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彩超对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5-02-26罗泽芳广西灵山县人民医院功能科535400
罗泽芳 广西灵山县人民医院功能科 535400
腹部彩超对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罗泽芳广西灵山县人民医院功能科535400
摘要目的:分析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4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与超声图像。结果:术前超声诊断有4例胰头部假性囊肿,诊断准确率为100.00%;16例胰头癌,诊断准确率为81.25%;21例壶腹部癌,诊断准确率为85.71%。其中3例胰头癌误诊为壶腹部癌,1例胰头部血肿误诊为胰头癌, 2例肿块型胰腺炎误诊为胰头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术前能够做出较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关键词彩超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诊断
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种类包括炎症、肿瘤、囊肿等,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良、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治疗效果差,预后差,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早诊断、早治疗可明显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早期做出定性诊断,是处理疾病的前提和关键[1]。壶腹部癌具有生长慢、转移晚、分化程度高的特点,早期发现、及时切除,患者预后良好,良性囊肿患者基本可以治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其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大部分患者可以做出明确的临床诊断。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患者41例,通过病理及手术证实的胰头占位性及壶腹部占位病变,分析彩超图像特征与病史,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价值,总结经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1例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患者,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6.5岁。全部患者于术前行彩超检查,术后病理证实31例,经穿刺活检确诊10例。胰头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表现:8例上腹部疼痛, 7例出现渐进的无痛性巩膜、皮肤黄疸,7例乏力、体重下降,3例腰背痛,4例无明显症状。壶腹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表现:18例巩膜、皮肤黄染,10例腹上区疼痛,8例腹泻,5例腰背部疼痛,4例恶心呕吐,12例明显消瘦。本组病例采用仪器为西门子S2000或日立EUB~75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3.5MHz。
1.2方法(1)全部患者受检前空腹8h以上,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常规探查肝、胆、胰等脏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沿胰腺或胆总管走行横切,剑突下横向扫查,探头方向适当向左上方倾斜,左高右低成30°角,得到清晰图像后行上腹部纵切及交叉扫查,为获取清晰的图像患者要呼吸配合,如有肠道气体干扰清晰度不满意时,扫查时探头通常作持续加压,以推挤、排除局部肠气体的干扰,并且缩小体表至病灶的距离,或者改用坐位或饮水法,要求患者饮水500~1 000ml以排开胃气,改善透声后再行探查。记录胰腺大小、形态、胆管与胰管的情况、有无占位性病变、肿块所在部位、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强弱、后方回声有无增强、衰减等,观察肿块内部血流情况、肝脏及毗邻脏器有无转移、区域淋巴结是否肿大。(2)病理学检查:经过彩超诊断结果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为胰头部假性囊肿、胰头或壶腹部占位病变的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切取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切除转移灶进行术中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2]。
2结果
2.1超声诊断结果壶腹部癌21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诊断准确率85.71%;胰头癌16例,诊断准确率81.25%;胰头部假性囊肿4例,诊断准确率100.00%。误诊共有6例,诊断准确率为85.37%,其中1例胰头血肿误诊为胰头癌,2例肿块型胰腺炎误诊为胰头癌,3例胰头癌误诊为壶腹部癌。从肿块边界、形态、内部回声,胰头有无肿大,肿块病灶后方有无增强或衰减,胰管有无扩张,病灶内胰管穿通或截断,肝内外胆管扩张征象中,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超声表现见表1。(1)胰头癌16例:16例患者均出现胰头部局限性肿大及外突,其中13例患者(81.25%)边界不规则;13例(81.25%)胰头内部出现低回声区;2例(12.50%)为等回声;4例(14.81%)轮廓欠清楚,并且光点分布不均,后方逐渐衰减;5例(31.25%)病灶有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增大而致的“高炮征”[3];6例(37.5%)出现腹腔淋巴结转移。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不丰富,可见点状血流信号。(2)胰头假性囊肿4例:胰头区域无回声肿块,所有肿块边界整齐规则,肿块后壁回声不同程度增强,可见侧方声影,胰腺回声不均,可见钙化灶和扭曲扩张的胰管。彩色多普勒显示囊腔内无血流信号。(3)壶腹部癌18例:肿块位于胰头右侧,胆总管末端。全部患者胰头并无异常,壶腹部占位的病变体积均不大,14例(66.67%)肿块形状呈圆形,边界欠清晰; 12例(66.67%)肿块内部回声较低;5例(27.78%)为高回声;15例(83.33%)有胰管与胆总管扩张“双管扩张征”的特异性征象[4],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部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
