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中小学跆拳道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①

2015-02-26刘开群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9期
关键词:跆拳道新常态常态

刘开群(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新常态”下中小学跆拳道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①

刘开群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随着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不断深入,部分中小学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根本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更不能实现中小学体育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跆拳道课程已逐步成为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一种新常态,不再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而是根据中小学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及开发新型的体育项目。结合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和跆拳道自身的特点,对新常态下中小学跆拳道教学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为以后体育教师工作者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跆拳道运动跆拳道教学新常态中小学学生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该文以湖北省武汉市、咸宁市、孝感市、随州市、宜昌市、十堰市、黄冈市中的各40所中小学校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跆拳道运动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开展情况,发放问卷数量300份,回收问卷数量292份,无效问卷5份,有效回收率95.7%。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2 湖北省各市中小学跆拳道课程开设情况

经调查研究发现,武汉市钟家村小学、武汉市枫叶国际学校、黄冈市黄梅第一小学、宜昌市第一中学等学校把跆拳道运动作为基础体育课出现在体育课堂上,武汉市格鲁伯实验学校、孝感市高级中学、十堰市第六中学等学校开展的跆拳道课程类似高校的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课程。而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武汉江夏区第三小学、十堰市实验中学等学校以跆拳道兴趣班的形式开展跆拳道课程,兴趣班主要利用课外业余时间上课,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还有一部分中小学未开设跆拳道的相关课程,如武汉市武汉小学、武汉市武珞路小学、宜昌市葛洲坝实验小学、十堰市实验中学等学校。见表1,表2。

3 新常态下中小学跆拳道教学的现状

跆拳道运动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越来越迅速,在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了青少年最青睐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在学校基础体育课程中开设的较少。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深入,促进了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同时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也是一大挑战,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创新,不断开发新型的体育资源,从而适应学校体育改革的新常态。在中小学跆拳道教学过程中主要根据中小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身体素质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从而来改善和增强身体体质。针对表1、表2开设跆拳道项目的中小学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中小学跆拳道都以兴趣班的形式教学,而只有少部分学校以基础体育课和选修课教学。从表1中可以看出平均参与人数相对较多,大班的常态体育教学模式较为严重,这说明目前新常态下中小学跆拳道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4 “新常态”下中小学跆拳道教学存在的问题

4.1跆拳道体育课程的教材严重缺乏

表1 湖北省各市中小学跆拳道开设情况及参与的学生人数

表2 跆拳道在湖北省各市中小学校开设课程的形式及学校数量

跆拳道运动发展越来越快,但是相关的跆拳道教材相对较少,针对中小学学生的跆拳道教材少之又少,目前正规出版的跆拳道教材只有北京体育大学刘卫军教授编写的《跆拳道》和由武汉体育学院杜七一教授为主编、薛新轩、庞俊鹏副教授为副主编所编写的《现代跆拳道教程》。

4.2跆拳道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许多高校开展跆拳道体育课程以专选班、普修班、选修班的形式开班,但是存在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不完善,上课没有计划,教学内容混乱,这样的问题在中小学跆拳道教学中同样存在,因为许多中小学跆拳道体育教师由传统的体育教师担任,因此他们的技术能力和理论知识欠缺很多,这直接会影响到中小学跆拳道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4.3跆拳道师资水平低下及专业跆拳道体育教师严重匮乏

据调查显示,很大一部分从事跆拳道教学工作的人员都不是本科毕业,他们大部分来自于跆拳道俱乐部或武校,跆拳道理论基础严重缺乏。虽然从事跆拳道教学的人员较多,但是他们学术水平低下,大部分都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的、全面的跆拳道训练。还有一些中小学学校在跆拳道运动开展过程中会因为找不到专业的跆拳道体育教师而会去选择传统的体育教师来充当,这严重影响了跆拳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4教学场地设施不规范或匮乏

部分中小学学校的跆拳道教学重视形式主义,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学校的场地不规范、设备不齐全、器材质量过差等因素,直接影响到跆拳道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还可能因为场地不规范、设备不齐全和器材质量不合格而导致学生受伤。

4.5安全因素难以保证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格斗类体育运动,虽然在中小学跆拳道教

学中实战对练相对较少,但是由于中小学学生自制能力较差,而跆拳道教学过程中会踢腿、跳跃、跑步、旋转等动作,同时因为跆拳道教学时对于潜在的教学安全因素与对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机制不够到位,因此,可能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4.6常态的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没有创新

