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创业意向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教育意蕴
2015-02-25刘志
刘 志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130024)
在我国,创业热潮的兴起使得创业及其教育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关注的目光聚焦于创业意向这一新兴领域。美国作为最早开展创业意向研究的国家,已经就创业意向开展了近30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尤其是探索其理论研究前沿及其蕴含的教育启示,将有利于促进我国创业及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一、创业意向的研究价值和经典理论
创业意向(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通常被定义为“个体对拥有自己的企业或创办一个企业的渴望”[1]317。当前,大力加强大学生创业意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创业意向是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的最佳切入点。有效开展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特点及发生、发展规律是大学生创业研究的重点。研究表明,创业是一个有意识和有计划的行为[2]。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最好预测指标,是了解创业行为的中心点[3],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理应从创业意向研究入手。其次,创业意向已经成为全世界创业研究的新焦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创业心理研究成为创业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早期创业心理研究主要关注创业者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内在控制源、风险承担倾向、问题解决能力等特质都被认为可能影响个体创业过程[4]。后来,研究者逐渐发现创业者之间的差异要远远大于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之间的差异,仅仅研究个体特质并不能区分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也不能明确对创业过程的影响作用的大小[5]。之后,研究者开始脱离单一特质范畴,研究创业过程,并重视个体认知的影响作用。在潜在创业者的研究视角下,创业意向研究则逐渐成了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话题。最后,加强大学生创业意向研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及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是当今全世界的共识。在我国,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提出与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国家高度重视、积极推进的工作重点。掌握大学生创业心理与行为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是有效开展创业教育的前提。然而,国内关于创业意向的研究仍处于方兴未艾阶段,大力加强大学生创业意向研究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自1988年美国凯斯西保留地大学伯德(Barbara J.Bird)首次提出“创业意向”概念以来,经过20多年发展与完善,美国创业研究领域已经基本就创业意向的理论模型达成了共识,即计划行为理论TPB(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简称TPB)模型和创业事件SEE(Shapero's Model of the Entrepreneurial Event,简称SEE)模型。TPB 模型由阿杰恩(Icek Ajzen)提出(见图1)。该理论认为[6]:朝向行为的态度、感知到的社会规范和感知到的行为控制通常可以非常精确行为意向,进而,这些意向又可以和感知到的行为控制一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释行为的变化。
图1 TPB模型
SEE 模型由夏皮罗(Albert Shapero)提出,后由克鲁格(Norris F.Krueger)进行了修订(见图2)。该理论认为[7]:创办一个企业的意向源于对希求性和可行性的感知以及对机会的行为倾向。惯性主导着人的行为直至某些事情打破或代替这些惯性。替代通常是消极的,比如失业或离婚;但也容易是积极的,比如得到遗产或是彩票中奖。替代在决策者正从一系列可选项中寻找最佳可能机会的地方促成一个转变。对行为的选择依据相关可选行为的“信度”(此时对决策者而言)外加一些“行为倾向”(没有它可能就不会采取有效的行动)。“信度”要求行为既是被希求又是可行的。因此,创业事件要求在替代之前有创业企业可能性(信度和行为倾向)的存在和随后有相应的行为倾向。
图2 SEE模型
二、美国创业意向研究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美国创业教育在就创业意向模型这些基本理论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又实现了纵深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作用效力和机制
尽管创业教育对促进创业的功效到底有多大尚未取得公认权威的实证数据,但是创业“是否可教”在美国已经不是问题,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已经深入到“如何教”——探讨创业教育对个体的具体影响这一问题上来。其中,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这一命题就是近年来创业研究的热点之一。多项研究指出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积极关联[8],2014年贝(Tae Jun Bae)等人对研究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成果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虽然不太大,但是达到统计上显著水平,而且这一影响明显超过商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1]317。在探究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作用大小的同时,研究者们就创业教育促进创业意向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包括两个理论视角:人力资源理论和创业自我效能。首先,在人力资源理论的视角下,创业学者把人力资源视为创业意向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源是“个体通过对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和其他类型经验的投入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9]。创业教育通过培养个体的创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实施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比如,马丁(Bruce C.Martin)等人发现在创业教育与人力资源成果之间存在显著相关[10]。其次,创业教育和创业自我效能相关联,进而增强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是创业意向的触发器。当学生参加创业教育的时候,他们被展示成功的商业计划或与成功的从业者进行互动,这些教学要求个体去复制这些成功的策略,而这又将帮助个体保持积极性和兴趣,进而形成强烈的成功预期[1]317。
(二)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
