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电影“烂片好票房”现象评析
2015-02-26胡曦
胡 曦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当下中国电影“烂片好票房”现象评析
胡 曦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摘 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消费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观念,对我国电影产业造成了重要影响。然而,文化的本质在于教育人,对当代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进一步提升。文化与消费发生融合后,就会沾染上浮华、奢侈的社会习性。这种冲破道德准绳的消费发展模式,对电影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甚至出现“烂片好票房”的讽刺现象,这种现象背后透露的是人们对过往经典文化的一种质疑和否定。在当下的消费市场下,如何提升电影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层次,实现电影市场的理性回归,是当代电影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中国电影;经济转型;消费文化;理性回归
自2002年中国知名导演张艺谋执导了国产电影《英雄》后,中国电影逐渐迈向了商业化发展道路。中国电影产业呈现出产量与票房的迅速崛起,这充分凸显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化实力,但傲人成绩的背后,赫然显露出我国电影产业的内涵流失与发展错位问题。惊人的超高票房主要缘于电影产业的商业化制作与发展,从电影的文化属性和艺术审美来看,这显然脱离了电影艺术的本质属性。因此,当前电影界存在的媚俗现象,使得当下中国电影进入了盲目追求“高票房”的怪圈当中。
1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非理性发展现象
近些年来,我国电影市场的产量不断飙升,票房收入飞速暴涨。至2013年,全国电影的票房收入已经跃居全世界的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小时代》《风暴》《天机·富春山居图》等一系列国产电影的不断推动之下,中国国产影片的票房收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热点。当以文革时期素材作为主题的电影浪潮退去后,新一轮以搞怪剧情、室内编剧、猥琐题材为主的影片占据了中国电影的主流市场,并成为创造“票房奇迹”的领军一族。网络上称作“烂片”的电影,基本都出自不知名的制片人之手,这些人的职业不能确切定义为真正意义上的“导演”,其中,一部分人是演艺界中的节目主持、歌手、演员、艺术工作者,有些甚至是演艺圈外的非业内人士,这些电影人在选题材、拍摄影片的过程中,不遵循固有的规范和原则,演员情节一般不包含社会大事件。例如,《人在囧途》《西游降魔篇》等片子的票房可说是力创佳绩,之后的后续片也给这类影片带来了更多的票房收入,尽管这类影片引发了社会上的非议,但采用非凡滑稽的艺术手法对生活主题进行表达的影片,确实为中国电影做出了贡献。在陈凯歌、吴宇森、张艺谋、王家卫等知名导演逐渐淡出电影界后,新一代的非主流电影制片人正在悄然崛起,这些电影人特立独行、不循常规,颠覆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和审美倾向,采用翻新出奇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创作出许多高票房的国产影片[1]。
电影能抒发众人的共鸣情感,让大众愿望和诉求得以伸展。当前,中国电影步入一种十分怪异的发展模式中,“烂片好票房”凸显出非理性的发展问题,这当中反射出中国社会的一种病态受众心理,泛而言之就是社会上抑郁、浮躁的生活习气。当下“烂片好票房”的电影现象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在因素。一方面,电影应该以直白、开放的形式,表现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去掉一些艺术化的渲染、修饰成分,将生活中的“真”展示在观众眼前,这符合艺术“求真索源”的本质属性,因此,电影的育人功能应该以教化人心为主,电影工作者必须转变以“娱乐”“消费”为主的电影发展观念[2]。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和间隙越来越明显,致使人们逐渐产生淡漠、冷酷和无情的情感体验,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使人们渴求心灵上的慰藉与情感释放。于是,中国电影制片人尝试用“荒诞剧”的形式来叙述生活剧情,以杂乱的故事情节和夸张的闹剧成分来制造幽默滑稽的“黑色幽默”或“大众笑料”,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内涵与质量,许多“烂片”也由此得名,但中国电影的“烂”体现得较为直接,让观众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感,也是“烂”得独具特色,并呈现出“越骂越窜红”的奇特现象。
2 文化逐渐成为商品生产的附庸
当前,中国电影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为电影产量和票房不断飙升。在中国电影的发展中,不乏优秀的好片与大片,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影文化逐渐偏向于商业化方向,一部分新兴的小型影片制作商开始跃跃欲试,利用少量投资进行大胆实践,对电影元素加以个性化制作,使中国电影形成“五花八门”的产业特征,
