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一勺
2015-02-26
史海一勺
阅兵最早起源于何时
今年9月3日上午,我国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北京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令世界瞩目。
阅兵是检阅武装力量的一项重要活动。那么阅兵起于何时?这要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涂山会盟了。
《淮南子·原道训》中说,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很高的城墙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其他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拆毁城墙,填平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邀请诸侯会盟。
涂山会盟中,尽管禹没有发一兵一卒,但他的武力展示足以威慑诸侯,从而“化干戈为玉帛”。禹的行为,实际上也就是“阅兵”的雏形。周武王在孟津举行大规模的“观赏”。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在孟津举行大规模的“观兵”,同时宣称伐纣,东渡孟津,与商朝军队决战于牧野,重挫殷纣王主力部队,奠定了周朝立国的基础。此时,“观兵”成为一种检阅部队、震慑敌人的军事手段,而所谓的“观兵”,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阅兵”。当然,其含义和规模,古今阅兵不可同日而语。
(据《现代快报》白雁/文)
抗战时的延安为何万众瞩目
1936年7月,美国记者斯诺到了延安采访。在那里,他看到了共产党领袖们的简朴生活:毛泽东住在十分简陋的窑洞里,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在这些共产党的领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十年后的1946年9月,另一位美国记者斯蒂尔走进了延安。他采访十天结束后,当别人问起延安之行的感受时,他说:“我体味到共产党常常说的‘为人民服务’,在延安所亲见的各种具体实事,我认为这是货真价实的。”
延安时期领导干部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其行为和品质创造了边区政府闻名中外“只见公仆未见官”的清风正气,“官风正则民风淳”。抗战时期延安清廉的党风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不但影响了整个中国,也影响了世界。陈毅曾赋诗赞道:“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摘自《党史博采》胡新民/文)
中共抗战首胜是哪个战役
提起“抗战第一大捷”,人们往往想到林彪指挥的八路军1937年“平型关大捷”。最近,经过国内多位专家学者历时多年考证认为:1932年3月由共产党员李延禄(后任东北抗联四军军长)直接指挥的“镜泊湖连环战”,是东北也是全国“抗战第一大捷”。“镜泊湖连环战”首战“墙缝战斗”,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补充团700人利用有利地形,与日寇战斗持续10个小时,歼敌(亡和伤)至少3500人。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抗战一周年延安演出京剧《松花江》
1938年7月7日,为纪念全面抗战一周年,鲁迅艺术文学院在延安排演了新编京剧《松花江》。这出戏是根据传统戏《打渔杀家》的结构形式,加抗日的内容改编而成的。剧情表现的是东北松花江畔一位打鱼的老翁,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的凌辱,带领群众拿起武器,与日寇进行斗争的故事。演员的面部化妆参照了话剧的化妆,服装一律穿现代服装。《松花江》这出戏以“旧瓶装新酒”的形式,出现在抗战初期的延安舞台,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因它一切从当时的抗战实际出发,做到了传统京剧的唱念做打和抗战内容和谐相融,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党中央、边区政府首长和广大指战员欢迎。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时,此剧还专门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及与会的中央委员们演出。
(摘自王德彰著《谈戏说史》)
“弟兄们,跟我上!”
淞沪抗战爆发后,宋美龄亲临前线慰问抗日将士。慰问中,她在演讲时问一位排长:“在战场上,你是怎样指挥你的士兵的?”排长答:“弟兄们,往前冲啊!”宋美龄跟他说:“你应该这样喊——弟兄们,跟我上!”从此,这句话响彻在抗日战场上。
(摘自《咬文嚼字》盖晓文/文)
古今“滑稽”一词意不同
电视剧《东方朔》热播时,很多人提及东方朔都会说他是“滑稽之雄”。许多人看到“滑稽”两个字,都认为是言行引人发笑之意。其实,古代不是这个意思。“滑稽”的意思,古今语义有较大的差别,就连读音也不相同。今天的“滑稽”词义较为单一,大体和诙谐幽默相近。而滑稽的“滑”在古代读“gǔ”,“滑稽”是言辞流利、思维敏捷、没有阻碍之意。为了表达对这些“滑稽”人物的敬意,司马迁还在《史记》中专门为他们立传,这就是《滑稽列传》。在这篇传记里,司马迁写到了淳于鬓、优孟、优殇、东方朔等人物,他们不仅有“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亦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才能。
(郭灿金/文)
物品称“东西”另一说
人们都知道,“东西”指代物品,与宋朝大学问家朱熹有关。有一天,朱熹在路上碰到精通五行学说的好友盛温和提着篮子,于是问道:“你去干什么啊?”盛温和答:“去街上买东西。”朱熹愣在当场,原来当时还没有“东西”一词。他不解地问:“买‘东西’?这是什么意思?为何不买‘南北’?”原来在五行之中,“东”即“木”,“西”为“金”,“南”属“火”,“北”乃“水”,盛温和说买“东西”是指买金木一类的东西;“南北”指为火,是不能装在篮子里的。从那以后,“东西”一词指代物品,就流传至今。
其实,这只是一个传说。“东西”一词早在汉代就有了。东汉时期,洛阳和长安是两座繁华的商业城市,洛阳被称为“东京”,长安被称为“西京”。民间有人到东京、西京购货,就称“买东”“买西”。久而久之,“东西”便成了货物的代名词,于是买“东西”一词就流传开来。不知什么原因,这个传说流行不广。
(摘自《羊城晚报》邓万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