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宿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化现状分析①

2015-02-26李云霄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体育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89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9期
关键词:宿迁市指导员社区

李云霄(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体育教研室 江苏南京 210089)

江苏省宿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化现状分析①

李云霄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体育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89)

摘 要: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健身人群的健康需求,活跃人们日常文化生活和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价值,建立健全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而大力发展社区体育,搞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该文通过对宿迁市三县两区的健身人群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化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宿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一线实践经验,配套设备不能满足居民需求,且只有规划和指示性文件,尚缺乏实质性统一管理和针对性的政策文件。

关键词:宿迁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化

江苏省宿迁市作为新兴的二级城市,它的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极大丰富,余暇时间也在增多,人们体育锻炼意识愈发强烈。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深深植根于群众体育沃土的耕耘者,以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己任,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长年活跃在全民健身活动一线,指导人民群众科学健身,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1]。但是社区体育起步较晚,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和专业水平还不高。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的体质,活跃人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和改善人民的健身生活方式,建立健全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大力发展社区体育,搞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该文对宿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区化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通过对江苏省宿迁市三县两区(即泗洪县、泗阳县、沭阳县、宿城区和宿豫区)中各抽取的2~3个社区活动站的健身人群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查阅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对江苏省宿迁市三县两区群众健身点的健身人群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分别发放江苏省宿迁市全民健身调查问卷600份,实际回收582份,回收率97%;江苏省宿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问卷调查表400份,实际回收389份,回收率97.25%。

1.2.3数理统计法

应用SPSS建立相关数据库,对调查问卷进行处理分析。

1.2.4专家访谈法

认真听取江苏省宿迁市体育局主管群众体育的局长和群体处处长的意见和建议。

2 结果分析

2.1社区群众活动站的基本情况

2.1.1社区体育活动站(点)地理位置分类

表1显示我市社区活动站(点)以全民健身工程点为主,自2008年奥运以后国家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并且把2009年8月8日定为第一个全民健身日。此后又出台各项政策鼓励发展全民健身,我市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千村体育健身工程”,建立了1737个全民健身工程点,另外还因地制宜地在学校附近、单位附近、广场公园、公共体育场所建立了许多社区活动点,以上数据表明我市的体育场地还是比较充足的,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市规划的社区活动场地是合理的。

表1 社区体育活动站(点)地理位置分类

表2 参与主体的在职情况和年龄分层情况

表3 参与主体活动时段分配和每周运动频率

2.1.2社区体育活动站的分布情况

目前宿迁市分为:宿城区下辖6个街道、10个镇、4个乡;宿豫区

下辖14个镇、3个乡;泗阳县下辖11个镇、5个乡、2个场、260个村(居)委会;泗洪县下辖14个镇、11个乡;沭阳县下辖26个镇、8个乡。472个行政村(居)委会。按照各个县区面积以及行政区域划分所建设的社区活动点基本平衡,没有出现畸形状态,但是规划只是宏观调控。通过走访健身点了解到有16%健身点是有名无实,没有切实发挥作用。这些名存的健身点大多在地处偏远、设备匮乏、群众积极性不高的地区,因此,要把每个健身站都搞的有声有色,依然要从设备和群众宣传着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调动一切可用资源。

2.1.3社区体育活动站的建立和管理模式

通过电话访问和走访主管责任人了解到,我市现在的社区体育活动站的建立主要是市体育局指示各个县区体育局具体规划落实。在2012个健身点中只有5个是协会管理模式,其他都是自愿组合、自行管理模式,说明我市的社区管理还处于引导规范阶段,没有具体的管理机构统一进行监督和管理。

2.1.4社区体育活动站的活动经费来源和使用

我市除城区的模范健身点(仅占总数1%)有一定的补助经费,其中有尤春兰老师指导宿城区霸王举鼎健身点、汪淑云老师指导的市区河滨公园健身点、赵淑侠老师指导的市区市府广场健身点等6个点,其他的健身点均没有经费补贴,均以自筹自管的模式运行。对于健身点经费的使用,大多用于置换新的健身设备和购买一些新的音像学习资料。

2.2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主体

2.2.1参与主体的性别情况

被调查的582个人中其中69%为女性,31%为男性,说明女性的健身积极性高于男性,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减肥养生,打发余暇时间是女性崇尚健身的主要诱因。男性由于家庭重担和交际应酬较多余暇时间少而影响了健身。