近年来,女性创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美国,1997至2004年间女性拥有的企业雇员增长39%,而全国增长只有12%;2007年女性拥有的780万家企业获得了1.2万亿美元的收入,这一数字占到美国企业总数的28.7%和全国企业收入的3.9%[11]。尽管如此,目前全球范围内男性创业的活跃性还是高于女性,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最大,实际创业的男性比例比女性高75%,这一差距在高收入国家是33%,低收入国家是41%[12]。这些现象引起了创业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研究也成为近年美国创业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过去十年关于创业意向性别差异的研究没有达成基本的共识,有的研究指出,男性和女性的创业意向没有显著差异;而有的研究却表明,女性无论是创业意向还是创业自我效能都比男性低,或是说,男性一般拥有更高的创业意向,除非创业被介绍成不分性别的职业选择[13]。尽管如此,研究者们却就作为创业意向重要预测指标——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却取得了高度一致。比如威尔逊等人的研究指出,中学和MBA 项目中的女生创业自我效能水平显著低于男生[14]。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显著差异,研究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源于个体自身的认知。性别角色影响、刻板印象和基于性别的期待会通过三种方式影响个体的创业自我效能[15]270。首先,基于性别的期待经常导致男性和女性发展不同类型的能力,而这些又都是和刻板印象性、社会可接受的职业路径相吻合的;其次,期待通常导致男性和女性追求带有性别刻板印象性的职业目标;最后,基于性别的社会角色为了迎合社会习俗的接受,会导致男性和女性商业机会有差异,并且往往是女性少于男性。二是女性被其创业依赖的相关利益群体给予了非同等对待,比如女性创业获得的家庭支持少于男性;由于得不到认真对待,女性创业企业对政府和企业的销售面临更大的困难。当女性思考创办企业时就会考虑这些障碍,进而认为收益小于风险[16]。
(三)角色模型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程度和方式
通过呈现创业的角色模型、提供榜样示范是创业教育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之一,现有的研究和实践也已经表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发挥榜样示范教育的功效,一些美国创业学者将研究兴趣聚焦于角色模型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程度和方式。研究指出[15]270,角色模型对创业意向有着积极的影响,因为呈现角色模型可以通过提供可能机会的信息、特定的指导和支持以及激励创业行为的环境来增强个体创办新企业的动机。与此同时,角色模型还对个体的创业自我效能有直接的影响,原因在于呈现角色模型可以通过增加个体的知识、掌控性或完成工作的系列能力来影响个体对自身成功创业所需能力的自信。由此,角色模型对创业意向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研究进一步指出[15]270,角色模型对创业意向的直接影响没有性别差异,但是作为间接影响,对创业自我效能这个中介的影响女性要大于男性。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角色模型赋予男性和女性不同的功能。可能由于认为女性更缺乏创业能力,角色模型为女性提供了更大的训练和教学支持。原因在于女性比男性对角色模型的输入更具开放性。二是女性和男性的信息解码过程不同,由此个体对外界刺激进行解释,进而决定他们具有或需要什么能力去成功执行一项任务也会呈现出不同。女性更注重关系,更喜欢和擅长交往技能,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更注重细节,她们比男性更容易受角色模型的影响而改变其自我效能。三是源于自我效能的发展方式。对控制性的感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角色模型对女性控制感的影响比男性大,所以更容易改变女性的自我效能。四是女性和男性各自学习的角色模型的不同。个体一般都是主要受最具学习可能的角色模型的影响。男性很容易从媒体和社会上找到男性榜样,一般不那么需要个性化的角色模型。相反女性却更关注那些能提供学习机会的个性化的角色模型,因而自我效能得到增强。
此外,近年来学界还对父母职业、自身职业和个性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中在个性特质方面,关于顺应力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是最新出现的研究主题。顺应力是指“个体在苦难和不利处境之下继续生活或坚持过有目标生活的能力”[17]。布洛(Amanda Bullough)等人的研究指出,对危险的感知对创业意向存在消极影响,但对于高顺应力群体这种消极影响会降低到最低限度;如果个体能够在不利环境中成长(表明具备较强的顺应力),或是相信自己的创业能力(表明具有较高的创业自我效能),那么即便是在战争环境下,个体也能发展其创业意向[18]。
三、创业意向研究最新成果的教育意蕴
结合上述对美国创业意向最新研究成果的分析,我们认为作为创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者,至少可以获得如下三点启示:
(一)改变创业自我效能是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创业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身完成创办或经营一家新企业这种任务(比如,市场营销、变革创新、企业管理、财务控制、风险承担等)相关能力所持信念的评估”[15]270。如前所述,创业意向是了解创业行为的中心点和观测创业行为的最佳指标。因此,强化个体的创业意向应是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大量的研究证明,创业自我效能是创业意向的核心决定因素,个体的创业自我效能水平直接决定其对追求创业职业的感兴趣程度;研究同时表明创业自我效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特质,而是可以改变和塑造的。因此,创业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在其战略定位上应将改变个体的创业自我效能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如美国创业学者在研究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之后指出的那样,鼓励创业应该特殊关注强化个体对其自身创新性、掌握性和能力的信念,培养自信与首创精神比发展实践技能更重要。社会认知理论已经指出,自我效能的发展可以通过成功的任务完成、对他人的观察以及受可敬重的他人的鼓励来实现的。由此,全球创业观察报告指出[19]:增加媒体创业故事的覆盖范围、整合教育全系统的创业课程、创造课外创业实践的机会对促进个体的自我效能和潜在创业者的顺应力具有重要价值。
(二)建立测量与诊断机制,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式,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的积极联结过程内部,无论是受教育者自身的顺应力、不确定回避性、自我效能水平等等这些人格特质以及性别、人种这些人口统计学指标,还是内群集体主义这些外部环境因素,都会因为其差异性影响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积极作用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创业教育的实施者建立前置性的创业测量与诊断机制,对影响创业教育效果的相关要素进行提前了解与分析。比如,建立创业意向结构的国家框架,为研究大学生创业内涵及其结构的国内学者提供统一的测量标准,进而开发信效度更高的创业意向测量工具。通过创业意向量表对大学生创业意向进行测评,再根据测评获得的不同选项的分值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分清影响不同大学生创业意向水平的具体因素,对大学生进行精细化的分类培养,逐渐提高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数量与质量,实现以高素质大学生群体为主要发展动力的“创业促进就业”的良性发展机制。
