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影视语言的民族性艺术特色

2015-02-26史彦荣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8期
关键词:人物造型构图民族化

史彦荣(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谈《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影视语言的民族性艺术特色

史彦荣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摘 要:近期热映的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低开高走,获得口碑票房双丰收。而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影片造型语言的精心设计,就如导演田晓鹏对于影片获得好评的原因,自己所说:“从动画片讲,很多人可能理解成夸张的表演、跳脱的情节,而这部片子从构思上,我们更希望它像一个电影。从镜头语言、剪辑、视听上,尽可能地接近电影。”的确,在其人物角色造型,画面的色彩、构图设计、3D动画中镜头与音乐的结合方面,都可以看得到充满艺术化的演绎。

关键词:影视语言;人物造型;民族化;色彩;构图

影视动画作品所具有的丰富的表现手段、强大的感染力都是通过视觉影像和听觉形象来完成的,所以影视语言是构成影视艺术的基础,但在中国动画的影视语言中巧妙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屈指可数,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色彩、构图、音乐等方面较好地汲取了中国传统造型元素,以技术为依托通过三维动画的表达形式向大众展示了影片艺术设计的独特魅力。

1 人物造型与色彩的民族化处理

1.1 人物造型设计

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是一部动画电影的灵魂,电影中角色的呈现与个性表达影响到影片的整体风格,想要成功地塑造动画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做好人物轮廓外形的设计。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动画电影中,主角孙悟空的体态造型沿用好莱坞动画常见造型原则,脸型为长方形、身板细长,更为突出的是做旧的半袖中国古风服装,充满中国式色彩。由于影片中悟空的内在形象更接近于“人性”,所以他带有法令纹的长脸创新性地不再猴头猴脑而更接近写实,他不再是大闹天宫唯我独尊的齐天大圣,而是像普通人一样没有法力依旧饱含英雄主义、依旧充满侠气的大圣。在其根根而立细软的毛发、面部精微的表情、逼真的眼球转动等方面,都可以看得出影片造型的精致。最终恢复法力的孙悟空的造型炫酷惊艳,线条洗练、色彩浓重,身披红披风、顶带金冠花翎、身穿铠甲戎服,非常具有色彩感与形式美感,体现了浓厚的中华民族特色。

少年唐僧江流儿外型则直接以可爱的中国儿童为形象设计,少年唐僧的师傅为传统的中国风老人,下巴上白须的胡子非常具有亲切感,同时,中国龙的造型具有崇高浪漫的美学风格。而反面角色狡猾狠毒的混沌是三角形尖脸,吸收中国戏曲元素京剧中代表阴险奸诈的白色脸谱,道教式的黑白服装,非常具有中国本土化风格特点。影片中角色造型的构建采取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奠定了本片民族化风格的基调。

1.2 3D影像中场景的色彩表现

尽管色彩不能单独承担起影片的叙事任务,但经过精心设计的场景色彩往往在影视动画作品中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震撼和情感共鸣,每一种色彩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影片中利用鲜明的蓝色突出前景,并且为中国式的山水画卷,淡淡的墨笔表达了独特的人文情怀和美学魅力,背景中的山水起伏间营造出“似与不似”“虚实相生”“宽阔渺远”的意境,处处流露出浓浓的中国意味。影片大量的蓝色不只运用于山水背景,在少年唐僧误入冰冻孙悟空的洞穴部分,整个洞穴也是采用纯净冰蓝色,场景梦幻玄妙,画面美感十足。3D特效中前后场景对比明显,在平静深沉的蓝色天空的映衬下象征生命的绿色显得格外突出,比如重获自由的孙悟空首先来到了绿树丛林蹦跳玩耍,象征着新生与成长。暖色的红黄色调多在妖怪的洞穴里面出现,这里的红色传达给我们的是紧张感以及妖魔感。影片中色彩运用注重整体的“意境”“神韵”,与中国书画作品崇尚写意、追求超越自然的观感完美统一,借鉴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三维特效技术完美结合,将巧妙的色彩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有着深刻的民族色彩和烙印。

2 中式风格的构图

构图是画面造型的艺术,为了增强画面视觉效果,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构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用于情节节奏平稳、叙述故事发展的规则构图,也有针对情节紧凑、矛盾激烈时的创意构图。影片中为了给观众绝佳的视觉体验,一开场便对观众的视觉进行轰炸式征服,画面精美绝伦、气势恢宏,不仅很好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而且展现了制作团队在构图设计方面的绝高水平。影片正式开始后的“皮影”部分,摇镜头中画面呈现的是层层叠叠的房子,视觉美感强烈,但这种设计是不符合现实视角的,却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美学风格,如田晓鹏所说:“除了运用实拍电影镜头追求真实以外,我们也在尝试‘失真’,因为东方的美往往是夸张的、抽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抽象’可能更接近我们想象中真实的古代东方世界。比如说房子透视是仰角,但同时你能感觉到这个路是下坡的,你还能看到远处俯视的那个街景,这完全是两个透视关系,在正常世界里肯定是不存在的,但更接近想象,或者记忆。[1]”影片中像这种有抽象意境的画面还有很多,比如小唐僧江流儿的师傅在寻找江流儿时,面前是烟雾缭绕、如诗如画的高山,仿佛一位老人置身于水墨画之中,这里借鉴了中国古典长幅画卷的创作方法,意境悠远,颇赋东方韵味;再如小唐僧、悟空、八戒玩耍时背景是一轮大大的月亮,足足占了半个屏幕,而且画面中绚丽的萤火虫在3D特效下有种飞出屏幕的美感,整个环境的这种意象美便是导演追求的意境表达,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根本体现。

