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新建:“老校新建”学校文化构建的一个重要视角
2015-02-25陆一平
陆一平
(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江苏 常州 213100)
反思与新建:“老校新建”学校文化构建的一个重要视角
陆一平
(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江苏 常州213100)
为做好“老校新建”中的学校文化构建,文章提出应该处理好这样几对关系:理念与行动、自上与自下、外显与内敛、战略主体与副体。
老校新建学校文化构建关系处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行政布局的调整、教育结构的变革,在江苏乃至全国各地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了老校新建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这些新校的文化建设问题——如何实现对接?如何完成继承与创新?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绕不开的研究命题。
要想破解这个难题,我想逻辑起点应当放在对于老校文化原点的叩问上。“老校”之“老”,一般是指它们有较长的办学历史。我们把它们现有的文化放到历史的背景下考量与审视的时候发现,它们的形成是具有自然性、客观性的。通俗地说,它们的产生是传统力量的积淀、行为惯性的延承。这样形态下产生的文化有积极的因素,但不可避讳地说,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因素。
站在老校新建的节点,我们应该立足于原有的文化特质对文化构建进行一次反思与新建。什么是“反思”?“反思”就是我们要以一种科学的眼光、一种研究的视角关照学校文化建设,简言之,我们有必要在“新建”之前梳理与明确“文化建设”实质与基本规律。
其一,文化的实质应该是“人化”。推进学校文化,其宗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精神和谐。讨论文化的问题,讨论学校文化建设问题,你不能不谈“人”。文化建设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文化首先是“人化”。
其二,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是以“文”化“人”。这里有几个要义需要厘清:一是文化是可以影响人的,文化是可以改变人的,文化也是可以塑造人的。我们研究学校的文化建设就是研究文化如何影响人。这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二是文化影响人的方式是一个字——“化”,“化”是什么?“化”是润物无声,“化”是潜移默化,“化”是直抵心灵,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要关注怎样“化”。这应该是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三是文化建设影响的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自我发展的人,他们不应该仅仅成为“被”影响的人,更应当成为文化创生的主力军。这是文化建设的生长点。
带着上位的思考与本源性的理论探索,我们才会有足够的自信开启“老校新建”学校文件构建的“新建”。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理念与行动的关系
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推动管理进步,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没有正确的理念,学校就只能在现代化门外徘徊,行动必然盲目;徒有理念,没有行动,文化建设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学校文化建设成效如何,关键要义除了学校上下对理念的认同外,还有执行力的问题。只有各部门对学校文化理念在思想上认同了,在实践上身体力行了,才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为此,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首先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根据本校实际,带领全体教师在教育思想、学科理念等方面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把学校文化理念的推行和落实作为重要内容,以强有力的行政力量开辟一条顺利贯彻学校文化理念的通道。
二、自上与自下的关系
学校文化建设究竟依靠谁?毋庸置疑,校长是学校文化的主要决策者、设计者。“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我们应当抱持的文化信念。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校长一个人就可以决定学校文化的发展。在文化建设的话语系统中,文化建设的主语应当是“我们”,而不是“我”。因此,把师生员工,把所有校园内的人看做校园文化的建设者,这一点至关重要。
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学生则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只有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充分发挥能动作用。
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绝不能只是校级领导脑中的“蓝图”或者是一种“个人主张”,它有可能不切实际。只有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立足教师,立足学生,来自草根,接上地气,即最大限度地征求意见和建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校文化建设的推行与落实才有可靠保证。
三、外显与内敛的关系
文化不是空乏、虚无的,它有落脚的地方,有载体。外显的物质就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但是,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校热衷于推进物质文化,把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硬件建设,于是一个劲地建造漂亮的大楼,种植参天的大树,购买大量图书,布置雕塑、浮雕、景墙,张贴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有些学校则把文化建设局限于制定丰富的条文,乃至发放不菲的奖金……它们都只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而已,而非也不应该是全部。
如果以此为重点,就势必淡忘了、忽略了学校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文化最需要、最重要也是最难做到的,恰恰是校园“软环境”的建设,是“内隐规则”的建设。若能确立“学校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确立“学校是我家,荣辱共系之”的价值定位,确立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做到“人人愿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愿合作,人人会合作;才能有所用,特长能发挥”,那么,这所学校一定是无望而不胜的。也就是说,学校文化建设既需要“外显”,即讲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拿在手上,更需要“内敛”,即浸润到心里,落实到行动中,表现在言谈中。
四、战略主体与副体的关系
老校新建,经过老校的历史沉淀,其传统文化已经基本形成,这些新建学校在构建校园文化时一方面是对原有文化的提炼、总结甚至是修正,但更多的是大家都在寻找新建学校文化建设的生长点,都在寻找校园文化建设的钥匙,在寻找占领校园文化建设制高点的密码。我们找到了学校制度,找到了校园文化环境的打造,找到了学校的各种活动,也找到了校园视觉形象。
如果把文化建设放到学校、放到教育教学这个背景中,就不难发现,应当把把课程教学放到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因为,文化是课程教学的源头,课程教学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手段。离开了课程教学,学校文化就会无所依凭,很难传承。另外,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教学的品质将直接决定学校文化建设的品质。这应当是老校新建学校文化建设的战略主体。
谈老校新建的文化建设,其制高点与生长点应该放在课程教学的文化建设上。我们应当在学校文化理念的引领下,逐个击破 “如何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如何提升教学品质?如何定位学校的教学风貌与特色?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等命题,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建设的通透与敞亮,才能真正将文化建设渗透进学校运行的内核。
知识的更新是急速的、瞬时的,文化的追寻是恒久的、绵远的。只有不断“反思”文化现状,透过闹腾喧嚣的表面,抵达生命自觉的内核,校园才会升腾起文化建设的新气象、新生态。