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农民的贴心朋友——论电视农业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2015-02-26李正扬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李正扬(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做农民的贴心朋友——论电视农业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李正扬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摘 要:现阶段,电视农业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和创新,专门的农业频道不断增多,但在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在节目主持人方面,主要是外在形象与农业节目定位不符,语言的运用不到位,相关农业知识储备不足,对农民生存状态缺乏关注等。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农业节目主持人,不仅要做好在形象上追求自然、语言运用得体的表面文章,还要走心入脑,做足功课,掌握“三农”知识,充分顾及受众,真正成为农民的朋友。
关键词:农业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类电视节目层出不穷,电视农业节目也逐渐有了自身的独特亮点,占据一方舞台,逐渐适应这个更加多元的时代。关于农业电视节目,有人这样定义:“农业电视节目就是针对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而专门制作的,宣传政策法规、科技、致富信息的电视节目。农业电视节目服务于农民,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从农民的需要出发,服务农民,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1]”农业节目的受众主体是农民,但这并非全部,其受众范围在不断扩大。电视农业节目不是某种单一的节目类型,其涵盖内容广泛,表现形式多样。近些年,我国电视农业节目不断发展,一些节目得到了广大农民观众的广泛认可,但农业节目较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节目仍存在差距,这就需要广大农业节目从业者的共同努力,而主持人作为节目和受众间的桥梁,其正确的角色定位更为关键。
1 电视农业节目的现状
1.1从节目自身设置看
办好电视农业节目是摆在所有广播电视从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据了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近些年农业节目在不断发展,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专门的农业频道不断增多,如CCTV7军事农业频道、河北农民频道等。受关注的农业节目也不断涌现,如CCTV7军事农业频道的《每日农经》《相约》《乡村大世界》,地方台如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的《非常帮助》《农博士在行动》,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的《村长开汇》等。作为一股较年轻的力量,电视农业节目的发展脚步正在不断向前迈进。
我国农业节目的发展尚处于年轻阶段,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仍存在诸多问题。从农业节目自身设置来看,我国的电视农业节目播出量所占比重较小,专门的农业频道较少,节目播出内容多为农业资讯,类型较单一、同质问题突出。与此同时,农业节目也存在结构设置不合理、不够贴近生活、语言运用不到位等问题。这些不仅限制了农民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范围和乐趣,也带来了一定的媒体资源浪费,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2从主持人的角度看
如果把节目和受众比作天枰的两端,那主持人无疑是节目和受众之间的平衡支撑点。即使有一个好的适用于观众的节目创意和理念,如果主持人不符合节目定位,走不到观众的心坎儿里,那也是失败的。面对中国数亿农民受众,农业节目主持人肩负的责任重大,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是幸运的,他们是数以亿计的农民观众心中的亲戚,眼中的邻里,农业节目主持人应有其独特的定位。
1.3从受众的角度看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节目的受众绝大多数是农民。时代在发展,农民受众的观念在更新,农民已经不是之前“老土”的代名词,新时期的农民面对新农村、新风尚、新生活,需求也在不断调整变化。而与此同时,栏目制作以及主持人状态等都需要进行适宜的调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农业节目受众主体并非全是农民,可以是城镇居民,可以是进城务工人员,可以是关注农业发展的专家,也可以是一心归家的大学生创业者。他们处于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生产领域、不同地域,面对不同的受众群,节目的设置以及主持人的定位都应有区分。
2 农业节目主持人的误区
事物的兴起都有其普遍而独特的规律。农业节目的兴起和发展具备一定的时机与磨合。但是,随着一种事物的生命跳跃,总是会有一些插曲在其中,这些插曲或促进或阻碍这一事物的前进。农业节目作为一种较为年轻的电视节目样态,可以借鉴的经验匮乏,节目的发展只能靠不断摸索,所以,电视农业节目的发展仍不够成熟,尤其是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仍有不少问题。
2.1外在形象与农业节目定位不符
观众看到主持人的第一印象是他的外在形象,想要让农民受众喜欢,第一印象十分关键。外在形象包括面部妆容、服装选择、发型、配饰以及副语言的表现等。现在一些主持人在镜头前往往妆容过于浓艳,不符合节目的定位。服饰也有些偏离节目的风格。试想,如果主持人出镜于田间地头她却穿着奢华的礼服、盘头、脚踩高跟鞋,这明显不符合节目的要求。
2.2语言运用不贴切
除了外在的服饰、妆容之外,语言艺术的运用也应有其独特的风格。有些农业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往往存在“主