影片中如小唐僧与悟空对话的双人或三人构图较多,对话镜头占的比例相对比较大,所以对话镜头的构图也非常重要,影片在规则构图中人物和背景的设计相当,三维效果下画面丰富又不会太满,给观众带来轻松愉悦的透气感。而对于五行山中大妖王混沌的构图设计则多用仰视,如混沌在五行山寺宇下欲练仙药而歌唱,镜头对角色进行仰视构图,表现出混沌带来的压迫感,这种构图方式很好地反映出其狂妄自大的性格特征,而且导演在处理这一系列镜头时吸取了中国传统美学中“游”的美学观点,在运动镜头中一幅幅饱含东方美的画面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写意感及画面张力十足。

3 音乐的艺术化表达

文化风俗的差异使不同国家在音乐的调式、律制、音阶、节奏、整体结构等方面都不同,而音乐的本质是一种内心的情感运动,这就说明民族情感是深刻的包含在音乐的旋律和风格之中的。中国的音乐讲究线条、和谐、韵味,风格委婉含蓄,突出意境;西方的音乐多宏大壮观。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音乐采用的是中西结合的方式,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主,在需要渲染壮阔的环境时则结合西方交响乐形式,突出气氛的紧张感。结合电影来讲,“作为电影整体结构中的一个元素,电影音乐只有在同其他元素如影像、光效、色彩、空间取景、声音极其含义的相互关系中才有意义”[2]。所以说,音乐的安排取决于影片本身的创作需要,而《大圣归来》影片中丰富多变的音乐设计展现出导演超强的音乐理解能力。

影片正式开篇首先出现的是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皮影戏片段,戏曲曲调配合诙谐幽默的画风透出浓厚的乡土气息;紧接着江流儿出场的音乐使用了明亮的单簧管和双簧管,节奏欢快童真,就如我国电影作曲家王云阶提到的:“影片里的音乐不仅仅起到艺术上的作用,它还能使画面给人以生动自然的印象;音乐给画面以气氛,并使画面仿佛具有第三度空间感。[3]”而孙悟空在回归“半自由”之后音乐在起始的轻松之后便开始宏大起来,作为诠释大闹天宫霸气冲天的孙悟空的音乐效果非常有感染力,而与孙悟空开场时的音乐感情不同,在大圣克服被禁困的法力与混沌战斗时的配乐在丰富壮观之余有一种暗暗的哀伤,这是由于剧情中悟空误认为江流儿被混沌杀死,此时的略微哀伤的效果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情感与影片中悲伤的氛围。在孙悟空初次与混沌战斗时,配乐是古筝弹奏的《筝锋》,曲调抑扬顿挫,节奏及情感层层递进,将3D特效画面呈现的打斗场面渲染得异常精彩激烈。“五行山,有寺宇兮。于江畔,而飞檐。借童男童女之精华兮,求仙药,而历险。”这是混沌准备炼药时唱的《祭天化颜歌》,京剧唱腔协同混沌中式风格的服装以及脸谱,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接下来大圣赶来也就是江流儿说“是大圣来了”片段,运用极富表现力的中国民族乐器“唢呐”,演奏与经典版《西游记》背景音乐相似的曲调,很好地唤起了观众对孙悟空战无不胜形象的记忆,同时对场面气氛的制造非常有力,乃是体现本片富有民族性艺术特色的一个亮点。

“《从前的我》除了作为主题歌曲的名字,更是整部影片的注脚。歌曲想表达‘一路向西,不能回头的不是道路而是梦想;执着奋战,坚定拯救的不只他人还有内心’的含义。像是侦破所有当年看着《西游记》长大的孩子们如今的内心:在这几十年的成长中,我们逐渐变得世故冰冷,内心软弱、外壳坚硬,而那个童年时候的英雄,像一个堆满了尘埃的布偶,始终站在心中最柔软的角落说:‘若是遇见从前的我,请带他回来’。”

4 结语

“影视艺术的民族性,主要是指各民族的影视作品都以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民族精神并且注意创造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5]”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民间艺术,将人物造型、场景色彩、画面构图、音乐等视听语言巧妙地与民族文化相融合,配合3D动画特效创作出了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原创本土动画电影。让观众在享受视觉、听觉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美感时,也体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意蕴。

参考文献:

[1]揭秘《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背后的故事——田晓鹏、郭磊访谈[EB/OL].爱微帮,(2015-07-10).http://www. aiweibang.com/yuedu/37083041.html.

[2]袁玉琴,谢柏梁.影视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王云阶.论电影音乐[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

[4]西游记之大圣归来[EB/OL].百度百科,(2015-10-07).http://baike.baidu. com/link?url=bnhJvaM_WtiV-XalhNIpYSk Dd8D726riJr97UALrZc0mw4vQVdTndcjT4 52Tl44aWjHU4_E46b33Q21c0yy6-K.

[5] 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人物造型构图民族化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山西面塑人物造型动态概括法
苗家织女(123cm×122cm)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路径探究
Toy store stops selling drug—dealer dolls
八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民族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