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节目特点及对摄像的相关要求解析
2015-02-26王海洋
王海洋
(作者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频道)
法制节目特点及对摄像的相关要求解析
王海洋
(作者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频道)
摘 要:经过对电视各个类型节目的收视率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人们对于法制节目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由于这个原因,各地的电视频道都开始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开设法制相关节目。因为法制类型节目体现出纪实性、人文性以及专业性的基本特征,所以对于电视摄像而言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频道的《并州之剑》这一栏目为案例,从该节目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法制节目在摄像时应遵循的要求。
关键词:《并州之剑》;法制节目;摄像要求
《并州之剑》是山西省首档法制栏目,节目的内容主要是对法制相关的新闻事件第一时间进行权威报道,是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汇集群众热线而建立起来的全面的传播法制新闻的平台。通过节目宣传法制,将法制教育融合在新闻中,使受众提升法律意识。通过媒体对相关部门的执法能力进行监督,被称作“治安晴雨表”。
1 法制节目的基本特征分析
1.1对场景真实再现
法制节目都是从现实生活中进行取材,一方面对百姓的生活进行反映,另一方面对热点社会问题进行追踪。所以,法制节目的拍摄者必须通过镜头对案发时的真实情境再现,并传递给受众。因此,法制节目都具有真实性。其一,场景真实,所呈现的内容均为现场拍摄;其二,人物真实,要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对当事人进行实际采访;其三,应用长镜头跟踪拍摄,受众在观看节目时可以产生情景感。《并州之剑》这档节目的录制过程中,就充分体现出对场景真实再现的特征。
1.2内容专业性突出
法制节目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法律息息相关。所以,在节目播出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非常专业的法律术语,要想使节目更加吸引人,就必须将这些专业的法律术语进行转化,在保证含义不变的前提下,转换为受众能够听懂的语言。
1.3深度报道的报道形式
深度报道指的是采取专题的形式连续播报新闻事件,通过多方采访和深入调查,对案件的实际过程进行多角度、有层次地反映。深度报道使新闻变得更加典型、完整,并且具有延伸性和故事性,对当事人的内心以及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体现相关人员案件办理的全部过程,使受众能够对案件背后的故事有所了解。
1.4蕴含人文关怀
法制节目的播出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采访环节,其中包括对罪犯的采访、对嫌疑人的采访以及对受害人的采访等。不管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如何,首先他们都是作为人存在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产生都是由于内心的驱使。《并州之剑》经过不断的改变和发展后,更加注重对受访者内心世界的挖掘,通过情感打动观众,在节目中更多地体现尊重、平等和人文关怀,更加能被受众所接受。
2 对摄像提出的要求
2.1了解背景,采访前做足拍摄准备
在法制节目中播报的内容一般都是由突发事件构成。因此,在这一类新闻出现以前,要尽量做足拍摄准备,收集新闻相关的文字资料以及图像资料,对案件发生的基本状况包括因果、地点、人物关系、处理进度以及当事人情况等进行详细了解,择取案件中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任务实施采访,并拟好提纲。
2.2注重细节的捕捉
因为法制节目中能够体现出纪实性的特征,摄像人员必须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拍摄、现场抓拍以及移动拍摄。同时,摄像人员也必须具有现场敏感度,善于对细节进行捕捉,以小见大,让受众感受到细节之处的丰富情感,提升新闻报道的生动性,引导受众更加形象地对事件形成认知。
2.3切忌使用过多刺激血腥的镜头
法制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弘扬和谐,惩治犯罪。所以,在法制节目的拍摄和剪辑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一些较为惊险、血腥、暴力的镜头。假设节目组依靠这些镜头来满足受众求奇心理,提升收视率,将这些镜头编排到节目中,虽然能得到短期效果,但是却同设置法制节目的初衷相违背,不仅不能让人们学习到法制相关常识知识,还有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一些新的犯罪行为被诱发出来。摄像人员应更加注重关注人性,拍摄出反映人物心理的镜头,利用镜头中蕴藏的情感感动受众。通过摄像机,既拉近与受访人的内心距离,也拉近同受众的内心距离。
3 结语
通过法制节目的播出,不仅能让人们学习到法律常识知识,也能使人们在内心中建立起遵纪守法的意识。由于法制节目具有鲜明的节目特点,所以对于摄像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摄像师只有充分了解事件的背景,采访前做足拍摄准备,并注重细节的捕捉和人性的关怀,才能使节目更加吸引受众,达到宣传法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雅楠.浅谈地方电视台法制节目的创新——以秦皇岛电视台《法制民生》栏目为例[J].才智,2014(25):283.
[2]陈克,李晓君.我国法制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与趋势[J].新西部(理论版),2013(8):112-114.
作者简介:王海洋(1986-),男,河北省安国市,助理编辑,大学本科,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