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教育思想探微

2015-02-25梁孟光

文教资料 2015年30期
关键词:性恶荀子思想

梁孟光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生卒年不详。其人虽为先秦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但其学说集百家之大成。荀子既善综合又长批判,兼有儒道法各家思想,其弟子韩非、李斯为法家集大成者。因而荀子是连接儒道法的关键环节,在我国哲学及思想史上占有特殊地位。《荀子》一书开篇即为《劝学》,足见其对教育教学的重视。本文意在挖掘《荀子》一书包含的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思想以裨益于当下的教育实践。

一、教育哲学——人之性恶,化性起伪

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的基石,而教育哲学中关于人性的假设则是一切教育哲学的出发点。荀子作为儒家集大成者,在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及孟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而已”等人性假设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性恶”。然而荀子所谓的性恶指自然人的天然禀赋与生之本能,是一种“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荀子·性恶》)的生理需求。虽是生理需求,但若人们不依据社会规范加以克制,而任由人性本身发展就会随着人的本性而变“恶”,其行为自然而然成为恶行。因此人们需要时刻牢记自身性恶之特点否定人自身的先验特点,用社会规范、道德礼仪要求自己,从而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因而若要品行端正、由恶变善、进取向前,就必须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1]。正如荀子在《荀子·礼论》中所说:“性也,本始朴材者;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者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性”是人之为人的天然本性与素材,“伪”即素材加工的结果或曰“社会化”的人,然而由“性”至“伪”,即“化性起伪”,实现“性伪合”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学价值得以彰显的过程。“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由此荀子继承了孔子“学而知之”的观点,重视人的主观努力,珍视学习在改造个性及自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给人们的学习提供信心与动力[2]。

二、教育功能——成士成圣,兴国之基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荀子的教育对象首先是面对平民百姓的,使其克制自身恶的自然属性,成为社会人。“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劝学》)。这里的“教”针对百姓,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过程。“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七教,所以道之也”(《荀子·劝学》)。 这里的“教”针对百姓,是个人道德化的关键步骤。

荀子主张普及教育的同时,对为政者提出更高的教育及教学要求。荀子把当时善于治国理政的儒者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俗儒徒有儒者的外表,宽衣博带,但对“先王”之道,对《诗》、《书》、《礼》、《易》仅做教条式诵读,全然不解其意,且人格低下,对当权者极尽谄谀。雅儒的言行符合《礼》、《易》、《诗》、《书》的精神,他们不侈谈“先王”,懂得取法“后王”。他们虽对“法典”未载和自己未见的问题束手无策,却有自知之明,承认无知,显得心胸开阔而坦荡。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非圣人莫之能为,夫是之谓大儒之效”(《荀子·儒效》)。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以已知推知未知,灵活地应对从未见过的新事物、新问题,从容地处理好国家事务,这种人治国会使“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荀子·儒效》)。显然教育的终极目的即大儒,即圣人[3]。

荀子强调教育成人成圣功能的同时,更强调教育之于社稷的重要性。在此之前,没有人将教育与安邦定国相提并论。荀子认为,教育使人弃恶从善,关系到移风易俗,更关系到国家兴衰、安危与荣辱。“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大略》)。在荀子看来,尊师重傅与否关系到一国法度的存废,教育成败关系到国家命运与前途[4]。

三、教师地位——“学莫便乎近其人”

荀子对教育功能的肯定足见其对教育的重视,那么教育功能何以实现?荀子在此提出“学莫便乎近其人”,肯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徧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劝学》)。“学莫便乎近其人”即模仿学习,教育要接近良师益友,师友的行为示范传递的丰富教育内容是任何书本、自修无法替代的[5]。在肯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荀子肯定教师的崇高社会地位。“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先秦诸子中荀子首先明确地将天、地、君、亲、师并称,认为教师与天子、父母的作用相同,充分体现荀子将教师作为立国立民之本及对教师地位、作用的尊重。同时荀子提出“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荀子·礼论》)。即背叛老师,不依师法言行者,应受到唾弃。

荀子重视教师地位与作用,同时对教师的任职资格提出明确要求。“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可见只有广博的知识不足以成为荀子心目中的合格教师。成为教师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尊严而惮”,成为教师必须有尊严且庄重;“耆艾而信”,年纪大且有威信可以成为教师;“诵说而不陵不犯”,诵读和解说有调理,并且不违反礼法的可以当老师;“知微而论”,了解精微的道理又能讲解清楚可以成为老师[6]。荀子既注重教师丰富的经验、循序渐进的教法和精微的论辩,又注重教师的尊严与信仰,至于简单的博学荀子则认为不值得一提。

四、教育过程——闻—见—知—行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荀子·礼论》)。荀子将教育教学或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听闻、亲见、知晓、行动,此相互衔接的四阶段代表学习过程的层层深入,并且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行动,即实践,“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荀子·劝学》)荀子有关教育过程的论述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过程论不谋而合,其在两千年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即提出如此思想足见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独到见解。

五、教育方法——补偏救失,虚壹而静

“补偏救失”,指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纠偏及补救性教育,使其得到正常发展。“补偏救失”与孔子所言的因材施教不谋而合。“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人的天性是教师施教的素材,没有人,没有人的天性,教师施教无从谈起。虽然“性恶”是每个人的普遍本性,但在这一普遍矛盾下,具体人的本性仍然千差万别。“性伪合”,不同的学生实现“合”的方法是不同的。“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能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票弃,则召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荀子·修身》)。从中不难发现荀子因学生个性而施教的教学思想及阴阳相生相克的哲学思维。

“虚壹而静”,“虚”即虚心,“壹”为专一,“静”就是不受干扰。能虚心就不会先入为主,能专一注意力必会集中,能不受干扰目标就会始终如一,从而达于先“入静”再“入境”的专注状态。说到底,学习必须有专心、恒心,有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专心”即专心致志,术业专攻,做好自己的本职。“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修身》),“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目不闻”(《荀子·解弊》)。此观念与现代教育心理学提出的同一感觉通道不能同时接受两种刺激有异曲同工之效。“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表明只有专心致志,术业有专攻,精通一门,才能有高深的造诣。“恒心”即坚持不懈、注重积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在专心的基础上坚持不懈是成才的不二法门。“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致志,思索孰察,加日縣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荀子·性恶》)。不论专注还是坚持,积累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荀子》开篇即为《劝学》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足见其对教育教学的重视,同时教育思想与观点散见于全书各篇章,专门论述与散论共同构成荀子独特而完备的教育教学思想。笔者从荀子博大精深的教学思想中撷取对当下教育实践仍有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的观点加以论述,但此绝非《荀子》一书所含教育教学思想的全部内容,如对荀子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主张的“隆礼重法”的教育内容本文并未涉及。

[1]侯履晖.基于荀况《劝学》的教育解读[J].兰台世界,2013,(10):139.

[2]李明顺.论荀子的教育思想[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1.

[3]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74.

[4]薛家平.论荀子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J].教育探索,2011,(11):11.

[5]冯建超.礼义积伪重己役物——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09,(6):68.

[6]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227-228.

猜你喜欢

性恶荀子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Innate Evil of Human Nature,Law,Technique,and Position:Inquiring into the Essence of Han Fei’s Thinking
思想与“剑”
荀子不是性恶论者
宋本《荀子·性恶》全文校注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