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增强广播新闻的服务性
2015-02-26彭江燕
彭江燕
(作者单位:新疆昌吉人民广播电台)
论如何增强广播新闻的服务性
彭江燕
(作者单位:新疆昌吉人民广播电台)
随着各种媒介竞争的不断增强,当越来越多的受众或媒体从业者把目光逐渐从服务性上移开,而去追求所谓的“眼球效应”的时候,新闻节目的服务性便离受众越来越远。殊不知,新闻节目的服务性才是一个媒体或一条新闻最终能否得到受众认可和喜爱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媒体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对于具有伴随性的广播节目来说,其新闻的服务性更是与受众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否增强广播新闻的服务性,决定着广播新闻媒体在未来的发展和前景。
1 什么是服务
服务是指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新闻媒体的服务性与生俱来,这也是由新闻媒体的公共性所决定的,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角度来讲,不管报刊是作为一个整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还是新闻的用时间消灭空间,“报刊的闪电”[1],都表明新闻媒体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为公众(受众)服务的。而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更是在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无产阶级党报的基本观点上,提出了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体制模式,指出我国的新闻出版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并提出“全党办报”“政治家办报”“群众办报”等观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媒体就是一部为广大群众(受众)和社会主义服务的服务平台”[2]。而新闻媒体的服务性也就是指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为公众提供其所需要的各种新闻信息和资讯,如交通、天气、党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群众的解疑释惑等,这些也都是新闻节目的服务性内容之一。
2 广播新闻服务性体现
服务性是新闻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之一,广播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伴随性和服务性较强的媒体,目前,广播新闻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三种新闻报道中。
2.1资讯型新闻报道。这类新闻报道往往为社会公众提供即时的财经、交通、气象及各类生活资讯,如银行利率的涨跌、早中晚高峰的城市交通状况、未来几天的降水情况等。这些资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往往事关人们生活质量,因而备受关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949交通广播、昌吉人民广播电台交通类节目等,都是典型的为听众提供资讯型服务的栏目。
2.2观点型新闻报道。这类新闻报道向受众提供价值的观点,进而可能影响受众的行为选择,如对楼市和股市未来走势的判断。这类新闻报道有时也对某些社会现象加以解读与分析,不是简单描述新闻现象,而是直面事实本质,如2015年4月19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意见》,4月20日、21日,昌吉人民广播电台《特别关注》节目就对《意见》中落实低电价政策、新疆工商用电同价等内容进行分析解读等,使听众了解到这是新疆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2015年自治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事实上,面对某一新闻事件,媒体将各方意见汇总后为受众提供新闻解读,便是一种观点型服务。
2.3答疑解困型新闻报道。解答受众问题,帮助受众解决困难是这类新闻报道的主要任务。例如,昌吉人民广播电台的《昌广行风热线》节目依托新闻热线、微信等新闻热线平台,采访报道了多起群众利益受损的新闻事件,引起本地政府的高度关注,促进了问题的解决,选题中不但涉及衣食住行,更涵盖投资理财、文化活动等方面,让目标听众感受到真真切切的细致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受众,也为了应对激烈媒介竞争,传统广播媒体应努力增强新闻报道的服务性。一方面,向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是广播等所有媒体的责任所在。新闻的服务性是新闻理应承担的基本功能,加强新闻的服务性,不仅应该成为新闻媒体努力追求的理念和宗旨,而且,传统的广播媒体更应该借自身强大的新闻团队来保证信息服务的广度、深度和质量。正如最早提出“公共新闻学”理论的美国学者JayRosen所言:“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含这样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新闻记者或观看问题。[3]”
另一方面,从提供信息到提供服务,是当前媒体环境下,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媒体必须完成的理念转变。在媒介竞争异常激烈的新媒体时代,媒体的服务体系往往决定着受众对媒体的信赖程度和媒体对市场的开发能力。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迈克尔·麦金说,科技进步为媒体界限的模糊化提供了可能,让新闻、信息通过电子化的平台,广播、报纸、电视、视听设备、网络等新旧媒体之间实现了无疑缝隙的流转和共享。面对激烈媒体竞争和受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如何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扩大影响力是广播迫在眉睫的命题。而在新闻报道方面,广播更亟需增强受众粘性,拓展市场空间。
3 广播新闻如何增强报道服务性
如果在各媒体竞争中能取得优势,提升其服务性是大势所趋。而增强广播新闻报道服务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以时效性来增强新闻报道的服务性。广播新闻强调“现场”“同步”和“正在进行”,在新闻的时效性方面具有特
殊优势。特别是在新闻直播节目中,如能把握住新闻时效,便可以第一时间向听众提供即时服务性信息,满足快节奏生活下广大听众对海量信息的需求。在这方面各地广播电台在新闻报道中都突出了广播“快”的这一特点。
