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节目主持人心态的运用和培养

2015-02-26林蔚蓝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6期
关键词:心态素质培养

林蔚蓝

(作者单位:汕头市广播电视台)

论节目主持人心态的运用和培养

林蔚蓝

(作者单位:汕头市广播电视台)

摘 要:关于节目主持人的心态,主要是两个方面:从指向看,一个向内,即主持人对自己身份地位的内心体验和把握,一个向外,即主持人与周边的人或事发生关系时内心的体验和把握,一般体现为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态度方法和言谈举止;从范围看,一是在节目中、屏幕上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心态,二是在节目外、屏幕下与主持人身份联系在一起时“人前人后”的心态。本文分析了主持人的心态、内涵、误区及健康心态的培养。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心态;素质;培养

心态,从字面上看,是“心理状态”一词的缩略,它既可以指瞬间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的特定的具体体验,也可以指比较持久的、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弥漫性特点的心境。前者往往具体变现为临场紧张与否的心理、心理状态,后者侧重于待人接物的认识和态度,说白了,就是做人的态度。我们知道,所谓人的体验、人的心境,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属于人们日常所说的情绪和情感的范畴。

改革开放以来,主持人节目成为广泛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主流节目传播形式。但是目前,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些主持人的政策水平、文化素质、心态培养,尤其是职业道德和价值取向颇受受众关注,对媒体的形象有一定的影响。

1 主持人心态的内涵

在节目的制播过程和传播语境里,主持人是其中的核心因素。主持人还具有非语言符号,受众直接接受的除了主持人的语言,还有在语言背后起作用的主持人的心态。节目主持人的心态主要有两个方面:从指向看,一个向内,即主持人对自己身份地位的内心体验和把握,一个向外,即主持人与周边的人或事发生关系时内心的体验和把握,一般体现为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态度方法和言谈举止;从范围看,一是在节目中、屏幕上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心态,二是在节目外、屏幕下与主持人身份联系在一起时“人前人后”的心态。

主持人在节目之外的心态,既有凸现在公众场合的;也有独处于个人世界的。可以肯定地说,主持人主持节目时的心态与其日常的心态应该力求一致,即便有些主持人奉行“扮演”的逻辑,但是不管主持人主观意识如何,他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其自身的信息也在传播,受众自然能“知人知面又知心”。主持人的日常心态与主持节目时的心态互为补充、互相映衬,节目中的心态必然会浸染、强化主持人日常的心态,而日常心态又会主导和渗透到具体的主持心态中去。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主持人的心态“是伴随着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而出现的”[1]。主持人的心态,一方面来源于其一贯的做人的准则,即对社会和自己的认识以及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另一方面还来自其对“主持人”职业角色的具体认识,以及据此对行为习惯、行为方式的调节、修正。

2 主持人心态的误区

美国社会行为学家贝尼尔在《西方组织行为学》中曾经将人的心态分为三类,一类是父母自我心态,一类是成人自我心态,一类是儿童自我心态。它们的特征分别是权威的、教诲的,理智的、逻辑的,情感的、感觉的。在社会交往、群体组织传播中,三种自我心态对传播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2]。主持人经常会走入“父母自我心态”的误区。有的主持人知识结构不错,反应快、有能力,但是过分突出自己,在层次较高的嘉宾面前班门弄斧、卖弄学问。

节目主持人是大众传媒中引人瞩目、令人关注的公众人物。对于主持人应具备的条件,受众一方也好、从业人员一方也好,都有一个共识:节目主持人必须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条件、心理素质及能力方面均属“上乘”,这种认识无可非议,节目主持人的职业需要入选者的高素质,否则难以胜任主持人的工作。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节目主持人的传播过程中,“具有”高素质和“展示”高素质并不是一码事,二者不能划等号。当身为公众人物的主持人成为媒体聚焦的反面人物,媒体本身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淡化公众的注意力,消除不良印象。

我们从不少的节目听到、看到,步入心态误区的主持人,为了展现自己的“高素质”。为了说明自己“有文化”,他们或在节目中以“我”为核心,滔滔不绝,风光占尽,一副“最佳辩手”“指点迷津”的神态;或卖弄学问,引经据典,乐在炫耀;或专业术语,“狂轰乱炸”;或居高临下,装腔作势,貌似高深,故弄玄虚,把简单明了的事情复杂化。

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的著名节目主持人柴静说过:做节目不是为了教化和改造,而只是呈现,为什么是这个

人在这样一个事件中做出这样的选择,把人物背后复杂的坐标系、因果逻辑尽可能多地呈现出来。很多人以为CBS的《60分钟》是定位给精英看的,实际不是,它是办给厨娘和司机看的。它的主编写的稿子,从来不是看的,而是背转身来听的。你只有把一个正在厨房里忙活的人,通过听觉吸引到电视机前面来,这才是一个好节目。每一句解说词都要让受众听得下去,而不是文绉绉的四六句。