2.2.2参与主体的在职情况和年龄分层情况

表2表明:在健身人群中退休人员是主体,由于退休人员身体机能下降,健康需求强烈,余暇时间增多,交际范围缩小等原因,他们将健身作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主动地参加。虽然在职人员不乏有借助健身来减轻工作压力,但绝大多数还是因为工作繁忙少有运动,另外在职人员中还存在家庭压力大、经济负担重等因素,从而导致在职人员健身比例远小于离退休人员。

通过对年龄分层情况的分析:中老年人群参与健身的队伍是很庞大的,而青年壮年则由于身体殷实、工作忙碌、应酬交际繁多而疏于健身,从而形成了现今社会上“壮年拼命工作活着、老年健康运动活着”的状况。

2.2.3参与主体的活动时间分配和持续时间情况

表3中,参与主体的活动时段基本上是早上上班之前,下午下班之后及晚上,不管是上班族还是退休人员健身基本上都是在这两个余暇时段进行。科学研究表明不论是早上还是晚上饭后的非剧烈科学的运动都能增强体质有益健康,而持续有规律的运动更是延年益寿的秘诀。我市参与体育健身的人群总体比较稳定而且每周运动频率基本上是2~3次,充分说明被调查者具有很高的健身积极性和很强的锻炼意识。

2.2.4参与主体的活动项目分配情况

据表4显示在参与活动项目的分配方面太极和慢跑成为主流,这符合我市实际情况,因为我市太极健身气功的指导员人数相对比较多而且太极健身气功本身就是一个吸引性很强,容易入门集体性很强的项目所以荣登榜首还是在预期之中的事情。慢跑散步由于本身就没有太多技术要求和设施设备器材限制,其自身的随意性很大,自然也就成为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的选择。球类虽然在受调查中是占14.7%但是还是不能小觑它仍是社会上活力性运动的主流,因为球类有一定的身体年龄限制的。健身项目的多样性充分说明群众积极健康的运动状态,而且对于健身人口健身项目的调查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体培训结构的把握上还是很大的参考价值的。

2.3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社区化现状

2.3.1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宿迁市社会体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可否认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健身过程中的主导性和关键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既是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2],更是以一种公益服务的身份,坚持在一线与健身群众朝夕相处,给予莫大的帮助的从业者。调查显示只有25.3%的群众了解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性质,对他们来说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他们的科学健身的指导老师,理疗师,是他们可以依赖信任的贴心人,但是大多数的人还是不了解甚至还不知道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做什么的,所以在社会上社会体育指导员还是没有能起到主导作用。在调查中接受过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的群众还是普遍比较满意其工作的,满意度达81.3%,而且不满意的也属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全面技术上的达不到的情况如:一些专项技术指导员对于其他专业不是很精通,大多数指导员并非专职而且有指导时限等问题。在访问相关部门负责人时了解到,群众健身具有零星性,自发性和随意性,社会体育指导员都还是义务的,没有形成职业模式,没有指定机构管理,从而导致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难度。

表4 参与主体活动项目分配

表5 受调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状况

表6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分层

表7 宿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年限

表8 宿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技术

2.3.2宿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

(1)宿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状况(性别比例和等级结构)。

市体育局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我市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1974人,占到总人数的21%,男性占到79%,我市有国家级4人、一级41人、二级456人、三级9144人。如表5所示在随机接受调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有36%是女性、64%是男性这与我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性别比例还是有一点出入的但是不影响调查的真实性还是可以说明我市的男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比较高。另外,接受问卷调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家级4人仅占1%、一级17人仅占4%、二级104人占27%、三级人数达到264人占到了68%,显而易见等级结构呈金字塔型,高等级的人员严重匮乏,不过也能从侧面说明我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活力充沛不断地有新鲜血液注入,当然以后更要有质量地壮大队伍,培养更多的高精尖人才,发展好我市的群众体育事业。

(2)宿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分层和职业结构。

表6中接受调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30~40岁和40~50岁的居多分别占到32.9%和44.4%,是事业小有成就且仍年富力强的人群;在30岁以下的人群中调查显示为刚踏入社会的体育专业学生和接受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大学生村官;50~60岁和60岁以上也占到11.5%和7.1%说明我市的离退休老同志还是很有青春活力的,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从侧面说明老年人健身团体也很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帮助而且更乐意在夕阳般的晚年发挥余光余热实现自我享受健康。

