,从而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学习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样是人文性教学的目标。
四、利用新媒体加强高职英语教学人文性的设想与方法
既然新媒体在加强高职英语教学人文性方面具有这么明显的优势,挖掘新媒体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将新媒体引入到高职英语教学中,提升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就是一个十分必要而颇具理性的选择。
(1)利用新媒体给学生提供具有人文性内涵的学习资源。近年来,QQ、微信、微博等已成为高职学生最常使用也是最热衷使用的新媒体形式。基于此,为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人文性因素,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学生的这种媒体接触偏好,在这些新媒体平台建立专门用于本课程学习的社群,如QQ群、微信群等,将那些经过精心挑选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或需要延伸阅读的具有人文性的学习资源分享到所建立的QQ群或微信群中。这些学习资源,可以是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教学课件、阶段性学习要求,也可以是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延伸学习材料,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说音频、视频资源。教师也可以在所开设的QQ群或微信群中每日贴出一条英语名言警句,或上挂英文歌曲、电影、诗歌、新闻等内容,以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其人文情怀。
(2)利用新媒体平台引导学生开展专题学习和讨论。传统英语课堂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师忙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无法与学生形成真正互动和心灵碰撞。这种一言堂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诉求。若能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社群,必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做到交互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意识。教师可就某一专题以小组合作为模式,要求学生在充分讨论基础上分工合作,查资料,作PPT,上传到QQ群或微信群,与其他组同学分享,教师做出点评;也可以就某一热点话题给一个TOPIC,让学生在群里用英语进行讨论,以此训练其英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学生的英语写作训练也可以在新媒体社群进行,可以要求学生将英语作文提交到QQ群或微信群,供同学们相互比照、学习,教师对这些作文做出点评。
(3)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考核和评价。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个性化学习诉求越来越明显,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由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向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转变。然而,现有对学生英语进行考核的方式却较为单一,目前各学校最通用的考核方式仍是考试。这种单一化考核方式,再加上固化的命题思路,使得这样的考核难以做到对学生英语能力和多方面素养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评价。若能充分利用为英语教学而专门建立的新媒体社群,必能有效解决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化之问题,变一次性考核为多次考核,变单一化考核为多样化考核,变固化考核模式为活化考核模式,从而对学生英语水平与素养做出较全面、准确评判。例如,教师可以从学生在QQ群或微信群中的交流情况、参与讨论的频次、英语表达的准确度、所提交英语作文或专题作业的质量等,对学生给出一个综合的、个性化的评价。
[1] 欧阳霞,刘艳林.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33).
[2] 王建华.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0(6).
[3] 范菲.新媒体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机遇与挑战[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0).
[4] 李烨晖.浅析新媒体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中国传媒大学外语部教学改革为例[J].现代传播,2008(6).
H319.3
A
1674-8883(2015)22-0026-01
本文为2015-2016年度甘肃省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高职英语人文性教学模式探析》的资助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SKG20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