表1 超声表现〔n(%)〕
3讨论
胰头占位性病变包括炎症、肿瘤、囊肿等,以胰头癌与肿块型胰腺炎多见[5]。胰头癌表现为胰头局限性增大,内见边缘不规则的实质性低回声团块,团块光点分布不均,病灶较大时,中心可出现液化,呈现不规则暗区,多数肿瘤后方回声衰减,彩超对早期小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难度。
胰腺假性囊肿是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外伤或手术后,胰腺假性囊肿与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所以影像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而临床医师认为首选的手段就是超声检查[6]。超声检查能够正确诊断多数典型的囊性占位,胰腺假性囊肿内部常见强回声斑块,提示存在胰石或钙化灶[7],胰腺癌则无此征,并且胰腺假性囊肿由于炎症水肿、坏死,导致透声性的增强,因此多数胰腺假性囊肿病灶后方回声增强,而胰头癌和壶腹部占位病变的后方可见衰减现象。胰头癌和壶腹部占位病变具有丰富的肿瘤血管, 其内可见点状血流,而胰腺假性囊肿内血流信号不明显。胰腺癌发展迅速,短期内肿块明显增大,并且多转移到腹腔淋巴结、肝脏及周围组织。胰腺假性囊肿彩超检测无肿大腹腔淋巴结。胰头癌和假性囊肿均可引起胆总管或胰管的扩张,而假性囊肿胆总管和胰管呈轻中度规则扩张并穿过肿块[8]。
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是慢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超声表现与胰头癌相似,容易误诊。但是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病程比较长,胰腺癌病程则较短,2例误诊没有典型的胰腺炎发作史。超声造影见肿块在增强和消退均与胰腺实质相一致,是肿块性胰腺炎的诊断要点之一[9]。
1例胰头血肿被误诊为胰头癌的患者,主诉中没有外伤史,脏器未见外伤性改变,超声下胰头区轮廓清晰,存在低弱回声,内部有光点移动,为观察不仔细漏诊。
壶腹部占位病变起源于胰管、胆管和腺泡,其发生于瓦特氏壸腹、胆总管下段、胰管开口、十二指肠乳头及其附近的黏膜处,由于所在腔隙小,早期可堵塞管腔而导致黄疸,早期症状明显,常可早期发现。壸腹癌胆管全程扩张,常伴有主胰管扩张,胰腺外形无明显改变,但当肿块较大向周围浸润时,与胰腺癌难以鉴别。壶腹癌位置较深、病变较小、受气体的干扰、患者肥胖和对病变的认识不足等易导致漏诊和误诊。
超声科医生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多与临床医生沟通,提高自身操作技术水平,联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做出诊断,避免或减少误诊漏诊,提高彩超对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检查的诊断准确率[10]。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中能做出较准确的术前定位、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且具有简便、经济、无创、可重复优点,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参考文献
[1]王春友,孙备,陈华,等.胰头占位性病变专题讨论〔J〕.中华消化杂志,2014,13(11):841-851.
[2]葛春林,郭克建,张家利.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4,13(11):852-855.
[3]史家蓉,阎闽.彩超对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520-521.
[4]朱峰,秦仁义.壶腹部占位的诊断与治疗方式的选择〔J〕.肝胆外科杂志,2013,21(3):167-169.
[5]刑海龙,王际儒,聂文峰,等.胰头部占位性病变CT检查误诊23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4,27(2):16-18.
[6]周军,荣阳吟,倪博,等.彩超对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生,2014, 42(1):57-58.
[7]于秀云.彩超对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分析〔J〕.北方药学,2013,10(5):132-133.
[8]王春友,赵刚.胰头肿块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及手术方案决策〔J〕.中华消化杂志,2014,52(9):651-652.
[9]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M〕.第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10]袁莉,马果丰,杨姣,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5例小胰腺癌的漏诊、误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29):6389.
(编辑落落)
收稿日期2015-04-23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3-17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