(3)宿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年限和评价。

随着08年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我国上下开始特别重视全民体育,我市07、08、09年平均每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500人以上,在表7中接受调查的389人中大部分有了3~8年的经验;有4%的是最近才培养起来的不到3年的实践资历;在调查者中8年以上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一直无怨无悔地奉献着数十年如一日,总体来说我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有扎实的基础而且逐年壮大。但是通过实地考察还是发现城乡比例不均衡,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质和量都远好于乡镇,由于城区健身人群比较集中、意识更强、热情更高、配合意识更强烈、文化程度较高开展组织管理工作更方便。了解知晓社会体育指导员知识较多的人,其认可程度较高评价也很好;相反在乡镇知晓度低评价也不太好。

(4)宿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地点分布情况。

该市通过“千村体育健身工程”和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工程,依托学校、单位、公园、公共运动场地等规划了2012个健身点,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地点分布广泛,辐射范围遍布全市各地,充分考虑到全市群众的健身需要,大体上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但是我市地域辽阔各个社会体育指导员属于业余兼职又基本上集中于市区中心和县区中心,一些偏远郊区工作很难开展。可以说总体规划设想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事实上落实过程很难且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只停留在表面工作。

(5)宿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项目。

如表8所示虽然宿迁市是地级市没有多民族的融合但是有其独特的民间传统项目,譬如军鼓、潼河龙狮、洪武花棍等,虽然只占到1.4%但是褒有地方特色。球类、太极类、健身类位列前三甲,这与我市健身专项很相符,也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还是要依据群众健身项目指导的。

(6)宿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进入社区工作形式和内容以及辛劳报酬。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389人中只有4个人是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余的均是兼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而且真正进入社区的人员也只有32%,其余68%的人员虽然被规划到相应的社区,但是也只是挂名,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服务到位。除了4位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内容职业化,其他人员均是贴合自己专业进行兼职性指导。而且我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辛劳报酬有两种:一种是完全自愿的无偿服务性;一种是与被指导者协商收费,不过达到后者水平的人员屈指可数,他们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认证等级而且实践经验十足。所以在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规划改革这块必须高度重视。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随着该市“千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虽然规划的体育健身点遍布全市,贴合群众,但是通过对健身群众和社区体育指导员的调查发现社区健身工程站(点)有很多是挂名的,既没有配备相应的健身器材也没有固定的健身场所。

(2)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站的组织管理缺乏统一的监管,基本上没有活动津贴和明确的财务管理,从而使得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观上自由散漫,积极性不高,不能淋漓尽致发挥其作用。

(3)虽然该市健身人群的积极性比较高、健身项目多样性,但是健身人群以中年妇女、退休人员为主体,青壮年和在职人员积极性淡漠,社区体育发展呈现一边倒的趋势,远没有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4)该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以每年1500名的速度增长,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健身需求,其原因是:仅32%人员进入社区进行指导工作,绝大多数人没有进入社区;社区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资历尚浅。

(5)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非职业性、无偿公益的服务性质使得他们缺乏积极性、劳动者责任感的约束性从而不能保证指导工作的有序规范进行。

3.2建议

(1)尽快颁布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奖励机制。

(2)建立健全完善的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组织管理机制。

(3)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充分融入社区,服务社区,发挥积极指导作用。

(4)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营造快乐的健身氛围,倡导全民健身。

参考文献

[1]梁西淋.北京市武术段位指导员岗位培训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2]林家铭.杭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4,26(2):91-93.

[3]李相如,李丽莉.群众体育实践探索与研究——来自北京群众体育现状的报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5-18.[4]任海,王庆伟,韩晓东.国外大众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2-77.

[5]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教材(一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8-22.

[6]肖林鹏.社会体育管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8 8 -9 5.

作者简介:①李云霄(1988,10—),男,河南鄢陵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7(a)-0168-04

猜你喜欢

宿迁市指导员社区
宿迁市聚焦“四个全覆盖”织密燃气安全管理一张网
宿迁市打造立体化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社区大作战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张晓芳作品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影像社区
盼头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