3 主持人健康心态的培养

素质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是指“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专业上有人将其分为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质、道德修养、身心素质。可以说,提高素质,对于主持人来说,是一辈子的事情。对于今天的主持人来说,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可以从校园中得到培养,而对于道德和身心素养,更多要在从业的路上不断强化和提升。主持人的健康心态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培养。

3.1主持人应该关注什么

节目主持人无疑是忙碌的,但绝不应该忙碌在“东一头西一头”的“客串”上,更不应该忙碌于浮华喧闹“马不停蹄”的应酬中,也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仅埋头于演播室、录音间“出声露脸”的主持人。主持人无论如何不能脱离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其实不管哪种节目类型的主持人,他关注的目光都应指向社会,指向基层。主持人一旦脱离生活,脱离群众,依赖媒体“包装”,过着“明星”般的生活,他就会变成一具“空壳”,最终成为匆匆划过的“流星”。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可以说,“走转改”是媒体人重新调整心态的新起点,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听到大量鲜活的来自生活中的报道,他们记录着社会变迁,讴歌了群众创造,反映出时代风貌,回应了社会关切,人民群众拍手叫好。

如果说节目主持人深入基层、关注他人、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为主持人的“动”,那么主持人刻苦的学习、海绵吸水般的积累和深入的思索探讨,则是他们生活中的“静”。

著名节目主持人水均益在一篇题为《面对关注的时候》的文章里坦陈:“为了每一期《东方时空 焦点时刻》中国际题材的节目,我都会煞费苦心地准备一大堆材料,居然会有20厘米厚,1993年第一次采访基辛格之前,查阅的各种书籍就有十几本。即使在没有节目可做的时候,也时常会泡在电脑前,看各种外电报道。那时候可以说,满脑子都是国际上的这事那事,感觉自己积累了很多东西,那时候的心态是平静的”[3]。可以断言,有深刻内涵的“寂寞”,以及平和安静的心态,在主持人工作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但问耕耘,不问收获”,是许多优秀节目主持人的内心写照。“但问耕耘”,是明确目标下的执着扎实;“不问收获”,是淡泊功名后的远离私欲。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平静的心态。

3.2主持人应该看重什么

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主持人看重自己的“形象”,极尽表演、模仿之能事,有哗众取宠之心,无真诚服务之意;心态健康平和的主持人,与此截然不同,他们最看重的是节目的质量,是节目在受众心目中的位置,因此,他们对节目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仅仅是“出声露脸”的最后一道工序,而是扎到节目中,积极而深入地参与,其名副其实的主创地位是干出来的,不是“叫来的、要来的”。在成绩面前,心态健康的主持人还有一种关注,那就是对自己主持状态的审视与反思。倪萍在《自述与自视》一文中说:“我在《综艺大观》如鱼得水到顺水花,无论怎么扑腾都沉不了底,已经到了不费什么力气就能看得过去的程度,但我觉得对于主持人职业来说,这是最可怕的。[4]”很多主持人由陌生到适应,由“不知所措”到“轻车熟路”,这时最怕的是流水线上的“熟练工”心理——满足于一定的套路,不再有新的追求。

3.3主持人健康的心态应该如何培养

主持人心态,从总的原则上来说,首先要解决主持人与节目的关系,主持人与受众的关系。其一,主持人是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认识到实践操作,主持人必须始终牢记: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主持人节目兴旺的大环境”,是“节目造就了主持人”,“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主持人与节目“互补互动,相映生辉”,主持人在观念上必须“认识传授关系,树立受众观念”,真诚与尊重是第一要义;在操作上要“了解手中心理,服务引导并重”,体现“略胜一筹”的“朋友”特色;在受众的品头论足面前,以“平常心”汲取营养,“捧而不晕,骂而不馁”[5]。

4 总结

主持人的心态,是个人修养和人格品性的反映,是主持人对自身“形象”的认识和把握,也包括主持人与他人关系的处置。古人云:“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反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语言。同时,主持人的语言在主持人节目语境中当然要遵循传受关系的制约。主持人节目中的传受关系有其自身的规则,这些规则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综合素质好的主持人,首先需端正做主持人的心态,总是能积极主动、敏锐地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特殊规律,“入境随俗”“从善如流”,使自己的主观符合客观,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做好主持工作。

参考文献: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吉蕾.电视节目主持人应把好“心态”关[J].青年记者,2009(8).

[3]水均益.面对关注的时候[J].电视研究,1997(3).

[4]倪萍,胡晔,王学健.倪萍:自述与自视[J].现在传播,1997(1).

[5]吴郁.节目主持艺术探[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心态素质培养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