常态的跆拳道教学模式过于落后,教学的大纲及目标的设置非常不合理,跆拳道教学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应当结合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身体素质及学校实际教学条件。据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小学跆拳道教学采取分解教学法、讲解法、示范法、完整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大同小异,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没有创新,这不仅影响上课的教学效果,还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4.7常态的大班教学,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从表1湖北省各市中小学参与跆拳道运动的平均人数中来看,常态的大班教学较为严重,同时中小学跆拳道教学一般都是一名体育教师上课,没有做到新常态的体育教学模式,因此在跆拳道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和个性化的需求,那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被限制,跆拳道体育教师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无法一直维持下去,不但影响教学效果,更不能推进终身体育锻炼的发展。新常态下体育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个体差异性和个性化得到较好发展。

5 对策研究

5.1编写和完善跆拳道体育课程的教材

跆拳道运动的飞速发展,这就意味着跆拳道练习者越来越多,同时对跆拳道教学及跆拳道体育课程的教材将是一大挑战,如果跆拳道运动发展迅速,而跆拳道教学和跆拳道体育课程的教材跟不上,这将会影响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进步与推广。因此,我们可以聘请跆拳道专家、教授、学者完善或编写跆拳道体育课程的教材,同时制定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的跆拳道体育课程教材,这样为以后的中小学跆拳道体育教师作为一个理论指导。

5.2制定和完善跆拳道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

我们很清楚地明白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即是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也是对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上的变化的价值判定。因此,制定和完善跆拳道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尤为重要,中国跆拳道协会应当同当地教育部门共同制定一套针对学校跆拳道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这样才能推进新常态下中小学跆拳道教学的进步。

5.3加强跆拳道体育教师队伍专业化

专业的跆拳道体育教师的缺乏,应引起校方的足够重视,学校领导应该主动去创造条件,积极引进和吸收跆拳道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对体育院校跆拳道专业人才的培养,从体育院校挑选出跆拳道专业水平过硬的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壮大教师队伍,加强理论与实践创新,积极开展跆拳道专业教学培训及竞赛。

5.4规范跆拳道的教学场地及配备相应的跆拳道训练器材

配置适当的训练器材,通过对教学器材的使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上课的乐趣和挑战性,同时还能缓解跆拳道技术训练的枯燥性,从而更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5.5加强中小学跆拳道教学活动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创建应急处理方案

首先,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方案对于学生安全来说尤为重要,安全问题一直是学校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跆拳道体育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求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同时在学生训练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指导,规范学生训练动作,及时处理训练过程中纯在的安全隐患。

5.6创新教学方法和改革教学模式,适应新常态

教学方法上要充分体现出娱乐性、趣味性及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适应新常态,改革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使跆拳道教学更具生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跆拳道的乐趣以及跆拳道的魅力。

5.7发展新常态,分层化教学管理,做到因材施教

跆拳道练习者的水平参差不齐,身体素质和领悟能力不同,如果按照常态的跆拳道教学,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不会,而更一部分学生学的没劲,因此,跆拳道体育教师因材施教尤为重要,只有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发展新常态,才能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那么采取分层化教学管理,应当将水平高的放在一组训练,水平一般的放在另一组训练,这样不仅有利于跆拳道体育教师教学,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跆拳道运动的积极性。

6 结语

随着学校体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常态传统的跆拳道教学无法满足学校体育的需要,因此,跆拳道教学必须发展新常态,不断引进、创造和开发新型的体育资源,同时要不断解决跆拳道教学在新常态下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任何一种新生的事物的发展都必须经历坎坷和波动,新常态是常态里一种新的生命力,它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新常态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学校体育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在未来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杜七一.现代跆拳道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喻坚.阳光体育运动与中小学体质课程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2009(6):95-97.

[3]刘洋,刘丰.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29):34,38.

[4]邢震宇.浙江省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J].浙江体育科学,2010(4):61-64,73.

[5]黄璐.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J].运动,2011(5): 102-104.

[6]黄璐.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工作部组织结构创新[J].菏泽学院学报,2008,30(2):123-130.

[7]黄璐.技术辅助比赛判罚的伦理困境[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30(2):11-15.

[8]李裕琼,杨俊杰.健身街舞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可行性[J].科技信息,2010(2):284.

[9]张雷生.街舞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内江科技,2008(2):50-83.

[10]黄璐.《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的国家战略思想[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31(2):34-37.

[11]黄璐.论“奥林匹克教育”应该缓行[J].体育学刊,2010,17(10): 5-10.

[12]邱晋军.对体育院、系增设“街舞专业”课程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5):179-182.

作者简介:①刘开群(1991,12—),男,湖南永州人,研究方向:学校体育跆拳道教学与运动训练方向。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7(a)-0041-02

猜你喜欢

跆拳道新常态常态
跆拳道奶奶
嘻哈跆拳道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新常态报道要认识四种关系避免两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