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新闻跨文化传播时的新闻翻译问题
2015-02-26作者单位保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陈 凯(作者单位:1.保定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论我国新闻跨文化传播时的新闻翻译问题
陈 凯
(作者单位:1.保定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 要:在新闻翻译的过程中将文化进行灵活运用是翻译历史的重要改革。文化与语言之间的联系是现在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科。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注重传播的效果(Communication Effect),所以在新闻翻译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本文探究我国新闻跨文化传播时的新闻翻译问题和解决办法,以期推动新闻翻译的发展。
关键词:新闻;跨文化传播;新闻翻译
众所周知,语言在文化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文化与语言息息相关,语言无法从文化中分离出去。一句日常用语,将其使用在不合适的场合,或者说得不合说话人的身份,甚至违背了他人的习惯与风俗,就无法实现交流与沟通的目的,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1]。因此,在进行跨地区、跨文化传播时要格外重视语言的作用。同时,在翻译中要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使其达到传播的效用,促进我国新闻跨文化传播的发展。
1 新闻翻译问题
1.1 文化差异
每个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所以,在进行新闻翻译时,不仅要将新闻的内容准确地翻译出来,还要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达到跨地区、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目的。
首先,翻译人员要注意许多意思相同的词语在不同国家中代表的不同文化意义。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的“龙”是一种吉祥的动物,可以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许多中国人喜欢使用龙作为名字,同时也将自身视为龙的传人。但是在英语中与龙具有相同意义的“Dragon”,是魔鬼的代名词,同时也用于凶悍的人妇、邪恶的人。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避免出现翻译失误。
其次,许多动物在不同的文化中会使人们想到不同的意思。所以在进行新闻翻译的时候,要注意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2]。例如,中国在形容人们贫困不堪时,多使用牛马不如(The dog's life)来表达生活的艰辛。但是在西方国家,人们认为牛马的生活是安静、幸福的生活。所以在进行语言翻译时要使用“lead hard and miserable life”。这样可以准确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外国人民对文章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对外进行文化传播的目的。
最后,许多语言在中国多用于贬义,但是在西方国家中却不是贬义词,是中性词,甚至是褒义词。特别是政治方面的词语,要注意自身所处的立场。虽然语言是不具备政治色彩的,但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词语使用在不同的立场上,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3]。例如鸦片战争对于英国人和中国人,其代表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对于英国人来说,鸦片战争是一场取得胜利的战争,而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鸦片战争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战争。所以在进行新闻翻译的时候,要谨慎使用政治词语,要保持自身的政治立场,不然不但无法起到和平宣传文化的效果,还容易引起政治事件。
1.2 翻译原则的不同
因为不同的国家在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国家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新闻翻译的时候,不仅要达到语言转换的目的,还要促进不同国家的文化沟通和交流。所以在新闻翻译时,不但要注意文化差异,还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做到内外有别,二是确定受众对象。因为新闻翻译的受众对象是外国人,他们对中国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特点、政治环境的了解程度与本国的读者有所不同[4]。所以在对新闻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要做到灵活使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国家领导对下属表示关心时,常常会问及一些家庭的情况,比如:“夫妻感情好不好?”下属回答:“好。”这样的问话在中国是礼仪习惯的。但在西方国家,这样的问话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所以在进行翻译时不但要保留原文的意思,还要使其符合外国人的习惯,可以表达为:“Then Chairman talked with me.He was pleased to know that we had a happy home life.”(主席和我进行谈话,他很开心知道我们生活幸福)。
其一,美国时代周刊中的中国报道可以达到它的传播效果,这是因为其可以准确抓住受众对象是中国人这一点,为了让中国的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对中国报道的文章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进而提高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中国人的影响。同样的,我们在进行新闻翻译时,要注意增加外国人民对新闻报道的亲切感和认同感,使其可以充分了解中国的文化内涵。但是,对于中国比较通俗的事件和人物,如果只是简单地翻译出来,只会让外国人无法理解,而且也无法达到文化交流的效果。
例如,有关报道上写道:“孔繁森同志是我国新时期的焦裕禄。”假如把“焦裕禄”和“孔繁森”两人的名字直接翻译成英文,则会使许多外国人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这是由于他们对“焦裕禄”和“孔繁森”两人的事迹并不熟悉,所
(下转第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