(三)巧借文化中介因素的作用实现创业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近年来,美国创业研究结果显示[1]317,文化氛围在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在高内群集体主义、低性别平等主义、低不确定性回避的文化环境下,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积极作用更明显。内群集体主义是指个体在其组织或家庭内部表达自豪、荣耀和凝聚力的水平。内群集体主义可以放大朋辈群体内部的共识。在内群集体主义越强的群体中开展创业教育,学生的创业意向越能够得到提高。性别平等主义是指一个组织或社会降低性别角色差异、促进性别平等的程度。性别平等主义表示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女性享有同等地位。在低性别平等主义的文化环境下,人们对创业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着全社会性的性别差异,而创业教育可以舒缓学生对创业的这种不平等认知,让他们重新认识到创业对所有人都意味同样的职业机会。所以越是在这种环境下,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向的改变幅度越大。低不确定性回避意味着个体的风险承担和拓荒之举,反之亦然。所以,在高不确定性回避的文化背景下,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后意识到创业的高不确定性特征,并且他们认为创业打破常规是一种风险,故而对创业表现出更小的兴趣。因此,一个群体越是具有低不确定性回避的特点,创业教育越容易提高学生的创业意向水平。这些研究结论为我们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作为教育者首先要高度重视文化因素的中介作用,深入了解其内在作用机制,并针对不同的群体文化特质采取针对性措施,用其利,避其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积极地引导和创设有利于教育积极作用发挥的小“文化”,最终实现创业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1] Tae Jun Bae,Shanshan Qian,Chao Miao &James O.Fie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A Meta-Analytic Review [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4(3).
[2] Barbara Bird.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The Case for Intention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442.
[3] Norris F.Krueger.The Cognitive Infrastructure of Opportunity Emergenc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0(3):5.
[4] Gerhard Raab,Yvonne Stedham & Michael Neuner.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An Exploratory Study of Business Students in the U.S.and Germany[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05(2):71.
[5] Andreas Rauch & Michael Frese.Psychological Approaches to Entrepreneurial Success:A General Model and an Overview of Finding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0(15):115.
[6] Icek Ajzen.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182.
[7] Norris F.Krueger,Michael D.Reilly & Alan L.Carsrud.Competing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5):418.
[8] Stacey Bolin.Do Entrepreneurial Camp Programs Influenc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A Proposed Study of an Experiential Learning Approach to Creating New Entrepreneurs.Proceed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Collegiate Marketing Education,2014:83.
[9] Jens M.Unger,Andreas Rauch,Michael Frese & Nina Rosenbusch.Human Capital and Entrepreneurial Success:A Meta-Analytical Review[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1(26):343.
[10] Bruce C.Martin,Jeffrey J.McNally & Michael J.Kay.Examining the Formation of Human Capital in Entrepreneurship:A meta-analysi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utcomes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3(28):211.
[11]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Census Bureau Reports Women-Owned Firms Numbered 7.8 Million in 2007,Generated Receipts of$1.2Trillion,2010(December 7),http://www.census.gov/newsroom/releases/archives/business_ownership/cb10-184.html.2014-07-29.
[12] Maria Minniti,William D.Bygrave & Erkko Autio.2004 Report on Women and Entrepreneurship.In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Wellesley,MA:The Center for Women's Leadership at Babson College,2005:28.
[13] Vishal K.Gupta,Daniel B.Turban,& Nachiket M.Bhawe.The Effect of Gender Stereotype Activation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8(5):1053.
[14] Fiona Wilson,Jill Kickul,Deborah Marlino.Gender,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and Entrepreneurial Career Intentions:Implication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7(3):387.
[15] Anat Barnir,Warren E.Watson & Holly M.Hutchins.Mediation and Moderated Medi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ole Models,Self-Efficacy,Entrepreneurial Career Intention,and Gender[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11(2).
[16] Emmeline de Pillis &Thomas De Witt.Not Worth It,Not for Me?Predictor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in Men and Women[J].Journal of Asia Entrepreneurship and Sustainability,2008(3):1.
[17] Richard G.Tedeschi & Lawrence G.Calhoun.Posttraumatic growth: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Psychological Inquiry,2004(1):1.
[18] Amanda Bullough,Maija Renko & Tamara Myatt.Danger Zone Entrepreneurs:The Importance of Resilience and Self-Efficacy for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4(5):473.
[19] GEM.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MENA Regional Report 2009(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Egypt: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Palestine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MAS),2010:ⅹ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