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求证”专栏报道特色
2015-02-26赵彦红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赵彦红(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人民日报》“求证”专栏报道特色
赵彦红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摘 要:《人民日报》的“求证”专栏在开栏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一时之间名声大噪,在2013年更是荣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其知名度也是节节攀升。新媒体环境下,海量信息中难免鱼龙混杂,人们对于这些信息真假难辨,这就迫切需要一个声音来为人们揭露真相,激浊扬清。这样“求证”以证据为核心、深入现场搜集证据,保持公正立场等的报道方式,就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本文试图对“求证”专栏的报道特色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记者如何坚守专业精神提供借鉴。
关键词:求证;人民日报;报道特色
在“众声喧哗”的新媒体时代,各种不实传言和虚假信息充斥在我们周围,其中的一些谣言具有极强的危害性,不仅混淆视听,误导舆论,而且对社会的稳定与团结产生危害。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一个媒体发出真实准确、客观权威的声音,以正视听,净化舆论空气。《人民日报》果敢地挑起大梁,创办“求证”栏目,帮助受众去伪存真、辨别是非、了解真相。从“求证”专栏在这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1 “求证”专栏创办的背景
微博、微信这一类“自媒体”的出现,一个有别于传统的新的舆论生态已然形成,从前如同“王谢堂前燕”的媒体仿佛一下子就“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就造成了真假信息鱼目混珠,再加上网络传播的受众广、范围大、放大效应明显等特点,容易导致非理性情绪迅速蔓延,使一些不实新闻和谣言的危害越来越大,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除此之外,我国正处于快速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元性、复杂性等特点,一些没有社会责任感的网民为了吸引大众眼球,故意歪曲事实,散布谣言。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1月27日,党报《人民日报》在要闻四版首次创办了深度调查性报道栏目“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
2 “求证”专栏报道特色分析
2011年1月,“求证”专栏创办,历经4年的发展,业已形成自身的报道特色:“求证”栏目以证伪为主要功能,以事实证据说话。
2.1 不预设立场地搜集正反方证据
“求证”主要就是证伪,但在最初策划时,栏目组并不会预设立场,也不会先入为主认定谁对谁错,而是一边搜集正方证据,一边搜集反方证据,始终保持中立、客观,传言的真假,一切都是以事实来说话。
2.2 深入现场,获取证据
“求证”的最主要目的是辟谣,这就要求报道的稿件一定要经得起反证,不留一丝疑点,核心证据是不可缺失的。比如,“求证”的开栏报道——《郑东新区是不是“空城”》。针对一些媒体有关“郑东新区是‘鬼城’、空城”的说法,“求证”栏目约请了分社记者,从郑东新区的居民入住情况和企业入驻情况这两方面进行调查,充分证明了鬼城的说法并不属实。
2.3 多个信源互证,正反观点交锋
让不同立场的当事人都表达意见,正反观点交锋,达到一个话语对等。多个信源互证,力求最大限度接近真相,这样调查成本虽较高,但对提升调查可信度、增强文章说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韩晓丽曾提到过有关《“甬温线动车事故29人失踪”说法不准确》报道的报道经过。甬温线动车事故发生,网上对失踪人员数字的传言较多,相关部门作了回应,但网上的质疑一直未停,“求证”栏目的记者和编辑为确保每一条信息都准确无误按照网上失踪人员名单中所附的亲友电话,逐一核实29人的确切去向及是否平安。
3 “求证”专栏对于新媒体时代记者报道的启示
当下中国最稀缺的价值是什么?是在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给人们一个真相,所以“激浊扬清”成为最稀缺的价值,“求证”在明确这一点后顺势而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它给我们启示就是:
第一,记者要坚持新闻专业精神,要有“刨根问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的“深挖”精神。现在,引用《南方日报》的一句口号就是“深度决定成就”,但在揭露新闻真相的路上记者总会收到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制约与牵绊,所以记者要想获得新闻真相,必须要不怕困难、顶住压力、迎风而上,坚守专业精神。
第二,记者应认识到自身角色发生的变化,明确职责重新进行价值定位。“草根传播”和“公民记者”改变了新闻传播与信息生产的方式,也改变了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所以,记者必须改变视角,向受众提供更加专业的观点、更清晰、更加真实的解释,满足受众更深层次的需要。
4 结语
“求证”专栏的开栏,更多可以看作新闻专业精神的回归与坚守,这是社会之福,民众之幸。“求证”的报道有力地驳斥了那些蓄意割裂社会、制造恐慌,影响稳定的传言,净化了社会舆论,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我们期待着“求证”能够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为我们展现出更加完美的舞姿。
参考文献:
[1]韩晓丽,罗彦,肖潘潘.探索以证据为核心的调查性报道——从人民日报“求证”栏目两年实践说起[J].新闻实践,2013(3).
[2]陈利云.一问:人民日报为何要“求证”[J].新闻实践,2011(7).
[3]韩晓丽,孟辉,罗彦.辟谣,也要看到谣言背后的情绪——《人民日报》“求证”栏目的辟谣经验与思考[J].中国记者,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