3.2以互动化来增强新闻报道的服务性。信息技术发展,使广播电台与听众之间的互动方式日益增多。短信平台、微博、微信平台、热线等为广播媒体更好地服务听众创造了更多可能。2008年初,受异常气候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先后四次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爱心守望 风雪同行》特别直播节目为受困听众搭起排忧解难、释疑解惑的互动信息整合平台,数以万计的受困听众尤其是长时间滞留在路上的听众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中央电台积极协调配合各级政府进行紧急救援,解决受困群众的实际困难这正是以互动强化广播新闻服务性的典型案例。2013年,新疆949交通广播《我要说声谢谢你》节目为身患白血病的小石欢完成拍摄全家福的心愿并送小石欢乘飞机去大连看海;2014年,昌吉人民广播电台《昌广早新闻》节目中,稿件《抢了工期,毁了质量,伤了民心》,反映了昌吉州各地大力发展高效节水项目,滴灌为缓解各地水资源紧张、提高用水效率、节约农药化肥等耕种成本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项目推广过程中,一些工程质量参差不齐,不仅没有发挥农业增收、农民增效的作用,反而挫伤农民铺设滴灌的积极性,且浪费了国家强农惠农资金。这种以立足民生的选题就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服务性。不管是帮助大群体还是小群体,哪怕是帮助个体,当新闻选题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事实上,靠提供内容吸引受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想在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广播媒体就应该习惯于主动提供受众需要的信息,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趣味需求、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使新闻报道具有实用性。同时,用丰富的新闻选题来实现服务层次的细分化,使服务的浓度和广度得以拓展。
3.3以拓展新闻报道的服务对象,来增强新闻报道服务性。目前,服务性比较鲜明的广播新闻报道主要包括资讯型、观点型和答疑解困型三种类型。而这三种新闻报道类型的服务对象都是社会公众。其实,新闻报道的服务对象也可以有所拓展。例如,帮助普通百姓排忧解难的同时,也架起社会大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桥梁,促进二者的沟通,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实现社会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了解和理解,从而实现“监督不添乱,解决不包办,到位不越位”[4]。例如,2014年7月8日,昌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曾志明做客昌吉人民广播电台的《昌广行风热线》节目,在节目进行过程中回答了听众提出的“进入夏季以来,昌吉市一些居民小区出现水压不足、吃水、用水困难”的问题。在解答为什么会出现、如何解决及什么时间能解决等与普通百姓利益相关的问题的同时,节目也宣传了昌吉市住建局为缓解供水紧张问题,实施统筹错峰供水,并积极开发新水源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的举措。对于昌吉市住建局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在公众面前推介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而这期节目也正是拓展新闻报道服务对象的一次实践。
4 增强广播新闻服务性的注意事项
增强新闻节目的服务性已经成为现代媒体竞争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广播新闻更是应该发挥其及时、快捷的优势,不断增强新闻节目的服务性,利用服务性,增强节目的占有率和可听性。增强新闻报道的服务性,还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4.1要以真实、准确、权威的信息服务听众。具有服务性的新闻与听众的关系往往比较紧密,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这类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例如,媒体报道“2013 年8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消息称,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日前决定开始实施‘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并适时出台完善生育政策调整方案”,这一提法引发公众关注。继而又有报道称,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此消息一出,引起各类人的种种遐想。其实,这是个别媒体对“二胎政策”的“误读”。二胎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应的生育政策,指符合指定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不久之后,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这里所说的生育政策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计划生育政策,更不能认为是可以生二胎或“单独二胎”。具体规定由民族自治地方和有关省、自治区根据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的生育政策。可见,媒体发布的必须是真实、准确、权威的信息,否则,非但无法服务受众,反而会引起市场的无谓猜想,甚至给受众利益带来损害。
4.2广播新闻语言要通俗易懂,方能更好地服务听众。广播新闻报道语言要简单、明确、形象,特别是涉及科技知识时,一些艰涩的术语更需要转换成“白话”,这样才能使听众在短时间里俯新闻信息。例如,对于CMMB这一IT名词,专业解释为“面向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的系统,利用S波段信号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天地一体覆盖、全国漫游的技术手段”。而在广播新闻报道中,记者将CMMB定义为“能够利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随时随地听广播、看电视的技术手段”。这样,听众能很快将CMMB这个抽象的技术名词与自己日常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了解这项技术能给自己的视听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综上所述,为使广播新闻在众多媒体的竞争中永葆活力,使广播媒体在未来的媒体竞争中取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广播新闻应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放大服务功能,满足听众不断发展的收听需求,才能拴住听众、引导舆论、赢得市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介国强.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责——办好服务性节目[J].新闻传播,2013(12).
[3]宋钰菡.民生新闻的困境与发展策略[J].新闻世界,2010(5).
[4]刘萍.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可持续发展——《新闻夜航》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