持人调”“播音腔”“港台腔”,在节目主持过程中语言轻佻或语气生硬,在与农民的沟通过程中过于书面化,语言华而不实。农村是最质朴的地方,那儿需要贴地气的朴实无华的语言。
2.3相关农业知识储备不足
农业节目主持人,其节目的受众主体是农民,农民的文化水平可能不高,但他们的农业知识和经验却非常丰富。农业节目主持人文化层次高但大多对三农的知识了解不多,如果在同农民的交流过程中不知道农民说的是什么,和观众沟通互动困难,还会出现表达抽象,语气生硬的问题,节目会受到很大阻碍。
2.4对农民的生存状态缺乏关注
农业节目关注和反映的是三农问题,可现在的节目大多是宣传科技政策、国家政策等内容,很少表达农民心底的声音,对农民最真实的生活状态缺乏关注,忽视了农民最根本的诉求,偏离了节目制作的出发点。主持人在节目中只是程式化地开展工作,很少去关注和关心农民最本真的状态。
3 农业节目主持人应做农民的贴心朋友
农业电视节目的发展进步,更好地服务农民受众,需要团队的努力、观念的更新、受众的支持,其中处于关键位置的便是农业节目主持人。主持人在节目中的正确定位是节目进步的关键。农业节目主持人应深造自身各方面修养,成为农民的贴心朋友。
3.1外在形象上追求自然,更好地贴合节目
农业节目的受众主要是农民,节目的演播室可能是乡间小路、田间地头,传播的内容可能是致富信息,可能是美丽乡村。主持人的服装不能偏于正式、华丽、夸张,当然,也不能太过随意。一身笔挺的正装,打领带穿皮鞋,或浓妆艳抹地去跟农民朋友沟通交流,会给人以拘谨、排斥的感觉,而穿着过于松垮、随意也不符合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主持人面部妆容应以简单大方为主,最好不要有多余的配饰,发型上也不要追求新潮和古怪,那样节目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主持人外在形象应更好地贴近节目的诉求以及受众的接受能力,尽量追求自然,以简洁舒适为主。形象只是用一种外显的方式,去真诚真实地面对观众,我们更乐于听到观众说这是一名优秀的、亲民的农业节目主持人,而不是一位漂亮的主持人。
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有很多颇受观众喜爱的“家里人”,如苏老三、大宽、小敏等。他们离开了演播室,真正走到农民中间,身着朴素简洁的衣服,为农民朋友提供温暖和帮助,也同他们一起分享生活中最简单的快乐。
3.2语言运用要得体,并体现趣味性
如果说主持人是节目和受众间的桥梁,那么主持人的语言则是架起桥梁的基石,其重要作用不可忽视。电视节目主持人需具备很强的综合素质,其中语言的魅力占据重要位置。农业节目主持人语言要具有贴近性。所谓的贴近性包括贴近农民、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语言要生活化、平民化、通俗化。趣味性则体现在避免刻板、书面。
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有一档农业科普栏目《农博士在行动》,其中一期是介绍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的特色——萝卜猪,主持人大宽在介绍的时候,非常生动有趣。关于萝卜猪名称的来历,他介绍道:“为啥叫萝卜猪呢?是不是吃萝卜长大的呢?还真跟吃什么没太大关系。就因为它这体型啊,特别矮小,嘴巴又长又尖,后躯丰满,外形特别像萝卜,所以才叫萝卜猪。”主持人用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易于观众接受。
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乡村大世界》,有一期节目是走进山东省沾化县。沾化是冬枣之乡,冬枣是当地特色。在别具特色的开场后,主持人毕铭鑫说道:您看那大妈笑得,跟冬枣似的——多甜啊。这风趣的语言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3.3要对“三农”有深入的了解
农业节目一个特别闪光的字眼是“农”字,农以土为根,正是脚下的这方土地,养育了中华儿女。农村、农业和农民是最本真的一种纯粹,这种本真需要我们去关注、保护,更需要我们去深入了解。
农业节目内容与形式日趋丰富,电视媒体更好地服务于三农的渠道更加多样。新闻资讯权威发布政府最新政策信息,让农民更好地了解时事政策;为农民朋友组织一台晚会,让他们在劳动之余放松身心;一个励志人物的专访,让受众读懂人间的真情和大爱。表现手法可以是追求真实的纪录片,可以是促膝长谈的谈话节目等。无论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都源于三农。农业节目主持人要对三农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解,才能更好地服务。
3.4充分顾及受众,真正成为农民的朋友
2010年9月,著名农业节目主持人毕铭鑫荣获第25届金鹰奖优秀节目主持人奖。这位“农民一哥”在做客新浪演播室接受采访时,主持人尹俊问到:“现在回顾一下金鹰奖的评选过程,落选最佳主持人奖心里会不会有一些落差?”
毕铭鑫说:“说实话,真没有,所谓没有,是因为我这个人不属于干什么事目的性很强的类型,我可能属于那种目标性很强的人,目标和目的性我觉得还是有差异。比如说我有志于投身服务三农的电视领域,2000年我就离开中央二套来到七套,很多人不理解,但是我坚定自己的目标,我就是觉得我从山沟里走出来,跟农民很熟悉,我觉得跟他们在一块很舒服,到田野中很舒服,这是我的目标,怎么样让农民喜欢你,这是目标。我觉得获奖是目的性的东西。获奖大家都很高兴,但是我觉得不获奖对我没有任何损失。我搞电视18年了,从92年大学毕业到现在18年,如果真的把获奖当作一个目标的话,往往坚持不下来。我坚持18年就是因为热爱这份工作,全国各地2000多个县,我自己本身走了1600多个,村镇更不计其数,2007年我起飞150架次。坐汽车,最多的时候坐过将近10几个小时,如果不是热爱的话就很难乐在其中了。[2]”
这种热爱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爱这方土地,爱这项事业,爱这些可爱的人。充分顾及到受众,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不仅仅是主持人,每一位电视从业者都应如此。
4 结语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电视农业节目主持人要真正扎根于民,爱民为民,真正成为农民的朋友,用耐心、真心、责任心去关注他们,走近他们,不仅做好表面文章,更要深入三农,为农民服务。正如河北农民频道的宣传语:关注农民,从“心”开始。
参考文献:
[1]李秋梅.浅谈如何做好农业节目主持人[EB/OL].豆丁网,(2011-04-22).
[2]央视主持人毕铭鑫:电视台抄袭节目现象不健康[N/OL].新浪传媒, (201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