而电影对大众的教化作用也逐渐淡化,甚至不复存在。随后产生的电影文化也属于产业化的商品文化,将电影文化推向流通领域,为人们提供一个发泄的突破口。中国文化一旦与消费行为挂钩,就不再是单纯的道德标准与审美趣味发生变化,是由于国际媒体发展而引发的文艺思想方面的社会异动。电影是中国文化中最集中的表达形式之一,诉诸于众的影片反射出低端走势的文化风向,这将过去“崇尚经典”的审美标准完全打破,以“奇”“新”“怪”“异”为本的艺术品位来打造现代化电影,这反射出一种受到利益、金钱驱使的商业化动机[3]。此外,文化的本质是对人类社会与世界的总体认知,而消费是对人们物质社会生活的具体体现。文化与消费的结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附庸产物,属于人们激情体验的一种需求。当精神生活和生活物质达成一种平衡关系时,精神生活会对人们物质生活中的音乐、绘画、舞蹈和电影等艺术产生重要影响,并使社会人群感受到一种精神方面的满足感与幸福感,而一旦两者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性,那么,物质生活就会占据人们的生活重心,精神文化就会丧失原本的感应效果和审美愉悦。利益驱动之下出现的“烂片”,从某种意义上讲,恰好体现了都市文明的失调与沦丧,文化传播是对社会缩影的一种反射,能反映出都市人群的日常生活态度,人们精神层面的无助和抑郁,使都市文化具备了“躁动”“病态”的特质,所谓“烂片”由此催生,并得以问世。
3 推动中国电影的理性化发展
中国电影的发展出现乱象问题,实质是电影文化市场发生紊乱现象。就当前的社会导向和审美疏导来看,助推中国电影的理性化发展,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3.1加强社会人群对文化审美的引导
社会人群整体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文化实力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强调“文化强国”治国方针,这要求中国市场必须转变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这也推进了电影产业的变革[4]。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无形力量,是促进国家全面发展的潜在动力。观众的文化素质影响到电影反响程度和发展水平,因此,对社会大众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审美进行正确引导,能提升社会人群的精神素质和文化层次,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文化实力,从而体现出全民素质教育的发展水平。
3.2加强中国电影审片工作的监控
现阶段,电影界中的一些演员或其他行业中的人士涉足电影制片行业,面对“烂片”充斥电影市场的现状,社会公众对电影制作方和监管方提出质疑。“烂片”的不断涌现,不仅因为电影制作方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还因为监管方出现了“失职”的问题,导致一些粗制滥造的影片能蒙混过关,这样的电影进入市场,必然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对电影界的口碑造成负面效应,从而降低了整个电影市场的文化品位。对于这种市场现象,中国电影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电影审片工作的监督与控制,对一些文化层次低、制作粗糙的电影加以严格审核,如若达不到市场发行标准则不允许发片,这样可以有效掌控电影市场的影片质量与发展情况。针对“烂片”带来的社会影响,相关部门应当予以客观、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并根据中国市场与电影产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管理和正确引导,以理性观念进行电影制作,创作出具有社会价值的优秀影片,提高中国影视界的知名度。
3.3提升电影从业者的文化素质与业务素质
影业界的从业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真正将“文化育人”的重任放在心上,清楚认识经济发展和文化育人之间的关系。文化教育是经济建设的先导,经济发展是文化教育的物质基础,二者应当维持相对平衡的关系。在将电影作品投向市场的时候,必须杜绝拙劣、低级的成分,不断提升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政府机关及制作单位应当加强电影创作、表演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进而提升电影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电影人要注重社会上倡导的主流文化基调,顺应电影文化和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做好电影艺术的相关工作,使其成为大众接受并理解的电影文化[5]。
4 结语
目前,我国电影产业逐渐演变成盲目追求产量与票房的发展模式,这使得电影文化的审美品位呈现低下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文化实力的强弱,为了有效改善这种现状,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独特文化环境来进行综合分析,创建电影产业的发展理念,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坚持正面的电影消费观念,纠正社会大众的审美眼光和消费主义,使电影产业充满人文情怀和艺术底蕴,回归理性化的发展道路,清晰认识电影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电影产业的长足发展,全面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侯李游美.崛起的票房 堕落的电影——论当下中国电影的“后现代”影像奇观[J].新课程(小学),2015(2).
[2]黄式宪.激浊扬清:拓展华语电影的国际视阈及其文化主体性创新[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3]曹书乐.新媒体环境中的“现象电影”[J].当代电影,2014(5).
[4]胡洪春.有票房,也要有口碑——从《一九四二》看当下的中国电影改编[J].语文知识,2013(2).
[5]金丹元,宋眉.重构当下中国艺术学理论所面临的“囧象”及前提性思考[J].艺术百家,2014(3).
作者简介:胡曦(1992-),男,湖北武汉人,本科。研究方向:影视戏剧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