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教育电视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2015-02-26周晓萌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9期
关键词:频道教育

周晓萌

(作者单位:江苏广电总台教育频道)

提升教育电视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周晓萌

(作者单位:江苏广电总台教育频道)

本研究以教育电视的提升对策为研究对象,在对我国教育电视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教育电视竞争力的5项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教育电视政策与法律保障、明确教育电视专业化发展之路、突出教育电视公益性服务特征、建立教育电视科学化评价体系以及推进教育电视全媒体融合发展等。

教育电视;竞争力;对策建议

我国的教育电视诞生三十余年来,不仅成为教育部门的宣传窗口,更是人民群众了解教育、参与教育、支持教育的主流阵地。教育电视媒体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传承优秀文化,传递教育信息,传扬先进教育理念”的使命。与此同时,随着传媒产业化竞争的加剧,各级教育电视媒体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生存的困境。尤其是近年来,面临着数字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教育电视原有的服务功能的弱化和发展方向的模糊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巨大的行业竞争压力,我国各级教育电视媒体只有结合自身实际,找到一条科学的提升路径,增强竞争力,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功能,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公民高尚情操起到重要作用。

1 完善教育电视的政策与法律保障

首先,政府应该在政策层面完善对教育电视媒体的导向作用,创造一个让教育电视有序发展的环境。这些政策可以包括的内容有加大对教育电视重要性的认识,在财政补贴上向教育电视倾斜,把教育电视媒体从市场化的路径上拉回来,回归本源的职能和属性;鼓励、吸纳民间资本进入教育电视,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针对教育电视媒体,建立一套有别于综合电视频道的,以社会效益考评为核心的教育电视节目评价体系等。

其次,政府应该创设良好的法制环境,为教育电视的发展保驾护航。目前,规范广播电视领域的主要是《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但条例无法起到法律的规范作用。有关部门已经将《广播电视法》的制定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其中应该有专门对教育电视做出相关的规范,让教育电视的公益性质、经营行为、内容生产都有法可依,使教育电视能够在法制化的轨道上良性前行。

2 明确教育电视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首先,要打造专业化品牌。电视媒体经过曲折的发展历程至今,“内容为王”在业内达成共识。教育频道第一要着力打造教育电视节目品牌,品牌的价值大小是电视频道是否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立足的砝码。第二还要积极开展线下活动。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打造的“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在全国产生的巨大影响来看,教育频道在鲜明的教育特征和强大的教育资源背景下,完全可以开拓出自己的品牌活动,并从中收获丰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次,要培养专业化的人才。有人开玩笑说:教育电视台是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基地。教育电视媒体因体制问题长久以来形成的人事制度死板、竞争机制薄弱、绩效考核不完善等问题,使教育电视媒体的人才队伍出现了人才被培养出来就流失,外部优秀人才又不会进入的尴尬现象。所以,教育电视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改革人事管理制度,用打破等级限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定奖惩机制等方法广纳人才、培养人才,形成知人善用的机制。

最后,要开展专业化经营。教育电视媒体要想提升竞争力,资金是最大保障。必须在政府扶持和广告收入之外,开辟更多的稳定的收入渠道。例如,江苏教育频道依托自身在教育领域所拥有的名师优势,开办的江苏广电教育培训中心,在少儿艺术教育领域开辟了一块不小的市场;依托《家有儿女》等电视节目集聚社会家庭资源,所开发的海外修学旅行、假期特色夏令营等项目有声有色;依托频道在教育市场的公信力与广电在播音主持方面的资源优势,建立的“未来金话筒”主持新秀赛、“未来之星”少儿才艺大赛等品牌活动也在社会上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和回报。

3 突出教育电视的公益性服务特征

首先,可以依托政策,将教育电视纳入公共服务范畴。教育电视在我国是仅有的公共电视,应该作为“公共产品”由政府负责埋单,也应该被政府纳入公共服务机构的范畴。江苏教育电视台在1997年创台时,该台的全省覆盖工作就被江苏省委省政府列入了当年度“为民办实事”的20件实事之一,由此可见政府对教育电视公共服务的定位。但现在的普遍情况是教育电视的公益属性越来越弱。政府应该真正拿出将教育电视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将其视作“公共产品”的决心,从政策上明确教育电视的公益性,加大对教育电视的投入,拓展教育电视的发展空间,真正把教育电视媒体打造成全公益的电视平台,成为公众心中的“最满意电视课堂”。

