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采访如何把握客观性
2015-02-26王琳琳
李 墨 王琳琳 曹 伟
(作者单位:长春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
民生新闻采访如何把握客观性
李 墨 王琳琳 曹 伟
(作者单位:长春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
摘 要:对新近发生事件的真实报道被称之为新闻,新闻通过内容及性质可以分成不同类别,可是不论哪种类别的新闻,其主要特征是必须具备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真实性作为新闻采访报道的首要原则,是新闻采访报道的生命。只有把握新闻的客观性才能如实体现出新闻的真实性,才可获取受众的认同,并收获更多的受众群。当前,新闻采访愈发关注民生问题,民生新闻也成为新闻采访的主要呈现方式之一,在民生新闻采访中,把握客观性尤为关键。
关键词:民生新闻;采访;客观性
1 民生新闻采访的现状
民生新闻主要关注基层百姓的生产生活,涉及到时事政治、卫生医疗、科教文化等不同方面,立足于普罗大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具备新闻线索繁杂、采访对象复杂等特征。在民生新闻的采访中,记者往往需要通过走访百姓来获取线索,也需要通过相关部门及相应部门领导的协助等。虽然新闻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必须具备客观性、真实性,但是在一些民生新闻的采访当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1采访资料缺少客观真实性
对于民生新闻采访而言,接受采访者通常为基层百姓,这部分人较少有机会接触到高端信息,其理解能力会有一些偏差,这一状况有可能导致民生新闻的采访结果缺乏客观真实性。因为,采访内容的客观性取决于被采访者。记者在总结采访材料时,不应当仅仅将采访者述说的事实看作客观事实,一旦涉及到其切身利益,有可能被采访者会有意无意地传达出有违事实的意愿,面对这一状况,采访者需不断观察、不断采访,通过独特的视角及正确的提问方式尽量贴近事实,获得客观的新闻资料[1]。
1.2报道体制不够完善
对于民生新闻而言,民生新闻的采访与老百姓紧密相连,在采访当中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获得相关方面的积极配合,会造成民生新闻采访所需获取的有效资料成本较高。有些记者在采访当中,为获得大众关注度而缺乏有效的社会价值,但奇闻轶事边缘题材等并不能如实体现出百姓的生活状态,因此,记者在采访当中必须注重民生新闻的题材选择。
2 把握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2.1具有辨别客观性的能力
民生新闻报道将老百姓作为主要采访对象,并从百姓的视角展现社会问题,所以,民生新闻记者必须深入到百姓生活当中获取新闻材料。在这一过程中,新闻记者必须注重新闻采访的差异性及地域性,不可以偏概全。
民生新闻采访大多针对基层百姓,所采访的问题通常与其紧密相连,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由于诸多方面的限制,使得被采访者较难将真实情况和盘托出,也令新闻记者的采访资料欠缺客观真实性。新闻记者不可对采访者及材料存在主观意识,不可感情用事,更不能带有色眼镜看待采访对象,否则,较难确保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所以,在采访当中,新闻记者需对采访的材料细心推敲,最大限度确保民生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2]。
身为新闻记者,在采访当中需要真正意识到采访的繁琐性,需细心观察,不断采访,通过自身独特的视角尽可能找到事件的客观真实性,不可凭借对一人的采访之词武断行事,新闻记者需对事实的真相负有责任感,为社会展现真实的一面。
2.2提升工作能力及职业素养
民生新闻体现的是百姓的生产生活,大多为十分琐碎之事。因此,民生新闻采访记者在进行报道时,必须如实、客观地体现出百姓对利益的诉求,新闻记者需强化自身知识力量,提高个人阅历,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在采访当中,新闻记者需处在旁观者的位置,避免由于置身在繁琐事件中而混乱,应客观、全面、真实地报道民生新闻。
2.3注重社会效益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我党工作内容的其中一项,所以,我国新闻采访报道需注重社会效益,特别是对于民生新闻而言,百姓在生活、经济、人际关系等层面的问题很多,民生新闻成为为百姓提供事件真实性的主要方式,具有引导百姓通过正确方式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功能。所以,新闻记者必须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将新闻真实地报道出来,做到一碗水端平[3]。
3 结语
民生新闻的客观性是业界周知的一项工作原则,是一种客观与主观相互融合的社会现象,新闻工作者需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将客观性摆在民生新闻采访的首位,以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正确展现新闻媒体的主观能动性,客观真实地体现百姓生活,不但能建立健康的媒体形象,还可以成为连接百姓与政府的纽带,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欣星.浅谈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新闻客观性[J].青年文学家,2012(13).
[2]叶平.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新闻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新闻世界,2010(8).
[3]李宏波.小议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才智,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