其次,可以挖掘潜力,创新教育电视的属性定位。随着新技术的普及应用,教育电视作为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其功能逐渐落后,在这样的形势下,教育电视媒体应当创新思维:通过宣传阵地的职能,成为党和政府在教育战线的喉舌,成为教育部门与公众沟通联系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寓教于乐”的传播方式,发挥电视声画一体的视听优势,制作积极向上的电视产品,成为浮躁喧嚣传媒业中的一方“突出青少年 服务全社会”电视净土。

4 建立教育电视的科学化评价体系

在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中,目前绝大多数媒体衡量节目好坏的指标都是收视率。对教育电视媒体而言,在这种评价体系之下,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压力,追求收视率,可以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但一味追求收视率,又偏离了教育电视公益的属性。因此,教育电视亟待需要一套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西方公共电视领域,近年来一种新的评价标准浮出水面,那就是用户满意度。国外公共媒体通过在观众中对节目质量满意程度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节目定质研究。“满意度指数”偏重于节目整体素质的衡量,而“收视率”更偏向节目的普及率和观众数量的衡量。

在我国的教育电视媒体中,“专家评审”也是节目质量评估的常用指标。例如,江苏教育频道每周对自办节目进行专家打分,来自江苏广电总台节目研发中心的专家和频道拥有20年以上节目一线经验的专家联合组成专家团,打分的标准分为策划能力、画面质量、主持表现及推广效果等。评估的结果与节目组的薪酬直接挂钩,奖优罚劣,连续三周垫底的节目实行末位淘汰。这样的评价方式也是符合我国教育电视媒体特色的有益探索。

因此,引入“满意度评价”与“专家评审”,与收视率形成互补,科学地分布各项指标的权重,并逐渐转变广告商的观念,让广告商开始接受分众化传媒形势下的更加精准化地投放。这样“三位一体”的教育电视节目评价体系的构建,对完善教育电视科学健康发展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

5 推进教育电视的全媒体融合发展

新传媒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不断涌现并飞速发展,受众接收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地改变,电视节目的接收方式在经历由“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的变化,收视习惯也由“定时定点”到“不定时回看”到“随时随地,想看就看”不断更迭。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电视媒体必须调整策略、创新思维来迎接无法回避的挑战,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新媒体融合。

2015年,江苏教育频道首次自主研发的两款游戏《拼词泡泡龙》《国防教育竞赛》在第二届中国应用游戏大赛中脱颖而出,斩获最佳益智教育游戏奖。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借助教育类游戏教育性和娱乐性并重的特点,寓教于乐,可以让教育电视媒体在新媒体产业经营上找到新的增长点。同时,该频道的节目全部通过江苏网络电视台与“乐享电视”手机APP客户端实现了实时直播与点播,电视节目转瞬即逝、线性传播不足的劣势得到了很好地弥补。在学习型社会的征途上,互联网时效快、容量大、覆盖广的优点可以为教育电视发掘自身个性化教育文化服务打造一个非常巨大的潜在市场,为教育电视开辟新的增长点创造条件。

6 结语

现在的电视媒介,传播渠道多样、电视频道过剩,教育电视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就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上。只要紧扣“教育”二字做文章,教育电视就大有市场、大有可为。只要坚定不移走在公益服务这条宽广的道路上,教育电视就一定能够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电视媒体。

[1]白传之.中国教育电视媒体发展调查报告[J].青年记者,2013(21).

[2]王哲平.中国教育电视:历史、现状与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刘存宽.论教育电视属性与发展道路[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5).

[4]黄海光.内容为王时代的应对路径[J].传媒观察,2006(8).

[5]张红军.教育电视媒体的属性回归与传播拓展[J].视听界,2014(1).

猜你喜欢

频道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为民服务要在“群众频道”——改进作风不能“乔装打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人生不同频道又何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寒假快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